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 | 找对初秋的祛湿方法,才能泄出长夏残存的湿气

 草木帮 2018-08-31

处暑,《七十二物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之后,我们与暑气的相处终于迎来了节点,虽然还未彻底摆脱暑气,却已经渐渐有了秋日的氛围,风也变得十分温柔。


 

大自然对这一切是最有感知的,草木、动物往往比人都要敏感,田野间的谷物纷纷成熟,鸟儿也会在这时跑出来觅食。我喜欢在这段时间早起,跑到附近的公园静坐一会。少了暑热,阳光柔和许多。感觉自己就像秋日里快要成熟的一颗小果实,顺应着时节,内心变得越来越从容和笃定。

 

处暑之后,秋天的凉意开始慢慢袭来。这阵子我晚上出门散步的时候,明显感受到夜间的微风开始带着几丝凉意,十分惬意。不过虽说天气已经渐渐干爽,但自然界的湿气却未全消,古人说“湿土之令,始于大暑,终于白露”,处暑到白露这15天,仍然要以祛湿气为主。



因为这半个月是能够通通透透去湿气的最后时期。如果没能很好将身体内湿气排出体外,等到白露之后,燥气开始往上冒,与湿气纠缠在一起很容易形成外燥内湿的情况。


一般来说,燥气本身是不能与湿气并存的,它能化解湿气。但燥气有一个特点是,会阻滞经络,让气血流通不畅,如果你本身湿气比较重的话,燥邪就会影响到水液的运行,让湿气没办法很好的排泄出去,这时候想补的话,脾胃压力会比较大,想祛湿又要考虑到燥气,非常麻烦。所以处暑时,给身体祛湿气是很有必要的。


 

但与夏季不同的是,初秋祛湿,不仅要补脾,也要兼顾到肾脏,祛湿的重点转为下焦。刚经过一个暑热多雨的季节,如果当时没有注意祛湿,这时候湿气早就悄悄深藏在身体里了。而且湿气的特性跟水相似,喜欢往下走,《黄帝内经》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意思就是说,湿气常常堆积到我们的下焦处,湿气重的朋友,四肢通常看上去会有些水肿。所以我们平时吃的一些祛湿的食材,像茯苓这些,都有渗下的功能,能够帮助湿气往下排泄。


而肾主水,是下焦主脏,就像后勤部一样管理着我们体内水液的输送与排泄。我们身体内的水液,经过脾气的运化之后,先往上传输到肺脏的位置,由肺脏将水液向四周散开,滋润我们的五脏六腑。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会往下输送到肾脏,由肾脏进行处理,吸收再利用,把没用的东西排泄出去。所以肾脏在人体内,起到的是一个代谢的作用。


 

中医认为,肾脏属于阴脏,它本身容易阳虚,而且怕冷。而恰巧这段时间秋行春令,阳气收敛不畅,五脏六腑阳气空虚,肾脏也是。如果再遇上秋天的凉意,没有保护好身体,肾脏也会觉得寒冷打不起精神工作。

 

此时,湿气往我们身下跑,肾脏又起不了作用,自然也会让湿气堆积起来。因此想让身体内的水湿能够干干净净的排泄出去,除了补脾胃,增强身体的运化能力外,还需要补肾气,让人体内的湿气能够更好的代谢出体外。


     

 

对于祛湿气,乾隆皇帝有一道有名的祛湿名方“四神汤”,刚好就适合这段时间吃。方子里的四神指的是芡实、茯苓、薏仁、莲子四味食材,古人认为它们就像小神仙一样,功效强大,能够照顾到我们全身上下。



不少朋友知道四神汤是补脾祛湿的方子,却不知道它其实有脾、肾双补的功效。我去台湾旅游的时候,发现很多卖糖水的小铺子,都会在招牌上写上“四神汤”三个字。台湾本身靠海,祛湿是一年四季都要做的功课。四神汤不仅味道清润,而且本身非常平和,用来健脾,补肾的效果都很好,所以成为日常很常见一道小汤饮,想来台湾女孩子能够养出白皙润亮的肌肤也多是归功于它吧。


 

立秋之后,刚好是芡实,也就是鸡头米上市的季节。芡实是水生植物,像一朵小睡莲,鸡头米就是它的果实,吃起来像糯米小圆子,我也习惯把它拿来煮粥或者熬汤喝。芡实能够祛湿气,本身又入脾、肾两经,可以脾肾双补,而能够兼顾到这两者是很难得的。

 

不仅如此,芡实本身也是一味很特殊的食材。要知道,脾怕湿气,而肾怕燥气,所以很多补脾祛湿的食材多多少少都会有点燥,很容易把我们体内的水烧干,而入肾的食材又很容易偏润,不小心就会堆积成湿气。但芡实就不一样了,古人说它“补而不峻”、“防燥不腻”,虽然补却不会补的太过,对脾、肾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是这段时间最适合吃的食物。


 

四神汤中的其他食材,莲子味道甘甜,除了能够养心安神的作用外,还能帮助芡实补肾,夏秋交际时,如果有睡眠不好的朋友就很适合吃莲子。而茯苓以祛湿见长,它渗下的作用,能够推动湿气往下排出体外。薏仁则主要是化湿、清热,因为湿气在身体内堆积久了就容易形成湿热,薏仁是最擅长清湿热的。

 

这四味食材搭配在一起,互相调和,让整碗汤的性味变得十分平和,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吃。具体的做法也为大家准备好了。

 

食材:芡实 20g / 莲子 20g / 茯苓 20g / 薏仁 20g


做法:

1、芡实最好是提前一个晚上泡好,如果没有时间,也可以早晨上班之前泡好,晚上做。

2、莲子、薏仁提前泡一个小时。

3、先将芡实、莲子、薏仁一起炖煮半小时后,加入茯苓继续炖煮半小时,直到食材变得软糯为止。

 


我通常会在中午或者晚上时候煮碗四神汤,饭后喝一点。汤不会特别粘稠,味道鲜美。芡实会稍微韧一些,吃的时候需要细嚼慢咽,而莲子与薏仁都是很软糯的食材,抿一抿好像可以立刻在嘴唇中化开,十分香甜。


     

 

我们还可以按一按承山穴,给身体祛祛湿气。承山穴位于小腿肚子下方正中的位置,是人体祛除湿气最好的穴位。它处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而膀胱经主一身阳气,所以承山穴能够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帮助人体排出湿气。


 

如果你按了承山穴之后,发现自己有明显的酸胀感,那就说明你体内有湿气。如果能长期按摩承山穴,我们的身体也会微微发热,这是因为体内阳气被调动起来,开始发挥作用赶走身体内的湿气。一些朋友晚上睡觉时,裸露的小腿肚子受到寒邪入侵会抽筋,这时候也可以按摩按摩承山穴,提振体内阳气,抽筋的情况也会很快消失。


每天运动之后,我在做拉伸运动时就会顺便按一按承山穴。有时候也会直接用泡沫轴,放到承山穴那个位置用力滚一滚。这样拉伸完,会感觉身体神清气爽,明明刚运动完,却一点都不累。

 



古人说:“季夏德毕,季冬刑毕”,夏季过后,大自然已经倾尽所有给予我们恩惠,而处暑之后,天地也会从慈祥变得严厉起来,我们也需要做一些特别的仪式迎接这样的时候。


1.《遵生八笺》曰:“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秋气与肺气相通,秋三月是全年肺气最旺的时候。而肺属金,主辛;肝属木,主酸;肺金克肝木,此时我们除了要好好润肺防止秋燥外,也要在饮食上,适当减少辛味的食物,而选择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好好保护肝气,以免旺盛的肺气会伤害到肝气。



2.处暑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渐的开始浓厚起来。古人有“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说法,认为秋天的云霞疏散而活泼,比起夏季时成团的云会更有观赏的意义,所以处暑之后,古人历来便有“出游迎秋”的习俗,处暑是人们畅游秋景的好时候呢。


 

3.处暑煎药茶

 

处暑之后煎药茶的习俗,是从唐时就兴起的。大约是因为处暑刚好是暑天和凉秋的交替阶段,根据身体的反应到药店配一些药茶喝,能更好的过渡到深秋时节。宋时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就有专门讲药茶的一节,而清时的慈禧太后也习惯日常饮用清热、生津的代茶饮。茶叶与药材配合在一起,味道不算甘甜,却有一种秋天需要“吃苦”的意味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