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热 点 今天,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发布了2017年度《天津市居民健康状况报告》,其中含括了天津市人口基本情况、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饮水型氟中毒、碘相关地方病、主要慢性非传染病新发病例情况、居民营养状况、青少年健康问题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内容。会上,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富霞介绍了2017年天津市居民健康工作的进展情况,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顾清详细解读了《天津市居民健康状况报告》的核心内容。 《天津市居民健康状况报告》解读 2017年,天津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68岁,连续7年超过81岁,其中男性79.72岁,女性83.72岁,女性高于男性 4.00岁,已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据悉,期望寿命是根据特定人群生存和死亡的年龄分布计算出来的,是国际通用的评价居民健康水平指标。 2017年,天津市孕产妇死亡率为5.95/10万,婴儿死亡率为3.5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25‰,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全国数据显示,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9.6/10万,婴儿死亡率为6.8‰,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1‰。2017年,天津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户籍人口的23.43%,表明天津市人口老龄化处于较高水平,今后各项公共卫生政策和资源应更注重关爱老年人健康。 需要关注的是,2017年天津居民慢性病新发病例增长迅猛,同时,慢性非传染病成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其中,前5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据统计,前5位疾病累计占总死亡的87.53%。为此,专家呼吁市民防治慢性疾病要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做到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同时,还要坚持做好“三减三健”,即为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2017年,我市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和猩红热,共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2.94%。报告死亡数居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狂犬病。 肠道传染病病种以痢疾为主,5-9月为发病高峰期,其间发病数占肠道传染病发病总数的63.93%,7月达发病峰值。呼吸道传染病病种以肺结核和猩红热为主,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2017年发病峰值为5-6月和11-12月。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病种以梅毒和乙型肝炎为主,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明显发病季节高峰。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病种以布病为主,3-5月为布病发病高峰期,其它病种全年散发。 0-4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占病例总数的13.58%,其次是5-9岁年龄组病例占10.37%,25-29岁年龄组病例占9.72%。男女发病数性别比为1.43:1,男性发病数和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 病例人群分类,以家务及待业人员最多,占病例总数的17.48%,其次是散居儿童占13.01%,离退休人员占12.01%。 家务及待业人群报告病种以肺结核、痢疾、梅毒为主。散居儿童报告病种以痢疾、百日咳、猩红热为主。离退休人员报告病种以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为主。 2017年,全市16个区共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54178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346.82/10万。与2016年相比,报告发病率上升6.62%,报告死亡数减少4例。 2017年,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其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报告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70.18%,手足口病占15.72%。 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 市内六区居民饮用市政管网水,不受饮水型氟中毒威胁。10个涉农区均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病区村共2060个。 我市氟中毒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45.66%。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小于30%的区有东丽区、西青区和蓟州区。 2017年天津市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空间分布图 四种改水方式对儿童氟斑牙的影响 我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改水方式主要有市政管网供水、低氟井、集中联片管网和桶装水4种方式。市政管网改水最彻底、最有效、最使人民受益。 我市外环境普遍缺碘,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碘缺乏地区。 部分地区孕妇尿碘水平略有不足 我市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46.69μg/L,略低于碘营养适宜水平,其中和平区、河西区、东丽区、津南区、蓟州区、武清区、宁河区孕妇尿碘水平略有不足。 儿童尿碘水平适宜 我市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64.10μg/L,处于碘营养适宜水平,且尿碘浓度<50><100> 慢性非传染病是我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天津市户籍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非传染病,2017年前5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前5位的疾病累计占总死亡的87.53%。 2017年天津市居民前十位死因顺位及构成 2017年天津市不同年龄人群死因顺位(死亡率1/10万)
慢性非传染病新发病例增长迅猛 恶性肿瘤 2017年天津市居民前五位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大肠癌和肝癌。男性分别是肺癌、肝癌、大肠癌、胃癌和膀胱癌;女性分别是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大肠癌和子宫体癌。 天津市居民不同性别肿瘤发病金字塔 2017年报告天津市不同年龄人群前5位恶性肿瘤发病率(1/10万)
心脑血管疾病 2017年冠心病急性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报告发病率为105.96/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79:100。 2017年脑卒中报告发病率691.37/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0:100。天津市脑卒中各亚型发病情况为:脑梗塞为592.15/10万(占85.65%)、脑出血为59.73/10万(占8.64%)、蛛网膜下腔出血为9.61/10万(占1.35%)、未分类为29.88/10万(占2.61%)。 2017年天津市居民心脏病急性事件年龄别发病率 2017年天津市居民脑卒中各亚型发病率情况 糖尿病 2017年糖尿病报告发病率为347.66/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为74:100。其中1型糖尿病为2.07/10万(占0.59%)、2型糖尿病为267.82/10万(占77.04%)、妊娠糖尿病为143.29/10万(女性中占20.65%,)、其它糖尿病为5.97/10万(占1.71%)。 2017年与2016年天津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率 伤害 2017年本市居民男女伤害发生性别比为150:100;前五位伤害原因构成比分别是:跌倒、动物伤、机动车交通事故、利器切割伤、砸伤。 2017年天津市居民伤害报告年龄构成 2017年天津市居民不同性别伤害报告金字塔 居民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近年来,我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据2015年天津市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居民每日摄入的食品种类包括粮谷类、薯类、蔬菜和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及畜禽肉、坚果等,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食物多样”的要求,而且主食以面粉为主,符合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但是膳食结构仍不合理。 天津市居民膳食结构状况 学生肥胖和近视问题依然突出 肥胖 2017年,我市学生肥胖率达到17.56%,相比2016年的18.21%略有下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肥胖率分别为20.5%、17.0%和13.2%,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 2017年与2016年天津市中小学学生肥胖率情况 近视 2017年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比2016年有所上升,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视力不良问题更加严峻,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 2017年与2016年天津市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情况 ![]() 来源:“健康周报”官微 |
|
来自: 360_ss_note2 > 《微信群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