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惠公十四年执政生涯:一手好牌打烂,改革成功却让重耳摘了桃子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8-08-30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他与骊姬所生的两个儿子先后为大臣里克所杀。

晋惠公十四年执政生涯:一手好牌打烂,改革成功却让重耳摘了桃子

排除了骊姬隐患之后,晋国大臣们又开始争议该立哪位公子为国君。以里克、丕郑为首的大臣力主立公子重耳为君,并派人到狄国处联系重耳,希望他赶快回国。然而,以吕甥和卻称为首的大臣,却倾向于公子夷吾,也派人到梁国找到夷吾,让他尽快赢得秦穆公支持,以便在君位争夺战中占据领先。

这场君位争夺战,原本以为会极为激烈,但结果却是一边倒:由于狐偃的极力反对,重耳主动放弃了回国的绝佳机会——这相当于把晋国国君之位拱手让给了夷吾。

公元前651年冬,秦国联合齐国、周王室将夷吾送回了晋国,正式继位为君,是为晋惠公。

没当上国君之前,夷吾的最高目标就是国君之位。所以,当时为了拉拢各方势力为己所用,夷吾慷慨地到处承诺贿赂:对秦国,夷吾承诺奉上黄河以西的五座城邑;对想立重耳为君的里克与丕郑,承诺赏赐大量土地作为他们的采邑。

然而,如今坐上了君位,晋惠公才发觉当初的信口承诺,影响实在太恶劣了:刚当上国君就把国土割让给外国,国人势必反对者众;赏赐里克与丕郑二人,其他人却毫无赏赐,又失去了众多支持他当国君的大臣之心。

所以,晋惠公一方面派出丕郑到秦国,请求暂缓割让城池;另一方面,借追究杀死前太子奚齐之事,逼死了里克。

丕郑在秦国听说了此事,干脆就投靠了秦国,希望借助秦国力量推翻晋惠公统治,再立重耳为君。精明的冀芮却看出其中破绽,不但杀死丕郑,还将晋国国内的重耳党徒屠杀得干干净净!

晋惠公十四年执政生涯:一手好牌打烂,改革成功却让重耳摘了桃子

虽然晋惠公一系列举动都是背信弃义,但内部政敌都已被他清除干净;外部秦国虽然强大,可晋国实力也丝毫不逊于秦。因此,他事实上已稳稳地坐上了国君之位。有了父亲打下的大好河山,再加上吕甥、郤称、冀芮等一班能干忠臣辅佐,可谓是手握一副极好的牌,就等着他去大展宏图了。

怎么看,晋惠公都不会是人生输家。


然而,事情似乎有些不妙。

公元前649年,晋惠公前往成周洛邑朝觐,周襄王专门派人赐予他命圭。王室赐予晋国命圭,也是希望提携晋国,好多一个与“霸道”齐桓公对抗的筹码。可是,晋惠公在接受命圭时,却显得懒洋洋,毫无一点精气神。王室使者回去后,对周襄王抱怨:“晋侯后代恐怕不能享受爵位了吧?天子赐予命圭,还那么懒洋洋,这是自暴自弃,哪里还会有继承人?”

晋惠公十四年执政生涯:一手好牌打烂,改革成功却让重耳摘了桃子

因为晋惠公对王室不够尊重,王室使者一时不忿说了句气话,并当不得真。周王室气话说完还没多久,自己就遇上了麻烦事,不得不求助于晋惠公了。

周襄王虽然倚靠霸主齐桓公扶持坐上了王位,但是亲弟弟姬带却始终是个威胁。葵丘之会后,周王室阻止晋惠公参会、拆齐国台,让齐桓公心里也有些不爽,对周襄王的支持力度自然也有所保留了。

姬带看了出来,便趁机作乱。

公元前649年夏,姬带偷偷将扬(河南偃师附近)、拒、泉(洛阳市北)、皋、伊、洛(伊水和洛水之戎)之戎联合起来,合力进攻洛邑。戎人焚烧了洛邑东门,杀入了王都!

措手不及的周襄王没有办法,只得向秦人和晋人发出了求救信号。还好,秦国和晋国距离王都比较近,救兵很快就到了,解了周王室的燃眉之急。这年秋,晋惠公还主动出面来撮和周王室与戎人。但也许是晋惠公刚当国君,资历尚缺,这次调解并没能成功。公元前648年冬,江湖霸主齐国也出面了:让管仲来调解戎人与周王室关系,让隰朋来调解戎人与晋国的关系,终于把姬带一手操纵的灾难给平息下来了。

纵观晋惠公上台初的两三年,虽然晋国内部有些小波折,但无大碍。在外部,周王室为与齐国对抗,也在有意识地提携晋国。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上天一直都在持续发好牌给晋惠公,好得都让人嫉妒了……。


可惜,晋惠公手握好牌,却不知珍惜。

他回国之前,与同父异母的姐姐秦穆姬在秦国见了一面。秦穆姬对于亲哥哥申生的夭亡难以忘怀,因而特地托请晋惠公照看申生妻子贾姬。晋惠公回国后,果然去探视了贾姬。但是,一见贾姬十分漂亮,淫心顿起,强行霸占了她。

晋惠公十四年执政生涯:一手好牌打烂,改革成功却让重耳摘了桃子

晋惠公“烝”于贾姬之事一出,晋国上下就突然流传起一个灵异故事:说大夫狐突前往祭祀太子申生,居然梦到申生说要惩罚晋国、把晋国送给秦国!

如此荒诞不经的谣言,当然不足为信。

但是,老天似乎转了性,开始给晋惠公制造麻烦了。公元前647年冬,《左传》记:“晋荐饥”。“荐”,再也。这两年来,晋国庄稼一直都没收成,闹起了饥荒。

晋国周边,家里能有些余粮的诸侯国也就只有秦国了。所以,晋惠公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向秦穆公请求买粮食,以解民众之危。

秦国君臣对是否卖粮食给晋国也存在争议,但秦穆公最终还是决定卖给晋国:秦国运粮的船队从秦都雍城到晋都绛城连绵不断,时人称之为“泛舟之役”。算上这次,秦穆公已经是两次帮了晋惠公大忙了。

不巧的是,公元前646年冬,秦国也发生了饥荒,秦穆公也向晋国请求买粮食。

晋惠公得知此事,马上命令晋国在黄河以西的城邑准备向秦国运粮。关键时刻,他的亲舅舅虢射却前来阻止:“当初都不给秦国这些河西城邑了,却要卖给他们这些城邑的粮食,这不会减轻秦人怨恨,反倒是增强了秦人实力,还不如不给。”晋惠公一听,觉得有道理,马上就反悔,不再卖粮食给秦国。

晋惠公十四年执政生涯:一手好牌打烂,改革成功却让重耳摘了桃子

晋惠公继位以来,先是不给秦国承诺的河西之城,又杀死了众多拥护他回国为君的大臣,回国后还欺辱太子申生的遗孀,现在又公然以怨报德、不卖秦国粮食,背信弃义之举太多,终于迎来了他人生中最致命的“黑天鹅”危机——韩原之战。


公元前645年,被激怒的秦穆公率领秦国大军,讨伐晋国。三败晋军之后,秦穆公与晋惠公所率领的晋军主力终于在韩原(山西万荣与河津之间)遭遇了。

直到此时,晋惠公手中的牌依然不差:晋国良将众多,晋军整体实力也不逊于秦。秦穆公虽然三战得胜,但秦军毕竟是在晋国领土上作战,天时、地利都处于绝对下风。因此,只要晋惠公不出差错,绝对会稳占上风。

晋惠公十四年执政生涯:一手好牌打烂,改革成功却让重耳摘了桃子

可是,晋惠公却把一手好牌彻底给打烂了。

由于晋惠公背信弃义而不知反悔,不但使得晋国君臣离心,更是让晋军内部产生了畏战情绪:大臣庆郑三番五次劝谏晋惠公,却得不到他的重视;大臣韩简见秦军士气高昂,甚至说出了“能作秦军俘虏就算是幸运”的丧气话!

大敌当前,晋军内部却如此三心二意,又怎么能战胜秦军呢?

9月,秦晋韩原决战正式开打。战争中,晋惠公的战马陷入泥沼,动弹不得。刚好庆郑从一旁经过,晋惠公急忙呼救。但庆郑对晋惠公偏听偏信亲信之举已极度厌恶,拒绝出手援助,转身离开去呼喊韩简来救他。韩简原本正在追逐秦穆公,听说晋惠公被困,只能返回去解救晋惠公。可惜,已经晚了,晋惠公已被秦军俘虏了。

晋国“带头大哥”戏剧性地成为秦国俘虏,韩原之战也就这么窝囊地结束了。

坦率地说,如果晋军内部能团结一致,韩原之战的胜负天平也许将倒向晋国。可就因为庆郑在关键时刻的捣乱,让战局发生了不可思议的逆转。

庆郑的捣乱,看似偶然因素,但是发生在晋惠公身上却是必然:他屡次背信弃义,让晋国内部离心离德;维亲信之言是听,让其他大臣更是愤愤不平。所以,虽然韩原之战晋国占据了天时和地利优势,但在内部“人和”上却逊于秦国太多,最终落败,也是必然。

晋惠公十四年执政生涯:一手好牌打烂,改革成功却让重耳摘了桃子

说到底,正是由于晋惠公在管理上的低能,把一手好牌给彻底打烂了。


晋惠公将好牌打烂,致使晋国在韩原之战损失惨遭,晋国实力也大大受损。

就在最为绝望之时,老天又给晋国送来了一张王牌——这就是吕甥。

虽然韩原之败是晋惠公咎由自取,但是晋国人心却并未涣散。对于韩原之战,晋国更多是不服:这不是晋国战将不行,也不是晋国士卒羸弱,实在是晋惠公这位“带头大哥”实在太差了!

晋惠公十四年执政生涯:一手好牌打烂,改革成功却让重耳摘了桃子

吕甥深知晋国的人心,在晋惠公使者郤乞回国之时,教导卻乞,让他以晋惠公名义传话:“召集国内群臣,以国君名义赏赐他们,并告知:‘寡人即便回国,也已给社稷蒙羞,请各位通过占卜来决定如何辅佐太子姬圉吧!’”这番话一出,晋国群臣以为晋惠公主动承担了韩原之战失利的责任,却大方地赏赐众人以赎罪,很多人都被感动得哭出声来。

见人心可用,吕甥趁势提出在晋国“作爰田”、“作州兵”的重大制度变革。

“作爰田”,就是将晋国原本的公田都分给大臣,事实上就是废除了长久以来的“藉田制”,推行土地私有化,提高土地经营效率,增强晋国经济实力。“作州兵”,就是废除《周礼》“遂人”不服兵役的陈规陋习,实行“乡人”与“遂人”同等的服兵役义务,扩充晋国军队的兵源。

吕甥的这两项改革举措,虽然只有短短六个字,却是晋国得以长期强大的制度性根因。相比较于几乎同一时期的齐国管仲改革,吕甥“作爰田”、“作州兵”改革更为彻底,也更为见效。重耳回国后,四年就能把晋国军队扩张至三军,六年就能将军队扩充至六军,全都是拜吕甥改革所赐!

晋惠公十四年执政生涯:一手好牌打烂,改革成功却让重耳摘了桃子

吕甥改革是极为成功,可遗憾的是,再度手握王牌的晋惠公却仍然不知怎么出牌。刚一回国,就杀死庆郑泄私恨,让晋国人再度对他失望。此后,晋惠公基本都无所作为了。


作为“带头大哥”,最重要的不是学会做事,而是要学会怎么用人。恰恰晋惠公最缺乏的,就是如何用人。晋国大臣中,他所亲信的冀芮、吕甥、郤称等人固然不是一无是处,但他却维亲信之言是用,排斥其他大臣的忠勇之言,甚至不惜多次背信弃义、杀戮忠良,终于让他失去了晋国人心。人心一失,晋惠公手里牌再好,都无法在牌局中取胜了。

所以说,晋惠公十四年执政生涯,就是将一手好牌持续打烂的生涯。甚至连他执政期间成功的改革,最后都让兄弟重耳摘了桃子,他自己却没享受到一点好处,岂不可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