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里的悲喜,都在三言两语之间

 疯疯侠 2018-08-31
  南宋词人姜夔做有一首著名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词前小序中说:“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成语里有一个词,叫做“黍离之悲”,语出《诗经》,意思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诗经》之“王风”,历来被看作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这首《黍离》讲的是周大夫过镐京,见荒草丛中依稀的旧时宗庙,有感于周已被颠覆,心生无限悲戚。所谓“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份凄凉,非亲身经历不能明白。
 
 
  扬一益二:江南巨富兴衰史

  扬州,自隋炀帝偏爱起,便渐渐兴盛。京杭大运河带来的漕运便利,让富甲一方的盐商齐聚扬州,当时天下,扬一益二。作为中国最富有的城市,扬州的发达程度几乎超过了京城。可惜,南宋朝廷软弱,偏安一隅。金主完颜亮因柳永一首《望海潮》“遂起渡江投鞭之志”,挥军南下。战争的铁蹄踏过繁盛的扬州城,春风十里中竟是“废弛乔木,尤厌言兵”。

  那些年杜牧的扬州,“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到了姜夔的时代,却一片苍凉。杜牧与扬州的故事太过著名,在那个时代,人人知杜樊川最爱扬州。二十四桥明月,何等的纸醉金迷。园林林立,运河繁忙,市场生意兴隆。由唐进宋,扬州的人口从四十七万锐减到只剩六万。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凋敝,还有妻离子散的悲苦。

  一代之盛极,到了最后,竟满目疮痍。姜夔见此,发黍离之悲。此情此景,应是把这个词解释地极为透彻了。
 
 
  《黍离》: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黍离,其实说的是黍这种农作物行行列列的样子。周大夫过镐京,见当年皇帝宗庙在黍稷之间,风蚀雨摧。想想过去,周天子何等高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眼前却只凄风惨雨,萧瑟荒芜。

  这些庄稼本无情,但落在有情的诗人眼里,就变成了对故国的无尽愁思。于是在荒凉的小路上,诗人满心怅惘。怅惘尚能承受,更绝望的却是这种愁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哀,更是黍离之悲的深切含义。

  《黍离》之歌,三章只换了六字,就生出一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痛楚。一往情深,却无限低回,像是一种弥漫开的忧愁,很难散去,却抓不住。清代诗评曾说,《黍离》是凭吊诗之绝唱。也的确,国破家亡之感,与寻常的生死离别亦有不同。所谓如泣如诉,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而这种悲凉之感,一旦升起,满眼都是荒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国诗最擅长写景抒情,一草一木只要感染了诗人的情绪,便都生出无限的意蕴。

  心怀天下的人最容易困惑,因为所思所想,对应的是自然规律。而人力,往往难以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