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中国官僚政治的几点反思(帝国的惆怅)书评

 文明世界拼图 2018-09-05
         钱穆先生曾说:“对本国的历史要有一丝温情的敬意”。读史使人明智,从历史中我们了解了人类发展的规律,古人的思想能给予我们无尽的智慧源泉。阅读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惆怅》,我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中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人们仿佛是一直沿着历史车轮的印迹前行。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类已经进化了几百万年了,但是我们并没有比古人的思想高明,当今的许多的政治制度都或多或少的能从古代政治制度中找到影子,所以我们对古代文明应该怀有一种敬畏的情怀。历史的火炬在一代一代地传承,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我们的身上印刻了这个民族独特的烙印。

中国长期处于“家国一体”的政治之中,血缘关系维系着整个政治脉络,权力甚至受到血缘或者人情的支配。“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中国古代仕人的终极追求,这些熟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当然也明白衣锦还乡的道理,因为这也是遵从“孝道”的体现,这也就难免“情”与“权”的交易。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之下,这群知识分子都知道与传统道德仁义对抗的代价,权力也就不得不让位于人群了。

孔子在《为政》篇里说“君子群而不党”,古代官僚熟读儒家经典,对这个肯定不会太陌生。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官场有官场的生存法则,他们必须“群”,必须“党”,才不至于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有时候他们必须随波逐流,个性全被淹没于群体之中。但历史上也不乏这种个性张扬的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最终过着“戴月荷锄归”的农夫生活;李白更是狂放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到底是“谪仙人”,怎能与凡夫俗子同流。

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靠的是帝国建立之初形成的稳定制度,明朝皇帝可以几年不上朝,美国是可以由疯子来统治的国家,这背后都是有一套天才的制度,这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只要一直沿着这种制度的路径走,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就如同“汉承秦制”这般,统治者不敢轻易去变更一种稳定的制度,这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历史长河如同浩渺的宇宙一般,不见其终极,也不见其发端,这里流淌的是无尽的智慧的源泉等待我们去发掘。




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