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十七帖》的笔法到底是什么?这位老师慢放般演示给你看。

 隨风飘逝 2018-08-31

草书有章草、今草之别,章草作为一种草体,汉代之后少有变革。今草可分小草和大草,大草的进一步延伸就是狂草,二者之间并无清晰的界限划分。学习草书一般从小草开始,因为小草在草法上相对于神秘莫测的大草、狂草还显得规范,有一定的可操作余地。在传世小草范本中,王羲之《十七帖》可视为不错的初始选择。


《十七帖》节选


《十七帖》是将王羲之的书信29件集合为一卷,被誉为逸少“书中龙”,面世之后,皆被视为草书入门的佳本。宋朱熹在《朱子文集》中称:“《十七帖》玩其笔意,从容衍裕,气象超然。”


此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些可以说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


《十七帖》单字分析



齐有坤老师单字分析



王羲之用笔讲究取势。晋人低姿斜执笔,这样写字用力的重点在点画的中下部,字的重心就相对较低,显得古拙遒劲。有着与今草不同的美感。


墨将书院的齐有坤老师认为:学习草书《十七帖》,首先要搞明白草书的发展演变脉络,这样更容易理解它的特点和与其他草书的区别。在临写时就会更加的传神。


《十七帖》单字讲解

齐有坤老师单字讲解


齐有坤老师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书法篆刻的研究与创作及成人的书法教育。

对成人书法教学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次齐老师讲在墨将书院开讲王羲之《十七帖》。

试听课,齐老师将系统的为大家梳理草书的发展脉络,从草书萌芽到明清草书,让透彻的了解草书是如何发展的。

王羲之《十七帖》

免费试听课

主讲:齐有坤

1、草书的出现、完善到明清的演变

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2、临摹示范用笔法及临写要点

3、书写工具材料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