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 眩晕病案 | 百草居

 昵称30666632 2018-08-30
江 男 46
眩晕1年余
一年前,病人因脑力劳动过度疲劳,加上休息不足,首次出现眩晕症状,同时伴恶心,后头痛,头晃动后明显加重,经西医各项检查后,被诊为血管神经性眩晕。此后每因劳累或情绪因素而诱发,患病期间,服多种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近一周,因上火加重,求中药治疗。病人体瘦,症见头晕且痛,视物旋转,伴周身不适,心烦失眠,乏力盗汗,有熬夜和房劳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舌红,边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
诊断 : 眩晕 (肾精不足,痰瘀阻窍)
方药:龟板30何首乌30白芍30五味子20仙鹤草50栀子15钩藤20白僵蚕15胆南星10土鳖虫15丹参30益母草60石菖蒲15葛根50
2剂后,症状大减,连服半月,痊愈。
病人阴虚体质,因生活习惯不良致使精与神暗耗,又因过劳引发眩晕,精血亏耗而虚火易浮,津血受浮火之灼而内生痰瘀,痰瘀火与内风相合,故时发时止,脉证符合风火痰瘀为标,阴血精亏为本。方中龟板,何首乌,白芍大补精血,平衡阴阳,五味子收敛浮火,养神止汗,栀子泻火除烦,钩藤清热熄风,白僵蚕,胆南星清化热痰,土鳖虫,丹参,益母草凉血化瘀,石菖蒲,葛根开窍醒神,升清降浊,以净化心脑,仙鹤草补气敛汗,又治眩晕(验方:此一味可治眩晕),还能健胃,防寒凉伤胃,一药多用。待精血充足,阴阳得调,痰化瘀除,风息神守,则诸症皆除。
病人一年前首次发病时,我建议他用中药,但病人不信中医,拒绝服药,一年多的时间里不间断的多方求医,均未获显效,最后无奈,想用中药试试效果,药进2剂后,症状几乎消失,病人欣喜至极,并后悔当初的固执而自责不已,白白妄受了一年多的头晕痛之苦,同时也不得不感慨中医药的神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