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要以道为宗,以德为旨,以和为本!

 昵称M5233 2018-09-05

争,要以道为宗,以德为旨,以和为本!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道德经》通本〇八章)

争,要以道为宗,以德为旨,以和为本!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争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篇》)

如今,以群聊的方式论道已成为许多网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诸如微信、QQ等聊天工具方便网友交流信息,可以学习,可以娱乐。然而,网友论道,常轻易发生争执而伤和气!这就引出何为争,为何争,该不该争,该怎么争,等话题!贫道观之,想到日常生活也何尝离开一个争字,于是感慨颇多,今略述一二,请各位道友指正!

网友群里之争,无非就是希望别人赞同或者至少不反对自己的观点,又或是希望别人改变他的观点,以合自己的观点,再就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其实,天虽无二道,圣亦无二心,然而众人因心性思维、生活经历不尽相同,对生活对道的感悟也就难得统一了!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退一步说,强加也加不了,那等于火上浇油,反而烧燃了自家清静心!至于是非对错,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自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也就该适可而止了,何必劳心伤神去证明。而且是非对错往往都是相对而言,在我为是,在他为非,又怎好证明呢!正如南华真人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南华真经·齐物论》)。

另外,我们站在那些好争之人的角度想一想,其实他们大部分人好争不为名利,不为食色,只是心理寂寞,心灵孤独,或极度不自信,故而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以安慰内心的空虚与增强自信!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更应该谅解包容,即使不赞同他的观点,也只须点到为止,至于他如何选择我们不可也不能干涉!

诚然,观点不一,难以保证不争!不争,意味着要么大家都已得道成圣,要么都已心死如灰!所以为了交流共进,应该去争。倘若中华没有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哪有千年辉煌文化!问题的关键是该如何争?孔子说,“君子无所争”,一定要争,那么争之时先敬个礼,握握手,争完了一起喝杯小酒,这就是君子之争啊!所以我认为我们一定要争,就应该做到君子之争!争的时候可以面红耳赤,可以拍案惊浪,但是不应该有讥毁、讽刺、辱骂等人身攻击性的语言。所谓法从心起,相由心生,你口中吐出这样的语言,别人就知道你肚子里装的是什么水。苏东坡笑佛印是牛粪的传说想必大家耳熟能详!争完了莫论输赢,君不见是非成败转头空!大家把酒尽余欢,曲终人散,余音绕梁,岂不美哉!

争,要以道为宗,以德为旨,以和为本!


当然,争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得有所争!说白了就是肚子里要有墨水!老北京有句话儿叫“没个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也就是说没有两把刷子,你不要乱刷屏啊!所以我们讨论,尤其是想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先坐过冷板凳,熟悉相关知识,有所成就,否则就应该虚心请教,而不是妄下断论,以致群起而攻之!

然而,道祖老子说“上善”(《道德经》通本〇八章)者“如水”一般,善于助人而不争,所以“几”近于道!这是不是矛盾了呢?非也!老子也说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通本四八章)。为学就是做学问积累知识的过程,这个阶段我们要不断增长见识,也就要去争去问去论;为道是体悟化通的过程,也就是把向外学来的东西内化,这就是要闭关酿酒了!这是对自己而言,对别人而言,上善之人也即有道之人,不会强行要求于人,他尊重别人,三言两语点化于人,可化之人受点化,自然感激归往,不可化之人随缘去留,又何须一争!老子还说,圣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通本二二章)。你若真有道,向道之人自然皈依,至于无心向道之人,反而避之不及!

总而言之,争还是不争,都应道法自然,以道为宗,以德为旨,以和为本!贫道希望与天下道友共勉,同证太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