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多汗症?多汗症的治疗方式---三补三清止汗汤

 ybshzz 2018-08-23

流汗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在夏天,流汗的更多。但要是某个部位出现多汗的情况,是不是疾病引起的呢?中医如何分析?

夏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很多人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出汗就是我们的身体在排毒,是一件很健康的事情。

可是实际上,出汗过多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征兆,尤其是对于一些即便不动也汗如雨下的人来说,必须要提高警惕。

对于多汗症的症状,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中医如何分析出汗?

01

手脚易出汗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现象,他们的手脚非常容易出汗,严重的人腋窝出汗也非常厉害。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出现这种症状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如果我们的身体出现了这样的出汗异常,不妨审视一下自己,是否经常会出现腹部胀痛,大便不通的现象。

这证明我们的身体堆积了大量的毒素,必须要及时的排毒。

02

头面部多汗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吃饭时脸上就像下雨一样,尤其是吃一些辛辣食物的时候,脸上的汗水仿佛小溪一样流下。

如果出现了这种症状,并不代表我们的身体代谢能力很好。这证明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比较虚弱状态,才会出现这种头汗过多现象。

绝大多数头面部多汗之人都属于气虚,一定要在生活中注意补充。气虚还可能会表现为,不活动时也会出汗,身体虚弱,说话声音低沉,容易感冒等身体特征,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03

半夜多汗

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温度并不是很高,可是胸背部和大腿等地方会大量的出汗,醒来的时候又不再出汗,这种症状在中医上被认为是盗汗。

盗汗主要是由于肾阴虚兼并肝火旺盛导致的。出现盗汗的人,多数会出现失眠,口干咽燥等特点,在去肝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补肾。

中医怎么治疗多汗症?

中医认为,汗证是营卫不和所致的腠理开合失常、津液外泄引起的非生理性出汗。

时时出汗,不热不动也出者为自汗;夜间出汗,醒来即止为盗汗;

恶寒战栗,汗出热退为战汗;大汗淋漓、虚冷困乏者为绝汗。

妇女更年期常阵发性出汗,属于自汗,结核病、风湿病患者常有盗汗,风寒感冒或感染患者的出汗情况可很复杂,如内伤虚损、气虚或阴虚、营卫不和等都可以有多汗的症状。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医生为了退热,给患者开的解热镇痛药过多,输液速度过快,或一些化疗药引起的发热,以及采用“热疗”都可发生多汗。

如果长久大汗淋漓,汗出如油,阳气衰微,四肢厥冷,则应关注是否危重之证,防止虚脱。

中医治疗多汗是根据病因病机采三补三清止汗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中医称“汗为心液”,“汗者,精气也”,对多汗证应及时处治。

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有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须等,有止汗作用的食品有乌梅、黑豆、桃干等。

常用的食疗验方:

生黄芪20克,大枣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频频下咽,用于气虚多汗;五味子10克,大枣10克,桃干20克,水煎服,用于阴虚盗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粉,冰片两克混匀,置脐窝处,外盖纱布,对盗汗也有一定的疗效;人参、党参、沙参、黄芪等选一种炖腔骨或母鸡、乳鸽,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效;黑豆100克,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乌梅、桃干适量,白糖调好口味,吃豆喝汤。

出汗过后,特别是大汗淋漓之后,易感外邪,此时应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被,避免受风着凉。

血液的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偏低也会出现多汗,故多汗者口味不能太淡,输液中也不能盐分太少,饮食中应及时多摄入蛋白,如肉、蛋、奶等。调料中花椒、大料、辣椒、桂皮、姜等辛温之物多能发汗,不宜多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