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供应商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

 shelbypf 2018-09-02

一、引言

供应商管理,是在新的物流与采购经济形势下,提出的管理机制。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客户关系是一种战略性合作关系,提倡一种双赢机制。从传统的非合作性竞争走向合作性竞争、合作与竞争并存是当今企业关系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供应商选择对企业采购与供应工作具有直接的关键的影响。一个好的供应商能够在物料或服务的质量、成本等各个方面满足企业的需求,一个不合格的供应商在这些方面会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与后果。无论是在传统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中,还是在现在的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都是关键环节,选择一个卓越的供应商,是企业的一项关键职能。

供应商选择的一般原则是:资金力量较强,产品质量较好,价格合理,服务质量好。所以本文的评价指标主要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服务和提前期这五个指标。对这五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描述如下:

产品质量:指供应商的产品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一般用合格产品占总产品的比重计算,该指标越大越好,是“效益”型指标。

产品价格:指企业采购的每一单位产品所付出的成本,该指标越小越好,是“成本”型指标。

交货:指供应商及时满足企业定单的程度。一般用及时交货的定单数占总定单数的比例来表示,该指标值越大越优,是“效益”型指标。

服务:指供应商在交货后在产品安装、维护等方面满足企业的程度,该指标值越大越好,为“效益”型指标。

交货提前期:指企业发出定单到收到定货之间的时间,对于需求方来说,交货提前期越短越好,是“成本”型指标。

二、方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首先将整个系统划分为目标、准则和方案三个层次,然后对方案进行相互比较,运用矩阵形式判断作相对评价,最后进行综合评价,排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具体做法可分为五个步骤:

1.明确目标

2.建立层次结构

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当准则过多时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

3.建立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两两重要性程度之比的形式表示出两个方案的相应重要性程度等级。

4.计算层次单排序的权向量和一致性检验

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重新构追成对比较阵。

5.进行总层次排序

计算最下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根据公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较阵。

应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三、建立模型

1.明确目标:选择理想的供应商。

2.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该结构图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

4.计算层次单排序的权向量:W=(0.263,0.475,0.005,0.090,0.110)。CR=0.016<0.1通过一致性验证。

同样求第3层(方案)对第2层每一元素(准则)的权向量:

w1=(0.595,0.277,0.129),w2=(0.082,0.236,0.682),w3=(0.429,0.429,0.142),w4=(0.633,0.193,0.175),w5=(0.166,0.166,0.668)。CR1=0.05,CR2=0.002,CR3=0,CR4=0.009,CR5=0,均<0.1,通过一致性检验。

5.进行总层次排序

P1对总目标的权值为:0.595×0.263+0.082×0.475+0.429×0.055+0.663×0.099+0.166×0.110=0.3同理P2、P3 对总目标的权值分别为:0.246,0.456 决策层对总目标的权向量为:{0.3,0.246,0.456},CR=0.015<0.1层次总排序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最佳供应商为P3。

四、小结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商选择进行了评价,充分考虑了供应商的质量、成本、交货、服务和提前期,综合考虑各个供应商的优劣势,以及该层对上层的影响,选择了一个最优的供应商。随着供应链思想的普遍应用,供应商的选择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