分享

“七夕”并非“中国情人节”

 昵称58467275 2018-08-20

农历七月初七之夜叫“七夕”。如果要将七夕解释得更为确切一点的话,则七夕其实完全是一个属于女人的节日。女人祭拜月亮的习俗,由来已久,在传统文化里,女人对月亮情有独钟,她们常常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月亮属阴,女子禀阴柔之美,也正符合这种自然属性。而民间老百姓历来又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民间习俗普遍认为:“祭灶”(即腊月祭灶神)是男人们的事;而“拜月”则是妇女们的事。吾国自古以来便有“女子拜月”的传统,尤其是七夕、中秋这样的节庆之夜。“貂蝉拜月”,乃是妇孺皆知的动人故事。据此可知,“拜月”当属女性的专利,而“七夕”自然应该是妇女的节日,关于此点,当无异议。

“牛郎织女”是中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一个传说故事,南北朝任昉所撰《述异记》一书中有如下描述:“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后世传说,大抵本此。七夕节另有双七节、乞巧节、女节、少女节、香桥会、巧节会等别称。每年七夕,各地民众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据《东京梦华录》书中说:“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诗圣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有“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之句。另一位唐代诗人刘言史《七夕歌》云:“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皆为七夕之夜的形象描述。

旧时,七夕之夜,少女、少妇们时兴举办“拜织女”的民俗活动,在节前一日,尚须斋戒沐浴,预先邀约亲朋邻里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来人参加,此活动往往由一家承头,数家联合举办,参加者悉为中青年女性。这是一种庄重而又简单的仪式,众人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数朵,红纸一束,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女众们于焚香礼拜之后,围坐桌前,一面品尝瓜果,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们所祈祷的内容多为美满姻缘之类;少妇们祈祷的内容一般为家庭幸福,早生贵子之类。总之,务使气氛温馨,心情愉快,大家高高兴兴地玩至夜静更阑始散。

七夕期间,百姓人家尚有“染指甲”的习俗,青年女子及孩童多喜为之。川俗“染指甲”多用凤仙花(又叫指甲花)捣烂包扎在手指上即成,或以中药紫草油涂擦指甲亦可。“染指甲”而外,许多地方还流行着七夕“吃巧果”的习俗,就像“端午食粽”“中秋食月饼”一样。巧果又名“乞巧果子”,其花样极多。主要材料由面、油、糖、蜜制成。远在宋朝时,街市上即有七夕巧果出售。

“晒书、晒衣裳”亦为七夕民俗活动之一,此俗始自东汉,据《四民月令》(成书于公元166年)书中载:“七月七日,晒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七夕晒书和晒衣裳的习俗延至晚清、民国尚存,此与“六月六、晒衣服”之俗基本相同。

“投针验巧”为七夕又一民俗,由“穿针乞巧”之俗演变而来,其俗源于穿针,然又不完全同于穿针,乃明、清时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据《帝京景物略》书中谓:“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晒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时至今日,本是原汁原味最具中国汉文化特色的七夕节,在不经意间,却被人们附会误传为完全西化了的“情人节”,此实大有悖于七夕节之本义,显得不伦不类。察其所以,乃由部分国人盲目崇洋跟风及商家炒作造势所致,此实邯郸学步,最不可取。对于此点本属常识性问题,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七夕传统习俗中并无“情侣约会”的含意,故有的民俗专家认为:把“七夕节”称为“情人节”颇不恰当,而应改称为“爱情节”。但此说仍显得有些牵强,不如就此将其淡化少提,久之,自能返本还原矣。



文章来源: 四川新闻联播特此鸣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