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说过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孩子拥有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创新探索的欲望。 你是否对以上的场景感到似曾相识?你给他精心准备了画笔和颜料,希望他能尽情享受涂鸦的快乐。哪知道他没有画在纸上,而是画在了自己的脸上和身体上。 当他兴高彩烈的拿着画给你看时,面对这样一幅看起来乱糟糟的画,你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他。 相信这样的场景,每一位父母都不会陌生。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引导孩子?怎么做才能鼓励孩子的涂鸦热情? 大多数父母都会面临困惑和迷茫。 先来分享一组画面 你能说出下面这两幅画中 哪个是孩子画的?哪个是艺术家的画吗? 仔细看,还是可以看出一些区别的。 右边这幅画看起来背景更复杂些,肌理效果也更丰富,它其实出自一位美国知名的画家,名字叫杰克逊·波拉克, 他的作画方式很奇特,不像其它画家一样支好画架在画布上作画,而是将颜料随意在画布上泼洒,创造出一种色彩自由流淌,不受约束的抽象线条效果。 乍一看,孩子的画和大师的画,看起来非常相似呢! 这种颜料的随意泼洒,实际上是一种抽象艺术的表现,非常适合两三岁的孩子去进行实践。 再来看一组画面,里面有四幅画,请大家仔细的看,你能看出这几幅画哪些是孩子的作品,哪些是艺术家的作品吗? 答案来了:图1和图4为艺术家的画作。你猜对了吗? 这两幅作品的主人是著名的华人画家朱德群,在前年香港的佳士德拍卖中,两幅作品被拍出了1100万和580万的高价。 仔细的观察这组画面,你会看到艺术家的作品细节处理还是非常细腻内敛的,而图2和图3这两幅是孩子的画,看起来情感更加浓烈和直接,也让人印象深刻。 再来看一幅画,看似很稚嫩的简单线条,是不是让你想到了孩子的随手涂鸦? 它其实来自瑞士的造型大师保罗克利,这位大师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跟着线条去散步”,而这幅画就是他用一根线条一口气画出来的。 克利的作品风格多变,但儿童的纯真、稚拙的画风使他达到了艺术的顶峰。据说他经常看儿子画画,把其中一些奇妙的符号记在脑海里,然后与自己的想法组合表现,构成为他画面中的独特图案。 这是一位我们都熟知的著名艺术大师的作品,他叫毕加索,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他。 毕加索是位非常高寿且高产的画家,他的艺术创作几乎触及了所有的艺术形式,然而在晚年时他最钟情的是儿童艺术。十四岁时的毕加索就像拉斐尔画得一样好。 然而这位享誉世界的大师却说:“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 爱画画和敢画画是每个小孩子的天性,是他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表达自身情感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或许这些大艺术家毕生想要追求的,就是孩子们好奇的眼看待世界的角度。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去画画,他们不会受任何束缚,任何工具都可以信手拈来,尽情的施展。 他们勇于探索,善于模仿,手上,脚上,衣服上,甚至别人的身体.....处处都是小画家的试验所。 给他支一块大的画布或是画纸,提供充分的空间,颜料,材料和工具,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自由表达。 让孩子画他们想要画的,孩子画的是他的生活体验,是他对世界的认知,他们表现的是最纯粹的视角和生命最初的律动。 他们作品中的“不似”就像是艺术家想要追求的“神似”,这种超越现实,不受任何拘束的自由意志,是许多大艺术家想要达到的“返璞归真”的境界。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去画画,不必追求画得像还是画得好,也不要强求什么结果,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是最有价值的收获。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我们不需要教他们去画画,父母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欣赏、聆听、鼓励和陪伴。 米罗曾经说过:“儿童时期的天赋最珍贵”这个阶段拥有人一生最高的创造力,一旦他长大,这种能力或许就会消失。 用宽容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画作,呵护每一个孩子的的好奇之心和创造之力,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去画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