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认识论-现象学的还原-《小观念》第三讲释读

 太阳当空照917 2018-09-01
这一讲主要足讲现象学的还原。我们前面说过,那些实在的 外在的超越之物,对于现象学来说,都是非法的,不可以利用的。
但是传统的认识论在这个地方却往往滑出绝对的内在被给予性 领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证不再进行问题的推移,保证不再进 行非法的超越?在胡塞尔看来,只有通过现象学的、认识论的还原。在这本书的第39页胡塞尔明确地写到:“但这里需要通过认 识论的还原来保证。”只有通过现象学的还原,才能保证我们始终 处于绝对的内在被给予性的领域。那么什么是现象学的、认识论的还原呢?我们来看还原的基本含义。
现象学还原的第一层含义是悬置或中止判断,Epoche。对对 象的预先设定的存在进行加栝号,中立化,不作判断。但这只是还 原的第一步,现象学述原的含义要比这丰富得多。在去掉这些存 在设定后,还原进一步还要使得一切被认识者只作为显现者显现出来、还原的后果就是,它把一切都逼人纯现象的范围,让现象自 身显现自身是如何可能的。就傯在人世以后,有些国营企业要变 成私营企业,这时你的存在全靠你自己了,全靠你自己的本事了, 你能如何显现,你就如何存在,你显现不了,你就没有存在,现在 没有谁能事先保证你的存在了。这样还原在最后就直接向你显示出认识是如何可能的,所以要注意,还原并不是把一切东西都去 掉,它去掉的只是这些东西的事先设定的存在性。但是存在设定被去掉了也没关系,只要它能显现出来,我们就讨论它。所以,还原后的世界并没有缩小,反而更丰富了,还原后的研究领域反而 更扩大了,因为经过还原,事物死而复生,重新出现,甚至连原先 没看到的,都出现了。这时凡是能显现自身、能自身被给予的都可 以成为有效的、可利用的认识对象。所以在这本书第39页第一段 第四行,胡塞尔写到:“显然,可利用的对象的领域,或者说,可利 用的认识、可作为有效认识出现,并且能够仍然不受认识论的无 效性符合制约的认识的领域,并不能缩限为零。”
在这本书的第39页倒数第二行,胡塞尔区分了两种明证性: “在这里我们需要还原,为的足使思维的明i正性不至于和我的恩 维记存在的那种明证性,我思维地存在着的(sum fugitans)那种明 证性等等相混淆:、”前面-种是现象学上的明证性,而后面一种则 是心埋学h的明证性,迠经验的明i正14,是必须被还原的那种明 证性。与这两种明证性相对应的是两种不N的被给f性,一种是 和经验、自我交织在-起的被给子性,排列在客观时间中的、心现
学的对象(《小观念》第40史:的第六行以K)。一种是现象学的被 给予性,“这个被直观地把据的和限定的知觉就是一种绝对的、摆 脱了任何超越的知觉,它就作为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被给予” (40. 1. 1 ),前者是“超越的客体的准被给予性”,后者是“现象学 的绝对被给予性”(4L 3. 2^真TH的完全的被给予性完全与经验 自我没有关系,胡塞尔说到,但是我也可以在我知觉的同时纯直 观地观察知觉,观察它本身如何存在,并11不考虑与白我的关系, 或者从这种关系中抽象出来。”(40. 1.3)
所以,现象学的被给予、现象学的内在,就完全突破了那种现 成的、干瘪的.在自我套子中的内存在、被给予,它达到了发斗:性 的、构成性的被给予。被给予不申是返回内在,而是回到了一种发 生性的、有生肓力的内在=所以还原也不仅足中止判断,中止判断 作为中性化和不设定,不等于现象学还原c只有中止判断的彻底 化,更深刻的中止判断才是现象学还原1还原归根到底是让对象 当场自身构成、自身呈现。
现象学关心的不仅仅是意识间题,因为你要回答科学的认识 如何可能的问题,而这与客体世界相关,所以一定要设置一个超 越,到底你这个命题足真足假,科学最后能够判断。这时候胡塞尔 就涉及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第42页倒数第一段倒数第七行 提到:“这种与超越之物的联系在纯粹现象中却仍具有某种对把 握的东四、这种与超越之物的关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对它的意 指仍然是现象的内在特征”(42. L 7)对超越物的意指,涉及到胡 塞尔讲的充实问题,你最终能不能充实它,这还是现象的一个内 在特征。但这个与科学讲的实i正问题在效力、上功效上对等,所以 他说,我虽然把这个问题通过现象学还原,使它好像是回到一个 完全对我的自身给T的一个领域,但是毕竟它能够处理认iH论H 题。所谓内在的问题,本身有一种超越性。
这一讲的末尾靠后的地方,他一再讲起超越性问题,第43、 44、45页都讲了超越性问题,内外超越的K别。然后到第46页, “难道不应当把另-些被给予性直观地设定为绝对的被给予性? 例如把一般性设定为绝对被给予性,以致干一个一般之物直观地 成为自明的被绐P性,对这种被给P件的怀疑会再次导致背谬。” U6.2J)这就提出了 个般能否被直观的问题。难道我们的直



觉、直观真像传统哲学说的只能处理个別的尔西,而不能处理一 般的、普遍的东西?这是非常关键的c如果直观只能处理个别的东 西,它就回答不了科学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因为科学认识处理 的经常圮·般性的东西,昔遍规律等等都是与一般性有关3…般 之物能不能在直观中达到被给予性,直接的被给予我,取得现象 学的身份。现象学提出了这个问题,它在下一讲是讨论的重点。
我们现在对这一讲做一个总结。
这一讲重点是现象学还原,现象学还原的目标。再说一遍,就 是让一切被给予者都能够回答部个能否被切中的问題。我钔的认 识如朽可能t就是如_柄中它的认识对象,就是说在这个地方不 能打滑現象学还原的彻底性大大超过了对对象的存在与否不作 判鲂的t性态度,用荪子的话是“登高撤梯”(《孙子兵法·九地 篇》),让一个人爬很高,然后把梯子撤掉,然后这个人怎么办?禅 宗也常用这个办法,使学生猛的一下感到,他全靠他自己,最真实 的地方只能靠自己,用各种办法,有的甚至很残忍。有一个禅师, 别人问他什么H题,他就竖一 t手指头t-那时候他有一个小徒弟, 经常跟他学,他一讲经的时候就举手指头,淘气。他就把小和尚拽 过来,拿了刀一下子把手指头切下来,小和尚痛得往外跑,m到门 口,禅师就叫了一声“止住”,小和尚一回头,禅师又把手指头一 举.小和尚一下子就大悟他那里没有了,但某种意义上还有,陡 然的M现。它M各种方法让你感到一种人的生存、世界的生存在 最原本意义上靠自己的生存呈现、维持。胡塞尔是西方人,你看他 讨论现象学还原的时候总是意犹未尽。《孙子兵法》讲练兵,一个 方法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把兵带到绝地中去,愚其耳目,根本不 让他们知道到哪儿去,然后一撖手、告诉他们现在是绝境,不死拼 就死t称想那是什么情况?当然这也是艺术,不是硬邦邦的就能用 的。还原也有这个意思,不单纯是一个纯理论,不全是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