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IT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专家共识(第二部分)I 皮肤毒性

 三毛99 2018-09-02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取得显著疗效的同时,也产生了毒性(irAEs)。2017年11月21日,美国肿瘤免疫治疗学会(SITC)在JITC杂志上发布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专家共识》。这是第一部由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专家组织撰写、多学科参与的irAEs管理共识。


SITC共识与前期发表的ESMO共识在专家组成、针对人群、AE处理推荐侧重点存在一些差别。如今,肿瘤免疫治疗在国内方兴未艾,广大肿瘤专业医护人员对免疫治疗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对irAEs管理更是知之甚少。


为了帮助医护人员、患者提高识别、报告和管理irAEs的认识和处理能力,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CSCO-IO)邀请了国内多名中青年专家对SITC专家共识进行了全文翻译,并邀请CSCO-IO主任委员王宝成教授、副主任委员朱波教授审校译稿。目前翻译稿已完成,将陆续在《IO治疗时讯》发布!


共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毒性管理建议涉及人体11个器官的生理系统。总的来说,根据临床出现的频率,irAEs主要分两大类:常见和罕见毒性。常见毒性包括皮肤、胃肠、内分泌、呼吸和疾病/肌肉骨骼等器官;罕见毒性包括心血管、血液、肾脏、神经和眼。


单克隆抗体常常会发生输液反应,多见于含有野生型IgG1骨架的抗体,而以IgG4作为骨架的抗体发生输液反应的几率很小。针对每个身体系统毒性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诊断评估及何时就诊的建议。

 

IrAEs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调节药物。临床上应该谨慎使用这些药物,以降低产生潜在的短期和长期并发症风险。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患者在接受激素治疗时,是否应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来减少潜在获得性感染的风险。


广泛来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如表2所示,但是治疗方案还是需要根据病人的病史、并发症、潜在的疾病状态、不良事件的类型、数量和严重性、ICIs的使用情况、激素耐受的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表3为人体不同系统irAEs的管理推荐。


皮肤毒性的临床表现

从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来看,斑丘疹和瘙痒是ICIs的常见不良反应,而苔藓病、湿疹以及大疱性皮炎和牛皮癣发生率较低。白癜风常见于黑色素瘤的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剂的患者出现所有级别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是30-40%,使用ipilimumab的患者接近50%。


一项系统性综述报道,13-20%使用pembrolizumab或nivolumab的患者会出现皮疹或瘙痒(所有级别);大约有8%(全部来自于黑色素瘤)患者会出现白癜风,且与肿瘤反应性相关。近期有报道,患者使用抗PD-1/PD-L1治疗发生毛发色素沉着的现象。


皮肤irAEs通常发生在开始治疗几天或几周后,当然症状也可能延迟至治疗后数月。大多数皮肤irAEs是低级别的、可控的,少数危及生命的剥脱性皮肤反应,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DRESS)也有报告。严重的irAEs常见于ICI联合治疗。临床上出现任何疑似严重皮肤irAEs的的患者都应该立即专科就诊。如果发生4级皮肤irAEs,SJS/TEN或DRESS综合症,应该永久中止使用免疫治疗。


皮肤毒性的诊断评估

考虑到使用ICIs出现皮肤毒性的频率和持久性较高,对有免疫相关的皮肤疾病史患者,如牛皮癣、大疱的类天疱疮或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前的皮肤评估是必须的。


非特异性斑丘疹非常常见,提示使用CTCAE来对皮肤异常进行分类存在局限性。IrAEs应该尽可能分类管理,因为irAEs的管理原则针对的是不同的皮肤异常特征,这不仅仅是全身使用类固醇类免疫抑制药物的问题。治疗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皮肤和黏膜检查,并记录病变的范围和类型。


皮肤毒性转诊建议

当出现新的皮肤症状时(在非紧急或急诊转诊情况下),推荐治疗前获取详细影像学资料,以便于后期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毒性进行分类。如果病人皮肤出现覆盖面≥1%体表面积(BSA)的水疱,当天就要转皮肤科治疗。


需同样处理的情况还有:皮疹伴黏膜受累、皮疹覆盖面≥30% BSA、皮疹合并疼痛(无论是否有水疱,但带状疱疹除外)。对于后一种情况,推荐皮肤活检来帮助分类。当皮疹诊断不明确,出现2级皮疹持续恶化、多形性红斑、任何创面大小的大疱病性皮肤病,或对局部治疗无效的银屑病样或苔藓样皮疹,推荐非紧急的皮肤科医师会诊。


任何3级皮肤毒性症状应保证当日转皮肤科治疗。疑似SJS/TEN、表现为表皮坏死、剥脱的严重黏膜皮肤反应患者应立即住院治疗,并在皮肤科医师指导下行全身免疫抑制治疗。常见皮肤irAEs的管理建议见表3;罕见皮肤irAEs的管理建议见 表 S1。


表2 -  ICIs使用糖皮质激素管理基本建议


1级

激素治疗:无反应时无需使用激素

补充说明继续免疫治疗

2级

激素治疗

  • 如果出现症状,病人可以口服强的松0.5-1mg/kg/天

  • 如果需要静脉给药,甲基强的松龙起始量0.5-1mg/kg/天

  • 如果症状在2-3天没有改善,增加激素至2mg/kg/天

  • 一旦症状改善至≤1级AE,开始4-6周激素维持治疗

补充说明:

  • 使用激素时,继续免疫治疗

  • 症状一旦缓解 ≤1级并停止激素治疗时,继续免疫治疗

  •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胃肠道反应

3级

激素治疗

  • 泼尼松起始量1-2mg/kg/d(或等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

  • 如果2-3天内,症状没有改善,增加/更改免疫抑制剂

  • 一旦症状改善 ≤1级AE,开始4-6星期激素维持治疗

  • 必要时给予支持治疗

补充说明:

  • 暂停免疫治疗;如果4-6周症状仍没有改善,停止免疫疗法

  •  考虑静脉使用激素

  •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胃肠道反应

  • 如果免疫抑制治疗超过3周,增加卡式肺囊虫肺炎预防治疗 (>30mg强的松/等效剂量/天)

4级

激素治疗

  •  泼尼松起始量1-2mg/kg/天(或等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

  • 如果2-3天内,症状没有改善,增加/更改免疫抑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 

  • 必要时给予支持治疗护理  

补充说明:

  • 终止免疫疗法

  • 持续静脉激素治疗

  •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胃肠道反应

  • 如果免疫抑制治疗超过3周,增加卡氏肺囊虫肺炎预防治疗 (>30mg强的松/等效剂量/天)


表3 ICIs治疗相关的皮肤毒性管理

斑丘疹/皮炎

1级

CTCAE描述

斑丘疹/皮炎覆盖<10% BSA,伴/不伴有症状(如瘙痒,发热,紧缩感)

治疗建议

  • 继续 ICIs治疗

  • 口服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克敏能10mg每日(非镇静);盐酸羟嗪片10-25mg QID或睡前服用

  • 局部类固醇激素治疗。I型经典激素(丙酸氯倍他索,丙酸卤倍他索,二丙酸倍他米松软膏)身体使用;V/VI型激素(阿氯米松,地奈德,氢化可的松2.5%软膏)面部使用

2级

CTCAE描述:

斑丘疹/皮疹覆盖10-30% BSA,伴/不伴有症状(如瘙痒,发热,紧缩感);影响使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治疗建议:

  • 继续 ICIs治疗

  • 非紧急皮肤推荐

  • 口服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克敏能10mg每日(非镇静);盐酸羟嗪片10-25mg QID或睡前服用

  • 局部激素治疗(参考1级反应):西替利嗪/克敏能10mg每日(非镇静);盐酸羟嗪片10-25mg QID或睡前服用

3级

CTCAE描述:

  • 斑丘疹/皮疹覆盖>30% BSA,伴/不伴相关症状;个人自理能力受限

治疗建议:

  • 推迟ICIs

  • 每日皮肤病咨询

  • 排除全身过敏反应:全血分类计数,生化全套

  • 口服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克敏能10mg每日(非镇静);盐酸羟嗪片10-25mg QID或睡前服用

  • 全身类固醇激素治疗

  • 强的松0.5-1mg/kg/天(或等效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直至皮疹反应≤1级

表3续 - ICIs治疗相关的皮肤毒性管理

瘙痒症

1级

CTCAE描述:

瘙痒轻度或局限;局部干预表现

治疗建议:

润肤剂以霜或软膏为主,不含香料:I型经典糖皮质激素(丙酸氯倍他索,丙酸卤倍他索,二丙酸倍他米松软膏)身体使用;V/VI型糖皮质激素(阿氯米松,地奈德,氢化可的松2.5%软膏)面部使用,同时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克敏能10mg每日;盐酸羟嗪片10-25mg QID或睡前服用

2级

CTCAE描述:

瘙痒强烈或广泛;断断续续;抓后皮肤改变(如水肿、丘疹、表皮脱落、苔藓样硬化,渗出/结痂);口服药物干预有效;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治疗建议:

  • 皮肤专科治疗

  • I型经典类固醇激素(丙酸氯倍他索,丙酸卤倍他索,二丙酸倍他米松软膏)身体使用;V/VI型类固醇激素(阿氯米松,地奈德,氢化可的松2.5%软膏)面部使用,同时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克敏能10mg每日;盐酸羟嗪片10-25mg QID或睡前服用

  • 口服类固醇激素

  • 强的松0.5-1mg/kg/天(或等效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至少2周逐渐停药

3级

CTCAE描述:

瘙痒强烈或广泛;持续的;个人自理能力受限或嗜睡; 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治疗

治疗建议:

  • 皮肤专科治疗;

  • GABA激动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100-300mg TID

  • 口服激素;强的松0.5-1mg/kg/天(或等效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至少持续2周逐渐停药

注释:4级斑丘疹/皮炎不包括在CTCAE标准中;此建议仅源于个案报道,病例系列和专家共识。治疗意见必须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行多学科讨论。这些治疗建议对免疫反应和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是未知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编辑:王俊(解放军济南总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