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用药技术可大幅减少抗菌素的使用!

 兽药药理与处方 2020-10-23

进入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陆续发布了《关于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4月20日制定印发,农办医〔2018〕13号)、《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1年)》和《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养殖场名单的通知》(5月10日印发,农办医〔2018〕19号)等减抗文件和措施。

纵观这么多年的兽药市场问题,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兽药的规范使用问题。比如说不按标签说明书指定的靶动物使用、擅自扩大治疗用量、不遵循停药期规定、使用方式方法不当、联合用药的处方技术差等,这些不规范的、不专业的用药行为,造成了用药的浪费和过度用药(滥用抗菌药)。这么多问题中,问题比较大、比较普遍的还是:联合用药的“处方问题”最突出。

那么,如何提高联合用药的技术水平呢?下面表1和表2,应该是一个合格兽医需要牢记的配伍与处方基础知识之一。只有知道药物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配伍原则,把每一个使用的药品用到它最擅长的地方,才能达到:好产品,只有用好,才会有好疗效。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把药用好、不良费,就是“减抗”努力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兽医的职责。

1:不同类别抗菌药对细菌最强作用特点

类别

最强作用特点

药物举例

第Ⅰ类

对繁殖期细菌作用最强,简称繁殖期杀菌剂。

恩诺沙星、青霉素、阿莫西林、硫酸头孢喹肟、复方阿莫西林、复方氨苄西林等

第Ⅱ类

对静止期细菌作用最强,简称繁殖期杀菌剂。

硫酸新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黏菌素、杆菌肽锌、硫酸安普霉素、链霉素等

第Ⅲ类

快速抑制细菌的繁殖与生长,即速效抑菌剂。

氟苯尼考、甲砜霉素、强力霉素、替米考星、酒石酸泰乐菌素、盐酸林可霉素等

第Ⅳ类

缓慢抑制细菌的繁殖与生长,即慢效抑菌剂。

磺胺氯吡嗪、磺胺喹恶啉、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氯哒嗪钠、磺胺间甲氧嘧啶等

2:不同类别抗菌药配伍对细菌作用结果

联合配伍

逻辑结果

作用效能

第Ⅰ类+第Ⅱ类

1+12

协同作用

第Ⅱ类+第Ⅲ类

第Ⅲ类+第Ⅳ类

1+1=2

相加作用

同类之间联合

第Ⅱ类+第Ⅳ类

11

无关作用

第Ⅲ类+第Ⅳ类

第Ⅰ类+第Ⅲ类

1+12

拮抗作用

同类之间联合

3:不同类别抗菌药之间联合配伍的目的

联合应用

配伍目的

阿莫西林+硫酸黏菌素

抗耐药

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

抗混合感染

泰乐菌素+磺胺二甲

降低不良反应

磺胺氯吡嗪钠+粘菌素

抗混合感染

阿莫西林+复方阿莫西林

抗耐药,抗全身感染

氟苯尼考+强力霉素

抗混合感染,用于呼吸道病

阿莫西林+恩诺沙星

病因未明且危机生命的严重感染

纵观和分析联合用药的诸多案例,我们发现:兽医临床通常是为了治疗重度感染(扩大抗菌谱)、增强抗菌强度(提高敏感性)、减少用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等才多采用这种方式。但是,联合配伍不是药品之间的简单混合饲喂或饮水或注射等不讲专业与技术能力的普通工作,它挑战着广大临床治疗兽医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但是,也有很多联合用药,是不当的。比如说,青霉素与分子量较大的胺类联用,常因在水中发生分解反应而产生沉淀,造成处方的治疗效果变差。四环素类与青霉素配伍,有时会使青霉素的游离酸释放出来,造成处方的治疗效果下降。异烟肼与酚磺乙胺、对氨基水杨酸钠联合应用,致使配伍后的处方毒性均较单独使用时增强。

之所以出现上述这些情况,主要是配伍的药物品种的间性质各异,药物联用往往不是各起各的作用、互不影响!而是在药理配伍禁忌和理化相互作用方面,产生一系列瞬间、复杂的体外体内作用,这些作用就如上述表3举例所述。有好的方面,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减抗的另一个努力方向是:提高基层兽医的处方技术能力和水平!

说明:转帖请注明“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