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称霸亚洲,就要迁都!

 松竹同音 2018-08-25

中国如果称霸亚洲,就要迁都!孙中山先生如此说。

黄河流域作为我过政治经济发源的中心,在生态还未遭到破坏的时代,黄河流域一直是各民族争抢的重点,自北宋以后,生产力的发展,新农具的出现,让土地坚硬的南方地区有了发展的基础。自此,北宋以后经济重心迅速南移,南京成了两宋时期最繁华的地方。

经济重心的南移,加上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随之而来的都城变迁,这对社稷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都城选取不好,军事上的支援不及时,会增加边界的危险。北宋以后,都城的建立从黄河流域的开封、西安、洛阳转移到了南京和北京,南京建都出于经济原因,当南方经济繁盛后,为了阻挡北方少民族,明清两代将都城迁到了更为北边的北京。以上城市都是中国古代的古都,不仅是地理位置优越,更重要的是经济军事和交通的调度,符合各朝的国情。

近代中国疆域变化十分剧烈,晚清割地让中国回去了许多西边和北边的领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的疆域面积依然广阔。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将中国的首都迁移到伊犁,这样不仅可以震慑西北敌人,更可以收付大量的失地,并且伊犁是亚洲的中心,中国若想发展壮大,称霸亚洲,必定要迁都至此。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他与章炳麟先生的谈话中,他认为要先稳定国内要借助地理优越的武汉,交通发达能迅速稳定南方经济,其次再迁都关中,西安洛阳为主,这样可以加强对西藏新疆的控制,能稳固边疆国土,同时,北方丰富的矿产资源利于发展工业,经济亦可得到较好的发展,赶超南方的富足。最后就是迁都伊犁,称霸亚洲。

其实孙中山先生的想法不无道理,伊犁气候较温和,年降水有200毫米,水资源不缺乏,高寒气候,全年温度较低,同时又悠久的畜牧业历史,可以仿照澳大利亚大力发展畜牧业。经济也能迅速发展,同样,建都伊犁能带来交通的发展,这样新疆的瓜果作物能很好的运出,扩大了市场。

但是孙中山先生的想法却不完全可行,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气候和地势,全世界各国家首都均选取地势低和平坦的地方,少数建立在高原和山地的首都是为了防止过量的降水导致淹没。过高的地势带来的问题是交通的困难,资源的难以运输。伊犁虽然水资源不缺,可一旦成为都城,人口数量的增加,供水将成为问题,同样高原的气候让许多行业无法开展,稀缺的矿产资源,难以实现的交通铺设都会让这个首都难以维持。

虽然这样的计划不太现实也难以实施,但近几年来的发展让伊犁也受益匪浅,交通越来越方便,伊犁的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先生的建议对现在有不小的借鉴意义,希望伊犁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