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增广补正:太阳病,当前所现之证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者,已有离表内传之机,若细辨其脉证,病仍在表者,则仍当解表(如第23、25条之类);如为表里并病者,则可表里同治,如当前现太阳阳明并病而阳明证轻,据证可选用桂枝二越婢一汤以治(此处选此方,乃因有此方之证,而非太阳阳明并病只宜用此方之意,前已详细论述此理,此不再赘);如脉微弱者(当已不浮,故此处也没有说脉之浮沉),以“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之理及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之证,当知病已内传少阳(若传阳明,脉当洪大或滑数,不会微弱;若传入里之阴证,脉虽微弱,但证不当热多寒少,故此可确定其内传少阳),病已不在表,故不可再发汗解表,而当据证转用小柴胡汤之类治少阳病之方药治之。 按:此条可与第23、25条互参,其意将更为透彻。此无阳也之阳,一是指津液,无阳即津液虚、血弱气尽之意;二是指表证,无阳就是无表证、表已解之意。另外,如是太阳少阳并病可太阳少阳同治,如不传少阳而传为阳明等病,则又当治阳明等病,此虽未有尽言,然读者自当能心领神会而尽知之,不可局限于条文之文字,而当思其言外之意。另外,由此亦可参知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亦可有脉微弱(常不沉不浮,或脉见聚关)一证以资临床应用。此条的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实为太阳阳明并病而太阳病多阳明病少者。 |
|
来自: 鉴益堂 > 《50一天研究一条《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