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92) 增广补正:病发热头痛、脉反沉(参考301条,似乎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当有恶寒且为热少寒多),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里,宜四逆汤。 按:此条可能在说明麻黄附子细辛汤与白通汤的区别。发热头痛恶寒、但恶寒多发热少,为少阴表证之证,尤其是脉不浮反沉,更是病有凝寒阻隔不得外浮或病准备离表传里的脉象,且少阴脉当细。有上述证情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与白通汤皆可主之;然白通汤脉常软弱无力而麻黄附子细辛汤脉常弦细,此其别也;若误用,当然病不差了。这里很可能就是把白通汤证当成了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来发汗;另外,当然也可能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发汗不得法,同样会造成病不差;也同样有可能是脉反沉的少阴证当成太阳病来发汗,也有可能;总之就是汗不得法而造成后面里虚的变证。“若不差”之意当如胡希恕老前辈所言,必是用过药了的,否则病没用药治疗过,肯定不差,不应该说“若不差”,说“若不差”,意思是这个病应该是要好的、但没好成。而且前面的病证要是没经过治疗的那种不差、还身疼痛,不用解表法就直接用四逆汤救里,也没有什么确切的必然性可以看得出来。这里方证最相似的应该是显性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隐性的白通汤,所以怀疑是这两个方证的混乱而成的误治。当然了,也说不定是医者不察,见脉沉以为是里证而用了下法的,就象91条所说的情况,又或是用了治疗太阳病的麻黄汤发汗的,这些都有可能,但已无法确定是由哪种情况造成的了,反正都能造成后面的里虚寒证。后面所述的由于里虚寒造成身疼痛的情况,91条已有详细说明,道理一样,此不再赘。 |
|
来自: 鉴益堂 > 《50一天研究一条《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