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點穴──節拿抓閉

 天地虚怀xia 2018-09-04
點穴──節拿抓閉


點穴──節拿抓閉

節拿抓閉:為應用技術之最細緻奶牷A由於不輕傳,故知者不多,其見諸文獻者,有楊班侯、吳全佑端王府抄本,陳公著太極拳刀劍散手合編。陳微明著太極拳答問。均慬述其概,而未及其法,以其容易傷人致死,苟傳非其人,既損道德,又觸刑法,故例皆守祕,擇人而傳,誓而後傳,且僅以手比口述於密室,而不形於文字,懼人窺竊也。

節拿抓閉其義:就己身施為部位而言:
「節」為指、腕、肘、肩、膝諸關節。「拿」為全掌。「抓」為指梢。「閉」為臂與掌指,就人身部位而言,為「骼」「脈」「筋」「穴」,骼被節則關節脫位,血不週流,猶如半死,脈被拿則氣難行走,呆若木雞,筋被抓則身無主宰,其勁斷死。穴被閉則神氣全無,難以生存。統言之,則為「錯骨」(節)「分筋」「點穴」「閉氣」四法。但用時可合可分,所謂錯中有拿,拿中有點,一手可用數法,且有部份筋脈穴點,位結一處,拿點難分,故又統名點穴。人身有百零八穴。七十二不致命,三十六致命。其中七穴可立時氣絕身死。

拿點部位,就現代生理學名辭而言,在骨骼則為可動關節,可錯之部位:為下顎、頸椎、肩、肘、腕、指、腰、胯、膝、脛等關節。在肌筋則為伸筋與屈筋,可分之部位,手部有七點,腕部有三點,臂部有五點,肩部三點,頭部有二點,腰部有二點,腿部有六點,足部有五點。在脈穴則以神經為主,可點之部位最多,大小穴名亦夥。要穴部位:在頭有百會、太陽、聽宮、牙腮、天容、啞門,在頸部有咽喉、天柱,在胸腹部有玄機、心坎、下陰、將台、期門、章門。在背部有鳳眼、背樑、背心、尾龍、入洞、鳳尾、精促、笑腰,在肩臂部有巨骨、肩井、臂儒、曲池、腕脈、陽谷、陽池、虎口。在腿足部有白海、委中、築賓、公孫、大沖、湧泉,在閉氣則以氣管為主,直接部位為喉結、天突。間接部位則為肺臟、迷走神經、喉頭神經、呼吸肌、肋骨、橫膈膜。

各穴有「麻」「暈」「啞」「死」之分。但點之通重,雖麻亦暈,暈亦可死。故有半手滿手之別,其中以頭頸部位諸穴最為脆弱,且易被點拿,稍重即死,故例為禁手。其原理淺言之,即係以己身肢體最小之尖端,貫諸市l,對人身最小面積,及最脆弱穴位,施行點拿,以破壞其組織。壓迫其神經,截斷其血脈,阻塞其呼吸,使人身部遭受損傷,失去活動弁遄A其要訣為「量得準」「點得敏」「拿得穩」「抓得緊」「入得深」。

太極拳之節拿抓閉手法與其他拳家大致無異,惟因太極拳藝之致用,崇尚懂勁與沾連黏隨。故使用時較易施為,又因講求化發纏絲,與可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及「閉穴」「移位」之程度,故能不輕易被人點拿,且太極拳形尚圓走,勁尚彈簧,勢勢有化有點,又非各家所可比擬。例如掤手可化可點,履手可拿可錯,擠手可點可震,按手可抓可閉,採手可抓可抖,列手可錯可拿,肘手可點可化,靠手可點可崩,但因貼身,須一手護頸肩以防被點,單鞭可點可閉,提手可錯可拿,倒攆猴可化可點,進攆猴點人喉結、天突,白鶴亮翅擊人太陽,海底針點人下陰,轉手點人會陰,野馬分鬃點人天容、期門,餘不盡舉,其要者仍須弁鄖咫①A勁能透指,否則雖知其法,亦難竟其央C


健身為道的本體,防身為技的末用。
出手傷人者報在自己,出口損人者禍及子孫。
克己為積德的起點,愛人為行道的歸趨。
練武者須有理性的自制,不可有恃強凌弱的行為。

……摘錄「太極拳圖解」--推廣全民運動手冊   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編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