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捻管真的是很神秘的笔法吗?

 摄影姥 2018-08-24

谢谢你的提问。学习书法,捻管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恐怕未必认识清楚了。

毛笔其实不是只有中锋,而是“三锋”,即中锋,外锋和内锋。

毛笔是圆锥状的,但是,写字的时候,毛笔是三角刀状的。

写字主要是中锋状态,但是,不是任何笔画都能够用中锋完成的,这就需要利用“内锋”和“外锋”了。

内锋和外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侧锋”,侧锋,也叫副锋。但是,侧锋表达不是很清楚。所以用“内锋”和“外锋”比较清楚。

一般来说,中锋下笔达不到着墨效果,就需要“补充”没有墨迹的地方,这样,就需要用“内锋”或者“外锋”去补充出来。

具体,就是“捻管”这个动作。捻管根据需要有“左旋”和“右旋”,同时也有有一定的“推拉提按”辅助,才能完成。

其实,从笔画运行过程来看,捻管主要在起笔和收笔部位。

如果我们注重“四法”,即,起笔之法、行笔之法、收笔之法和接笔之法,那么,你不想不会“捻管”都自然就会的。

捻管很重要,但是,除了“四法”,还有“三笔”更重要。

“三笔”即,笔法、笔意、笔势。写字没有“法、意、势”的先入为见,什么技法也白搭。

我已经考察很多书法家的临摹了,能够做到法、意、势俱佳的几乎没有。

所以,书法的最大问题是看明白法帖的“法、意、势”和起笔、行笔、收笔、接笔。我们把这些叫做“四法三笔”。

书法的法,就在“四法三笔”之中。

不是信谁,而是一个苹果两个叫法的问题。比如侧锋,我说是内锋外锋,其实是一回事。捻管,每一个人的体会不一样,或者肌肉反射不一样,但是,都是为了把笔画写出来的补充动作。你用腕,他用指,没有本质区别。这就是我说的,中锋不可能写出所有的效果,就需要侧锋补充一下,具体做法就是捻管。比如一个点是三角形的,你无论中锋还是侧锋,都不可能一笔写出,这就需要“捻管”。所以,写字一定要注意起笔、行笔、收笔、接笔。捻管属于行笔,也属于收笔,看具体笔画而定。

有人说,捻管用手指,有人说用腕,到底信谁的?

这一点孙晓云说的倒是很清楚,她说,古代书法理论,都是比喻性的语言,不太好理解,不像我们今天,是有操作法语言描写。

所以,不是信谁,而是一个苹果两个叫法的问题。

比如侧锋,我说是内锋外锋,其实是一回事。

捻管,每一个人的体会不一样,或者肌肉反射不一样,但是,都是为了把笔画写出来的补充动作。你用腕,他用指,没有本质区别。

这就是我说的,中锋不可能写出所有的效果,就需要侧锋补充一下,具体做法就是捻管。比如一个点是三角形的,你无论中锋还是侧锋,都不可能一笔写出,这就需要“捻管”。所以,写字一定要注意起笔、行笔、收笔、接笔。捻管属于行笔,也属于收笔,看具体笔画而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