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认认真真补的钙, 到底都去哪儿啦? !

 百药飘香 2018-08-22

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存在于肌肉、神经、体液和骨骼中,是人类骨、齿的主要无机成分,也是神经传递、肌肉收缩、血液凝结、激素释放和乳汁分泌等所必需的元素。钙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和饮水。可是即使我们每天进食多种含钙丰富的食物,仍会有缺钙的现象发生。那么钙都去哪儿了呢?

一、饮食中的钙去哪了?

钙是一种阈值营养素,所谓的阈值营养素是指如果饮食中该营养素的含量低于或高于某个水平,就不再吸收了。在每日10-35mg/kg体重的钙摄入量范围内,钙吸收量随摄入量增加而增多。美国科学院食物营养学会发表的食物钙摄入参考值对成人的推荐量为1000-1200mg/天,最高不超过2500mg/天。一般情况下,肠道大约吸收饮食钙的35%~40%,其余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钙的吸收过程中,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D就可能产生肠钙吸收不足。肠道吸收的其它调节因素还包括甲状旁腺素、降钙素、食物成分、肠液PH以及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等。

二、骨骼中的钙去哪了?

正常成人体内约98.85%的钙都集中在骨骼,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也在慢慢流失。

1、生理情况

骨骼的代谢非常活跃,35岁前的健康成年人每天500mg钙从血液中沉积于骨骼,同时500mg的钙由骨骼回到血液,呈钙代谢平衡。人体的骨骼在35岁时骨量堆积达峰,以后,尤其40岁以后,骨代谢平衡被打乱,骨吸收多于骨形成,每年约有1%的生理性骨丢失。到老年后,由于老年人合成维生素D水平降低而且肠粘膜对活性维生素D不敏感,钙吸收明显低于年轻人,更易发生低钙血症。而骨钙动用是维持血钙的重要因素,故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或低骨量。

女性绝经后由于体内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水平低落,尤其是绝经后5年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耦联过程失衡,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大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导致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易于发生骨折。

2、病理条件下骨丢失增多

目前老年人口日益增多,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骨折发病率不断上升,由此产生的肢体活动障碍,甚至长期卧床的人就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废用性骨质疏松也是一个寂静杀手,甚至翻身抱起等日常护理也会造成骨折。患肢制动时每周骨量丢失约1%,相当于成人一年的生理骨丢失。另外肿瘤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旁亢、重度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物等也是骨质疏松常见病因,这些都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需重视的问题。

三、血液中的钙去哪了?

每天用于骨代谢更新的血钙约500mg。血钙经肾小球滤过后约97%被肾小管重吸收,24小时尿钙排出约100-300mg。在肠道由于黏膜上皮细胞的脱落和肠液的分泌,每天300-350mg的钙元素进入肠腔内,一部分再被肠粘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一部分约100-180mg/由粪便排出体外。汗液的排泄也是血钙排出的途径,但受性别、年龄、季节、活动情况等影响比较大。

此外异位钙化也是血钙一个重要去向,比较常见的有肾结石、主动脉钙化、心血管瓣膜钙化退行性变、骨质增生等。

总之,钙是人体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参与了全身多种组织的代谢和调控,钙的分布也是非常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对于钙调控的了解,无疑有助于对钙代谢相关疾病的理解和预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