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190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9-03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总结

   今天我们开始讲新的一篇,在这之前把第十一篇作一下小结。
第十一篇的内容,我们说它脱简比较多,特别是五脏的中风和中寒的部分,我给大家从概念上,作了一下简要介绍。
​   主要的内容,应该侧重在五脏病举例上,实际上五脏病它缺少肺脏的论述,我们把邪哭的内容给大家补充进来,所以也是五个病证。

* 肝着

肝着的概念:

因肝脉布胁络胸,有病邪留滞附着而得名,以胸胁痞闷不舒,甚则刺痛,并“常欲蹈其胸上”或“欲饮热”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病因、病机:

肝脏受邪,疏泄失职,则影响肝的经脉,以致气血瘀滞,着而不行。

临床特征:

“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

证治:

旋覆花汤,提出了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

* 肾着

肾着的概念:

寒湿之邪痹着于肾之外府腰部而得名。以腰痛、腰冷、腰重、“形如水状”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病因、病机:

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所以用“久久”二字来说明,寒湿之邪一定得是经过一段时日,特别是个体的正气不足,才能够遭遇邪侵。邪侵的部位一定是腰部,即寒湿之邪痹着于腰部,阳气不行。

临床特征:

我们把这个条文给大家串讲一下,就是“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即“冷、痛、重。”

“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我们给大家概括了“四有症”包括形如水状。“三无症”就是不渴、无小便不利,五饮食不欲。

证治:

甘姜苓术汤,请大家注意这个“甘”,这个甘一定标志着甘草,不能把它写成干姜,那就丢了一味药。后世就称它为“肾着汤”。温中散寒,健脾除湿。从中焦而治。

==============================

* 脾约

脾约,在课堂上没讲,这里给归纳一下,实际上和《伤寒论》的认识是一样的。

概念:

因胃强脾弱所致小便数,大便坚,趺阳脉浮而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病因、病机:

认为脾的转输功能被胃热缩约束,所以起名叫“脾约”。即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偏渗膀胱,致肠道失濡,所以,大便燥。

证治:

麻子仁丸,就有泄热润燥,缓通大便的作用。

=========================

* 心伤

病因病机:

给大家补充进来,就是情志、劳倦耗伤了心气心血,阴火上浮而清气下陷。

临床特征:

就是劳倦,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且我给大家补充了《千金》的看法,认为“心中痛彻背”,而“自烦,发热,脉弦”。

=======================

* 邪哭

概念:

就是指因血气虚少所致,以无故悲伤哭泣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病因、病机:

我首先说了生理方面,就是《素问》给归纳的“人的精神魂魄统主于心”那么血虚则肝不藏魂,气少则肺不藏魄,血气虚少,则心神不足,致精神离散,魂魄妄行,甚则发生癫狂.
   关于癫狂的认识,就是看[选注]。

=========================

* 三焦病症的举例

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大便坚;
热在下焦,小便方面表现为尿血,淋秘不通。

大肠如果有寒,则鹜溏,有热则便肠垢。
小肠,有寒,则下重便血,有热,必痔。

=======================

* 最后,对积、聚、谷气作了鉴别。

我就是根据《难经》的归纳,

积,有形之邪,病在脏,痛有定处,推之不移,病位深,而且在血分,比较难治。

聚,就是无形之气,病在胸,病在腹,痛无定处,推之则移,病位较浅,在气分,较易治。

这些内容你看着很浅显,但当时,作为仲景能够在《难经》的基础上,把积聚、癥瘕这一类的病证,能够作出一般性的鉴别,是有意义的。

在目前对于肿瘤的认识,我觉得,作为一个基本的鉴别,初步作一个基本的鉴别,这是很有用的。

=============================

* 谷气

概念:

是谷气壅塞脾胃,肝气郁结而胁下痛,为无形之邪,按之痛暂缓,气复结而痛再作,必消其谷气以根治,这个,我在课堂上,已经拿它和宿食作了对比。

第十一篇的内容就这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