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在每年6月5日至7日,今年為6月5日。在該日,太陽到達黃經75度。「芒種」之意,指的是黃河流域地區在此時稻子已結實成「種」,而結實的稻子榖粒上長出了細芒。芒種也是農作物種植時間的分界點。 到了此時,華南地區的梅雨季節即將結束,轉變為午後雷陣雨。天氣也會逐漸轉為乾熱,使得不適合夏日栽種的農作物的生長率、存活率相對降低。而四川盆地則在此時結束了麥收季節,中稻與紅苕的移栽也接近尾聲。華北地區的一般麥田也在此時開始收割,東北地區也插完了稻秧。芒種前後,臺灣基隆、澎湖與臺南外海會有大量小卷漁獲、高雄外海和巴士海峽則會出現鰹魚群、而小琉球與蘇澳外海則可捕獲飛魚。至於當令水果則有西瓜、荔枝、芒果、鳳梨等。水稻則進入穀粒充實期。 芒種時節,我國長江沿岸多雨,黃淮平原也開始進入雨季,芒種前後如果有持續多日的陰雨天氣以及大風、冰雹的話,常使小麥無法及時收割,導致農業損失。芒種之後,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季節,日照時數減少,雨量增加,偶有低溫情形,至於華南地區則進入一年降水最多的時節。而我國西南地區也在芒種時節前後進入了多雨時節,該地區西部的高原冰雹現象也逐漸增多。 據有關資料,我國東北的嫩江流域在1971年至2000年的30年間最熱的一天,也出現在芒種期間,高達37.1°C。1981年至2010年的氣象觀測資料顯示,臺灣在芒種當日的平均氣溫為26.8°C、平均最高氣溫為30.4°C、而平均最低氣溫則為24.0°C。至於香港在同樣時間範圍的平均氣溫則為27.3°C、平均最高氣溫為29.6°C、而平均最低氣溫則為25.6°C。 日本南部地區也在此時進入了梅雨季節。沖繩地區也在小滿至芒種這段期間進入梅雨季,也因此梅雨被當地居民稱做「小滿芒種」。 芒種時節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吃肥甘厚膩,多吃些健脾利濕、生津止渴的食物,如山藥、冬瓜、紅棗、白扁豆、薏米、苡仁、紅豆、赤小豆等。特別注意要忌生冷,以免傷脾胃。 甜食和辛辣的食物,這個時節要少吃,但生薑除外。俗話說「芒種食姜,醫生不忙」,一些年老體弱的人在身邊備點薑片,在感覺心臟不舒服時馬上含在口裡,可以避免心臟突發危險。生薑驅濕祛寒,紅棗補益脾胃,將一片生薑切成細絲,與5枚紅棗一起煮成薑棗茶,常喝既防病又保健。 名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芒」字之甲骨文字形未見。金文至小篆造型穩定。《說文解字》「艸部」:「芒,艸耑(即「端」)也。从艸,亡聲。」《玉篇》「艸部」:「芒,稻麥芒也。」本義為穀類種子殼或草木上的細刺。 名詞「種」指早穜晚熟的穀物,此字出現於小篆時期,原作「重」。《說文解字》「禾部」:「種,先穜後孰也。从禾,重聲。」作動詞本作「穜」,後通作「種」。《說文解字》「禾部」:「穜,藝也。从禾,童聲。」《玉篇》「禾部」:「種,之勇切,種類也。又之用切,種植也。」 物候 螳螂生。 螳螂破卵而出。
鵙始鳴。【「鵙」音「局」】 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開始鳴叫。
反舌無聲。 反舌鳥停止了鳴叫。
傳統習俗 送花神
煮梅
安苗
打泥巴仗
嫁樹
另外,日本各地在芒種時也有各種祈求豐收的農業祭祀活動。 詩詞中的芒種 五郊歌五首 其二 赤帝歌徵音 【隋】牛弘等奉詔作 長嬴開序,炎上為德。執禮司萌,持衡禦國。 重離得位,芒種在時。含櫻薦實,木槿垂蕤。 慶賞既行,高明可處。順時立祭,事昭福舉。 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 【唐】元稹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 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 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 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北固晚眺 【唐】竇常 水國芒種後,梅天風雨涼。 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 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龍華山寺寓居十首 其十 【宋】王之望 水鄉經月雨,潮海暮春天。 芒種嗟無日,來牟失有年。 人多逢菜色,村或斷炊煙。 誰謂山中樂,憂來百慮煎。 芒種後經旬無日不雨偶得長句 【宋】陸游 芒種初過雨及時,紗廚睡起角巾攲。 癡雲不散常遮塔,野水無聲自入池。 綠樹晚涼鳩語鬧,畫樑晝寂燕歸遲。 閒身自喜渾無事,衣覆熏籠獨誦詩。 時雨 【宋】陸游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永日付竹床。 衰髮短不櫛,愛此一雨涼。 庭木集奇聲,架藤發幽香。 鶯衣濕不去,勸我持一觴。 即今幸無事,際海皆農桑。 野老固不窮,擊壤歌虞唐。 芒種後積雨驟冷三絕 其二 【宋】范成大 梅黃時節怯衣單,五月江吳麥秀寒。 香篆吐雲生暖熱,從教窗外雨漫漫。 寓武昌郡寄真定劉晉川先生 其二 【明】李贄 芒種在今朝,君行豈不遙。 農夫歡倒極,雨立迓星軺。 補屋 【明】徐渭 僦居已六年,瓦豁綻椽縫。 每當雨雪時,舉族集盆甕。 微溜方度楣,驟響忽穿棟。 有如淋潦辰,米麥決篩孔。 五月候作梅,一雨接芒種。 菌耳花篋衣,爛書揭不動。 樵子不上山,薪炭貴如礦。 生平好樓居,值此念愈踴。 數椽猶僦人,安得峻櫨栱。 買瓦費百錢,已覺倒囊籠。 命工勿多攤,擘艾聊救痛。 夏日即事 【明】霍與瑕 野塘一曲俯高樓,雲白山青江自流。 陽月漸收芒種雨,西風吹老稻花秋。 時清海國家家樂,日永山齋事事幽。 水步浴餘林下坐,兒童齊唱去歸休。 如此江山·餞花詞 【清】袁綬 流光撚指逢芒種,藥欄吹盡紅雨。 剪綵紉幡,裁綃帖輦,待餞花神歸去。 千絲萬縷。擬繞向花梢,可能留住。 燈火連宵,繡窗忙煞小兒女。 芳春紅紫競豔,記飛觴醉月,生恐辜負。 燕惜泥香,蝶憐粉褪,換了清和時序。 深情幾許。聽唱到陽關,更添離緒。 酹酒風前,隔林啼杜宇。 多麗·芒種 【清】曾廉 笑先生。懶雲妨了躬耕。 正東軒、招賓置酒,荼蘼只有空棚。 上林鶯、不知何處,中原鹿、甚事幹卿。 衰叟龍鍾,扶人倚杖,不登泰岱望蓬瀛。 問江上、羊裘垂釣,可是為浮名。 只贏得、幾間茅屋,一卷茶經。 更蕭蕭、諸僮散去,有人來叩柴荊。 藤蘿深、蓬蓬院落,鳴鳥語、款款窗櫺。 三日開晴,雨宵聽雨,最宜人、暄淺更寒輕。 是豆子、青黃時候,晴雨恰均平。 年時好、莫愁無粟,那管屯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