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老师谈小说分析】如何挖掘作品的意蕴

 左语右文 2020-09-24

把握意蕴内涵  细化不同层面

                          ——如何挖掘作品的意蕴

   文学类小说文本,是近些年常见的高考题型,关注作品主旨,挖掘作品意蕴,是最为常见的考点。那么,该如何挖掘作品的意蕴呢?

把握意蕴内涵,胸中自有丘壑。作品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内容。从文学作品角度而言,有其社会、道德、政治、情感等方面的意义;从作者角度来说,作品中的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表现。简而言之,作品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呈现人与社会的关系,作品更是作者通过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怀,对社会现象的提炼升华,彰显个人的观点和情怀。

分析社会环境,洞察时代特点。小说有着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的色彩,呈现一个时代层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此,在阅读文本时,要对小说里的社会环境描写、人物性格的变化,要给与关注和思考。分析考虑主人公的情感时,要切合其所处时代的,密切联系思考社会上的种种人性,确定人物性格变化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解读和思考。2016年高考全国卷2卷《战争》第(4)小题“作者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故事,却用‘战争’这样的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的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在解题时,必须跟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才能感受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梳理作品内容,关注人物性格。在面对小说文本时,要认真品读,梳理小说的情节。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对小说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的性格,进行概括和思考。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时,要侧重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情、服饰等描写,也要关注人物的细节,综合考虑人物的性格,审视人物为人处世的品行,做到尽量全面完整。2016年全国卷小说《锄》第(4)小题“‘我不是锄地,我的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就是要求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来分析文章的意蕴。

   进行个性化阅读,解读要有深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考生在解读作品时,应该带着自我的色彩在其中。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阅历,有着不同的读书经历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在看小说文本时,从一定的人文精神出发,对事物做出一番鉴赏评论。对作品中主人公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追求和维护也就该带着自己对时代社会的认识,去探究作品的意蕴,在解答时,方可独立思考,写出与众不同、见解深刻的角度。2016年全国卷3《玻璃》第(4)小题“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观点。”这就要求考生,在看问题时,有独到而深刻的认知。

关注小说标题,领悟作者意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往往是往往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作者在标题的拟写中,带着自我的情怀,而命题者对标题的探究也常是偏爱。对小说的标题,既要关注起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又要关注标题与情节、人物、主旨等关系,更要关注标题的表层意义、深层意义及其象征、比喻义。对标题的探究,还有从小说的结构上来思考,是设置悬念,是贯穿情节,还是突出主题等等,考虑问题要全面,意蕴的挖掘才会深刻。2017年全国卷1卷小说《渴》,第5小题“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在解题时,必须从全文来把握,才能答完整。

解答拓展性试题,紧扣文章意蕴。在近些年的小说文本,最后一题往往是拓展阅读,命题人没有给正确的回答,需要考生自己确定“可”与“否”。这类试题往往具有开放性的,它鼓励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在答题时,考生要契合对小说主旨的理解,然后引用文本内容来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自圆其说,就应该得到肯定。2017年全国卷1卷小说《渴》,第6小题“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就是要从考生从多角度来思考的。

   体悟重点词句,理解深层内涵。在小说文本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子,能对文章的内容起到渲染烘托作用,表达作者刻画人物凸显主题的情怀。考生在答题时,要对这些关键的句子进行思考,从中体悟文章的意蕴及其写作意图。2017年高考江苏卷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第14题“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 2017年高考浙江卷小说《一种美味》第11题“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