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心享玉德 2018-08-30

本文从什么时候珐琅彩、珐琅彩的历史背景、台北故宫馆藏珐琅彩图片欣赏、珐琅彩的彩料器形绘画等鉴定特征、珐琅彩的鉴定要点五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瓷中之王”珐琅彩,请看《细说清宫珐琅彩鉴定要点》。

一、什么时候珐琅彩

珐琅彩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瓷器,是唯一在皇宫里烧造的瓷器,所用彩料不是中国的传统彩料,而是从国外引入的。珐琅彩的名称为瓷胎画珐琅,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康熙朝珐琅彩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器。珐琅彩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

二、珐琅彩的历史背景

相传历史上在我国江西瓷都附近,曾有一户胡姓人家,世代烧瓷为生。他家的瓷制品因为精美得到了百姓的欢迎,也就惊动了官府。乾隆南巡时他的臣子将胡姓制瓷献给皇上,得到皇上大大赞美。大臣想让胡姓人进宫专为皇上和皇宫制瓷。因为种种原因胡姓人不愿意进宫,于是大臣们在宫里特设一个窑,按照胡姓人的烧制方法烧制出了精美的珐琅彩。为了表宫里与民间的不同,也为了显示这种瓷器的出处,有人就将“胡”字拆开,将专为宫中烧的这种珐琅彩叫做“古月轩”。

但这只是一个传说,珐琅彩的诞生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珐琅彩的前身是景泰蓝,也就是所谓的“画珐琅”。它兴起于明代,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掐以铜丝,再填上红、黄、蓝、绿、白等色釉烧制而成的工艺品。清代康熙年间这种“画珐琅”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

雍容华贵的珐琅彩问世,虽与“康熙盛世”有关,但与雍正的关系更为重要。雍正登基后,对社会进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镇制瓷艺人的社会地位。而且雍正酷爱精美绝伦的瓷器,经常对宫廷瓷器加以评价,亲自过问,并派得力的官员去管理瓷业生产。康熙、雍正年制作珐琅彩时,先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送至宫廷,由宫廷画师加彩后在宫中第二次入低温炉烘烤而成。

三、台北故宫馆藏珐琅彩图片欣赏

目前,收藏珐琅彩最多、品种最全的博物馆,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以下请欣赏一组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珐琅彩图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唯一在宫里烧造的瓷器,普通点的也就几千万

四、珐琅彩的彩料、器形、绘画等鉴定特征

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的化学成硼,而珐琅彩的彩料中有;珐琅彩中含砷;康熙前的瓷器中黄彩为氧化铁,而珐琅彩中黄彩的成分是氧化锑; 珐琅彩还有用康熙前没见过的胶体金着色的金红。上述化学成分分析说明了珐琅彩是国外引入的,文字上也有记载,宫中原名《瓷胎画珐琅》的档案于乾隆八年改名《瓷胎洋彩》。

珐琅彩没有大的器物造型,绝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其中碗、盘最多,只是每一品种都有不同的变化。另外还有一个品种是在宜兴紫砂陶胎绘珐琅彩,这也是难得一见的。珐琅彩在胎质的制作方面是非常讲究的:胎壁极薄,均匀规整,结合紧密。在如此的胎质上又施釉极细,釉色极白,釉表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确可用“白璧无瑕”来赞誉。

珐琅彩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制作珐琅彩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康熙的珐琅彩大多绘规矩写生的西番莲和缠枝牡丹,有花无鸟,显得单调。而雍正以花卉图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当时尤为突出的是画面上配以相呼应的题诗。雍正时这些题诗的书法极佳,并于题诗的引首、句后配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红印章,其印面文字又往往与画面及题诗内容相配合,如画竹的用“彬然”、“君子”章;画山水的用“山高”、“水长”章;画梅花的用“先春”章等。珐琅彩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

珐琅彩的绘画是其精华所在。珐琅彩的胎、彩和造型终究逃不过同时期其他彩瓷的影子,而绘画却有它独特的一面。珐琅彩的绘画大多出自宫廷御用纸绢画的画稿。据记载,从康熙到乾隆画供奉纸画的名画家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王原祁、蒋廷锡、郎世宁、冷梅、唐岱、高其佩、袁江、董邦达、金廷标、李世倬、沈晖、袁瑛、王敬铭、钱维城等等。这些名画家的画稿被画工精心地描绘于珐琅彩上,形神兼备,各具不同的风采。

珐琅彩绘的发展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康熙时候的珐琅彩绘大都仿照铜胎画珐琅时的色彩图案,内容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西番莲、缠枝秋葵,也有写生花卉,构图上是讲究对称的规矩图案,花大叶大,内容简单,缺乏生气。这时彩色质地的衬托就显得非常有用,质地有红、黄、蓝、白等各种颜色,但所有色彩和绘画都在器物外面,内壁洁白。施色匀净是康熙珐琅彩的最大特点。

雍正初年时珐琅彩绘变化不大,构图仍是呆板的对称,但写生画开始多了起来,有了些活力,背景地仍是胭脂红、黄、蓝、白等色。到了雍正中期,“院画”的工笔画在整个社会流行开来,很得雍正皇帝的赏识。珐琅彩的画工们迎合皇帝的好恶,在珐琅彩上以 “院画”为底稿,开始“勾、画、皱、染”,这也是珐琅彩独有的。绘画题材多为寓意深刻的芙蓉鸳鸯、灵芝水仙、锦鸡牡丹、梅兰竹菊、翠竹麻雀、秋树八哥等,更有各种山水楼阁画面。因为雍正本人喜欢水墨及设色山水,所以这些画中就有用赫,墨、蓝单色或两种颜色画的,极为淡雅清丽。“团蝶图”则是集所有颜色于一身,据说有36种颜色之多。终究是纸绢画做底稿,这些画有直接在洁白如雪的瓷器上画的,有在设色上画的,但设计都很精巧。此时的器物身上仍多数是里不画,有少许里画的则外面就被敷上彩色。此时也偶见“锦灰堆”画法。

五、珐琅彩的鉴定要点

珐琅彩的制作是由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素白瓷送进宫中再由宫中画上珐琅彩釉烘烤而成。画工技艺特高,加工水平严格控制,如有缺陷即刻打碎处理。由于珐琅彩是专供宫廷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数量特少。收藏者很少人可见到此类珍稀品,故一般很难鉴别珐琅的与粉彩的区别。总的看,珐琅彩的鉴定应把握以下七个特点。

一是珐琅彩瓷胎特点: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二是珐琅彩造型特点: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三是珐琅彩底轴特点: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四是珐琅彩色特点: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五是色料特点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六是绘画与纹饰特点:珐琅彩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工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技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技艺。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配御题诗句。此时又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的山水、人物、花鸟纹饰,这一新的工艺实质上也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绿里粉彩”。

七是款识特点: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 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其落款。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兰、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框。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框,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兰科款。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框形一种,乾隆有兰料也有赫色料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