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网

 ypgao 2018-08-23

【转载自实验室万事屋】 刚进实验室不久的你,或者已经进来多半会儿了的你,也许会和我有差不多的遭遇,就是需要看懂质粒图。当然土豪实验室可以包给外面的公司,但我们不行。因为老板觉得包给外面公司太不靠谱了,于是就叫我们自己构建。

我看到的质粒图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或者还有这样……

在我眼里其实是这样的:

好了,我已经脑积屎了。好吧,有困难靠师姐是万事屋的原则。所以,师姐,你赶紧给我讲一下吧!

首先,第一步,看箭头:

大多数质粒都会有箭头,箭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转录方向,转录方向主要是由启动子开始的一个大箭头,是启动子启动序列的顺序。另一种是复制起始位点的方向,复制起始位点就是该质粒在大肠杆菌等细菌或真菌中DNA复制的一个方向。我们还需要提到的是F1启动子(图上的f1 ori)代表的是噬菌体的复制起始方向,只能复制出单链的DNA哦,但是可以用来测序。看懂转录的方向,这样就方便设计插入片段的位置和方向性。

第二步,看上面的标签。

还是那张图,这张图是一个酵母双杂的BD质粒图片。上面的标签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具体信息,标签上会显示这样的内容:

1)ori:DNA 复制起始位点,一般在大肠杆菌中是pUC类的,其实不是很重要。

2)P:这个一般是代表启动子,这个质粒上用的是一个CMV启动子,来启动后面的表达蛋白。常见的启动子有:CMV、EF1(这俩是启动长片段的),H1、U6(启动短片段的,比如shRNA),35S、2×35S(做植物的应该懂的)。

3)r:有很多抗性基因,会在后边加上R,最常见的是:Amp(氨苄青霉素,常用)、Kan(卡那霉素,常用)、Tet(四环素,tet on/tet of)、Cmr(氯霉素,某些酵母表达质粒)、SM(链霉素)、Hyg(潮霉素,农杆菌里常用的),看清楚抗性,才能不用错,否则是长不出克隆的。

4)pA:这个应该不用太多解释了,这个就是转录终止位点poly A。

5)报告基因:通常会有一两个蛋白,被用作报告基因,比如常见的copGFP(绿色荧光蛋白),Puro(嘌呤霉素),Lacz(乳糖操纵子)等等。和抗性基因不同,这样的报告基因,并不是为了在大肠杆菌扩增质粒的过程中起作用的。而是在质粒转入表达体系后起到作用的,基本上就是为了显示过表达或是敲减的基因是否正常运作。有的报告基因会融合在蛋白中表达,有的会另外用一个独立的启动子进行表达(比如shRNA的质粒中)。

6)其他:至于其他,一般就是一些调控元件和所表达的蛋白了。

第三步,看多克隆位点:

MCS(Multiple Cloning Site,也就是多克隆位点),一般图中会把多克隆位点上的酶切位点都标记出来。上面的酶切位点顺序,一般都是按照5`-3`的顺序排列下来的,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几点。

第一点是要注意,酶切位点边标注了*的一般是指并不仅仅存在一个位点,也就不能用来作为构建质粒的酶切位点。

第二点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酶切位点,在序列中只有一个,但它上面也会标注一个*或者(dam),这说明可能这个酶切位点会有CpG岛的甲基化修饰[常见的是XbaI,TCTAG(6m)A中的TC无法切开],一般也是不能用的。但是非要用这个酶切位点的话,就需要用非甲基化的感受态细胞,如JM109或者JM110。

第四步,看多克隆位点的序列:

多克隆位点一般会有上图这样的序列,也就是三联体密码加上酶切位点标示的序列。这里的三联体密码,主要是为了提示你,插入的表达的片段,需要按照这样的三联体进行插入,不要有移码突变。5`末端如果有差异的话,可以把基因的ATG(甲硫氨酸)的5`末端替换1-2个碱基(变成GTG或者GCG这样),从第二个氨基酸序列开始完全一致即可。而配合扩增和酶切的话,插入片段是允许有3`末端的冗余。为了可以应付3`末端的冗余碱基,在多克隆位点序列后,会有译码的终止TAA密码,即使插入的片段使得3`末端产生了移码突变,照样能使表达的蛋白正常终止掉(在酵母双杂的AD质粒中,由于插入的是随机cDNA,所以AD的载体上会常见这样的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