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学习语文

 山湖微波 2018-08-24

我们为什么学习语文

 

为什么学习语文,是一个很基础的问题,却是一个很难回答好的问题。立足于青少年学习目的,还是从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起源说起吧。

据说第一个为中华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伏羲氏,

他首先肯定社会发展靠人,而不是靠神。这是中华文明的主基调,我们没有走伊斯兰教、基督教的神学道路,而走了孔子类型的实践哲学道路。怎么使这些不同的人成为目标一致的团体呢?我们还没有走西方宗教道路,仍然是单纯的人文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人”的关心、对他人的关怀成为我们这个文明的核心问题。

有了文明,要不断阐发、不断实践才能将之发扬光大。这就必须依靠文字,突破口耳相传的局限,一代代人前赴后继永葆创造的热情,才能使之辉煌。文字如果记载口头之音,那么别的不说这种语言的人群,就看不懂,汉字走了表意体系路径,这跟西方表音体系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目前就全世界范围内说,共使用5651种语言。每种语言最核心的追求就是表达意义,中国人说“我爱你”,西方人说“I  love  you”,他们是完全等值的。

以形表意是中国文字最突出的特点,这样我们从书写系统,将不同的人组织起来搞国家建设。那么口头的语言这么不同,又怎么传递信息呢?中国从西周开始就有了陆权论思想,首都所在的位置必须是“中原”。西周的中心在今西安附近,东周的中心在今洛阳。这里的语言就一直是天下的标准音。

人的口头语言不可能世代相同,要随着使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今天我们观察祖孙三代语言就有很多差异,那么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前贤写的东西不就看不懂了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西汉时期就产生了一种不随时间变化的语体,全部语法规则和词汇基本都是先秦时期的产物,这就是文言文。有了统一的语言、统一的文字,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速度就非常快。西汉时期已经确立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唐代

建立之初,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有了自己的图书馆分类体系。这就是魏征定下的“四库”分类法:经、史、子、集。经部,就是儒家的经典,也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史部,就是历史著作,每个朝代的帝王都通过研究历史学习治国方略,不好的地方要规避,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子部,是展现我们文化多元性的一面镜子,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阴阳家思想、天文历法都可以在其中。集部,是我们民族文学的精华。依据今天的图书馆分类法来看,我们这样一种文明非常重视“文”,对科学重视略显不够。

提到明代历史,今天的人颇多微词,认为这是一个八股文盛行,缺少创造力的时代。其实不然!第一个提出以西方科技丰富中国文化的人是徐光启。当时利玛窦传教至中国,为了让明代皇帝信奉天主教,他建议徐光启翻译西洋历法,因为当时的万历皇帝急切想要知道如何准确预报日食、月食等重要天文迹象。但是徐光启认为西洋历法的核心基础是几何学,因此他坚持从《几何原本》翻译起。

在中国传统数学的基础上,产生了新一代的数学术语,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如几何、直角、钝角、锐角、三角形、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多边形、等角形、不等角形、平边三角形(今等边三角形)、割线、切线、余割线、对角线、内切、外切、通分、约分等。还有一个是李之藻,我们的历史教材根本就没有提过这个人,其实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翻译家。他上奏当时的万历皇帝一个奏折,名为《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这是中国的第一个西学翻译规划,奏疏说明了翻译西学历法著作必要性,要求开馆翻译西洋人带来的笔算、几何、天文学、测量学、仪象、医理、水法、地理等。当时的明政府没有这么大决心做这样一件宏伟的事业。李之藻凭借个人一己之力,余生全部精力用于翻译西方科技文献。他在了解西学六科的基础上,认为逻辑学也是西学基础,与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名理探》,这就是亚里斯多德著名哲学著作。

明代的思想家靠什么来接受和传播西学思想的呢。靠他们的语文功底!一个西洋传教士到中国传教,话都说不利索,还指望他们能在深入了解中国学术的基础上,创造西学新名词,那对他们的要求就太高了。翻译著作无疑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术语,新的论证方法和新结论。举个例子,“黄道”这个词汉代就有了,是我们传统的天文学术语,指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从地球上看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的轨迹为一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它是假设于天球上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中国汉代就有这样的概念了,《汉书·天文志》记载:“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一个传教士再有修养,也不可能对中国的传统科技了解得如此深刻,也没有办法把拉丁文中的词语对应上汉语的“黄道”。帮助他们找到翻译语言词语对应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再举个例子,“南极”这个词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创造出来的,拉丁语polus  australis,直译出来是“极地南方”,汉语的名词大多数是偏正结构的复合词,而且一般修饰性成分在前,核心名词性成分在后,因此依据汉语习惯最合适的对译是“南极”。在此基础上我们有了新名词“南极圈”,而拉丁文对应的是circulus  antarcticus。跟拉丁文对照,我们就发现汉语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怎么理解呢?一个语素“南”,可以生成很多词:南方、南边、南面,自然也可以生成“南极”,“南极”的基础上再生成“南极圈”。

这样我们语言里的“南极”、“南极圈”由三个不同的语素就概括了,而拉丁语是四个不同的单词组合。这就很容易造成记忆负担。今天青少年朋友应该明白:学英语,单词记忆越多越好,最好达到万词以上,才能学习各类科学知识。汉语呢,常用字才2500个,这些汉字可以生成无数个词,汉语也没有复杂的长句子。哪一种语言更经济,一目了然!

今天我们的科技事业亟待发展,我们与西方国家的竞争必将是科技方面的角逐。所有发明创造,都要使用汉语表达出来,那才能保护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而今天有多少青少年的汉语水平能使他们轻易造出表意贴切的词语呢!他们对自己的母语没有那么好的语感,也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他们嘴巴里的“打call”、“logo”等奇怪的东西,正在破坏着母语的表意功能!

好好学习语文吧。学好语文,理解自己的母语,爱护自己的母语,用她创造更加辉煌的文化!21世纪靠年轻人了!

 

注:如对以上内容有兴趣,欢迎阅读晁瑞2018年新出版著作《明代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晁瑞(1970-),山东菏泽人。文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史、中国语言规划史。主要语文教学理念:爱护母语,用母语表达最美的感情,创造更优秀的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