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一筠谈婚姻问题:婚姻家庭专业人才未来将供不应求!

 牛牛的馆长 2018-08-22
   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的人一生婚姻幸福,白头到老;而有的人的婚姻争吵不休,以离婚收场。婚姻家庭的动荡、不稳定,影响到各种社会关系,直接影响是孩子,孩子的问题,很多来自于家庭。

  民政部发布《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15.8万对,离婚率为3.0‰,且不断呈上升趋势。出轨、家庭暴力、性格不合、婆媳关系不和睦、有不良嗜好、孩子、财产等问题,是导致婚姻家庭破裂的主要因素。

  国家有关部门也意识到婚姻家庭关系是基础社会关系, 婚姻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联合多个部门,共同颁发了《关于做好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选任符合条件的家事主审法官, 聘用、培养家事调查员、心理辅导员等审判辅助人员。加强家事审判工作人员调解技能、心理学知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加强硬件设施配置, 提升业务装备配备水平。针对家事审判特点, 着眼于修复家庭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更是在2016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特意提出:“探索引入家事调查员、社工陪护及儿童心理专家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家事审判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水平。家事案件的审理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专业知识,需要相关专业领域人员的配合与协助。

  虽然人们开始重视婚姻家庭问题,但由于国内婚姻家庭教育起步晚,社会性需求越来越大,使得我国对于婚姻教育专业人员的迫切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致使婚姻教育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行业需求前景巨大。

  陈一筠教授是青春期健康与情感教育专家,社科院研究员,也是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世界政治所、苏联东欧所、社会学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情爱工程首席专家,曾任《国外社会学》主编。长期从事婚姻家庭社会学与妇女问题研究。出版了《现代男女的婚恋与性》、《婚姻家庭的科学咨询》、《走向婚姻》、《天涯何处觅佳偶》等多部专著。

  除此之外,陈教授还多次组织婚姻家庭教育培训,培养了大批的婚姻家庭方面的专家人士。她的课总是富有激情,给人启迪,她的理论及对实际问题的见解,被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妇女工作界广为接受和传播,对社会舆论有较大影响。

  陈一筠教授多年来笔耕不止,社会活动不停。她的科学观点及音容笑貌感染着、激励着成千上万的读者与听众。国内外学术界对她的学术成就及事业追求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被聘为国内3所大学和国外两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被国家教委基础司、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全国妇联婚姻家庭研究会及中国性学会聘为专家委员会副委员。

  已近78岁的陈教授看起来一点也不显老,也许工作能让人年轻吧,最近她又在筹办自己的培训课程了,《婚姻与青春期高级师资培训》,连续5天4夜,婚姻和青春期的课程一起讲,时间就在十月底。想要做婚姻和家庭咨询这块的专业人才的朋友、想要改善婚姻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家长们,这种机会怎么能错过。

  作为一名从事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的专家,陈一筠接待过上千名前来求助的男女,他们或是婚姻坎坷,或是恋爱挫折,都多多少少由于感情的伤害而经历身心痛苦。陈一筠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接纳和帮助那些受伤的人们,然而求助者完全从伤痛中解脱出来的情况并不多见。这让陈一筠不禁感叹:“我常常觉得,自己仿佛每天都在‘抗洪抢险’,却不见灾害减轻。我禁不住大声追问,谁在上游‘保护植被’,筑坝护堤,预防洪灾发生?我也常常感叹:我与来访者们想见恨晚啊!为什么他们的求助不在悲剧发生之前呢?

  改善夫妻关系,促进家庭和谐,其实应该从源头出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