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隶书,一般认为字形特点就是扁平、橫长竖短、一波三折....那隶书还有其他什么特点,一定是扁平,蚕头燕尾的吗? 词条解释: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字形略微宽扁,横画长,竖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发展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说文解字注》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那究竟隶是什么,从篆发展而来的隶与篆形成了怎样的区别?有说∶“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篆字长形,纵向取势; 隶字扁形,横向取势,纵收横展,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起笔蚕头收笔燕尾,这也就形成了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相比篆字线条更是强化了提按粗细变化,并有明显的波动性。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旋转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方便于书写,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但如果说扁平是隶字的绝对字形也不尽然,我最喜欢的一本《祀三公山碑》帖,书风古劲而茂密。结构有圆亦有方,有长行下垂,亦有斜直横拂。每行字数参差不齐,字势长短不一,错落古劲。 齐白石先生就深受此碑影响,书法劲古,笔锋遒劲浑厚,据传当年齐白石得“祀三公山碑”帖,如获至宝,认真领悟、习摹,爱不释手.....并开创出一种“方正奇险、天趣横生”的独特艺术风格。我也非常喜欢这个碑帖,并曾反复临写,并查询各种资料,拟准确释意全文。据说台湾有一本很完整清晰的拓本,可惜无缘得见。 |
|
来自: 昵称37023987 > 《隶书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