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85) 增广补正:身患疮疡之疾的人,虽身疼痛(似表证而实非表证),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按:疮家的身疼痛为酿脓、化脓等血瘀热证导致的溃疡、肉腐之痛,而不是表证性质的身疼痛,虽然痛作时同样会有发热恶寒的表现,也不能误认为是表证去发汗解表,而应据证用清热、排脓、袪瘀血等的方法去治疗,其意思与17、84条是相类似的。发汗则痉是因为疮疡的人肌表津血腐败,使肌表营养本就不足,再发汗耗其津血养分,就会导致肌肉失养不柔而出现僵硬强直性的挛缩,导致痉证的出现,这根葛根证的痉的原理是一致的,可以参考葛根相关条文的说明。同样地,如疮家确实有表证须解表的,亦可据证发汗,不过疮家的发汗剂常选用葛根汤加生薏苡仁或再加桔梗(表虚有汗者则去麻黄)这类兼有排脓作用的方剂比较合适,如果肌表机能沉衰而导致肌表营养不良使疮疡久不得愈者,尚可据证加入黄芪、当归、川芎这类补气补血的药物,一切当临床根据证情灵活变化,同样不能墨守疮家不可发汗的成规。疮证与淋证、酒客不同,淋证、酒客均非表证,绝对不宜解表发汗,但疮证不同,有为里热血瘀所致的,常有用桃仁承气汤(赵明锐前辈常加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剂而愈者,亦常有用上述的解表剂而愈者(《皇汉医学》中有大量的相关医案),则可知疮疾亦有表证里证之分,里证固不宜解表,但表证不用解表法,亦必不愈,这可能因为疮疾发于肌体表部,部位上属表证,故亦有能用解表法解表以治者,只是解表时要据证处以合适的方剂兼顾其疮疡方为妥当,不可只用解表发汗的药单纯发汗,故此条的不可发汗略显武断。 |
|
来自: 鉴益堂 > 《50一天研究一条《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