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无锡之七-消失的东大街和西大街

 阿丁480 2018-09-05


       无锡老里老早就有句老话:“无锡大不大,逛逛东西两大街;无锡老不老,东大街西大街上走一趟。”无锡老城厢内最繁华的地段,除北大街外,就要算已经从无锡版图上消失的东大街和西大街了。这两条街虽不长,也不宽敞,但却商铺林立。

 

 不到东、西两大街,不算到过无锡城

       东大街和西大街,是清朝时无锡县衙面前的两条主干道。

        这个无锡县衙,老早就叫“老县前”。清朝雍正年间,朝廷为强化地方统治和增收漕粮,就以现在城中的中山路为界,把无锡一分为两个县,即中山路以东(包括延伸至城外的乡村)则为金匮县;中山路以西(包括延伸至城外的乡村)则为无锡县。这个无锡县衙就在现在的复兴路西端(原来老的人民大会堂附近)。其南面的两条街,偏东就是东大街,偏西的就是西大街。它们都是东西走向。

        东大街东起大市桥南堍,西至周巷 (现为健康路),长约300米,因位于原无锡县衙前东面而得名。西大街东起周巷,西至日晖巷,长约250米,因位于原无锡县衙前西面而得名。

        旧时,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民事、刑事诉讼、交田赋、纳税都必须到老县衙办理,东、西两大街也因此成为人流集中之地。这里商铺林立,大饼油条店、香脆饼店、手推馄饨店、豆腐店、酱园槽坊店、面饭店、糖果店、水果店、茶馆店、南北炒货店、纸马香烛店、裁缝铺、理发店、皮鞋店、针线店、箍桶匠店、铜锡器店、塑佛像店……但规模都不大。东大街理发店的店主叫仇明郎,人高马大,给哭闹的小孩剃头很有一手。印书作坊日夜不停地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

        此外,这里还一年四季不断流动的糖芋头摊、酒酿摊、山芋摊、桂花白糖粥摊、豆腐花摊、螺丝摊、干切牛肉摊、金红糕摊、四角菱摊、芋婆头摊……足可谓三百六十行齐聚,敲锣卖糖,各自营生,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每年三月廿八庙会,东、西两大街也是“大老爷出会”的必经之路。手臂上吊着的大锣、抬轿的轿夫,挺着大肚的刽子手、各色旱船、蚌壳精舞,喇叭声、唢呐声、锣鼓声轮番交替,此起彼伏。道路两边总是挤满了围观的人群,附近的居民则从矮脚楼上、窗户中探着头看热闹。

       那时候有“不到东大街、西大街,不算到过无锡城”的说法,就是乡人到城里叫卖农副产品、采购物资、探亲访友或看病之余,也是一定要到东、西两大街逛一逛的。

 一家饭店、一家面店,猛赚口碑

        在东、西两大街众多的餐饮店中,又以东大街口靠近大市桥处的“喜福楼饭店”和“新万兴面馆”口碑最佳,名闻锡邑。

       “喜福楼饭店”1919年由李喜福创办,店面并不大,菜肴价廉物美,生意一直十分火爆。老无锡都知道他家有三道招牌菜:喜福同肠、生麸肉圆和糟煎白鱼。

       “喜福同肠”,即红烧筒肠,又名套肠,1833年由南门外界泾桥福记饭店创制。1930年,喜福楼对福记饭店的同肠制作进行了加料精烹,其外观色泽红亮,卤浓葱香,入口肥而不腻,甜咸适口,酥烂松软,并改用小盆应市,尤其适合老年人的喜爱。

        “生麸肉圆”,即生麸酿肉,由喜福楼饭店创制。无锡称水面筋为生麸,它是面粉加水和少量食盐不断揉搓加工而成。

        生麸肉圆的做法即取生麸捏成团,剪成荸荠般大小的块,酿入肉馅。该店老板娘王惠芬是炮制这道菜的一把好手,她能够做到酿馅不穿不漏,大小整齐均匀,皮薄卤多。

       1935年,喜福楼饭店又创制了 “糟煎白鱼”:选每条一斤二、三两的鲜白鱼,切段以香糟、黄酒、细盐腌制后洗去香糟,入油锅煎至发黄,加黄酒烧滚后放入酱油、白糖、味精、姜片,再加水菱粉,披上熟素油即成。菜色酱红,鱼肉洁白,卤汁浓稠,咸中带甜,鲜嫩可口,有酒糟香气。

       “新万兴面店”由汪氏创办于1927年,它家的面汤皆由猪骨、鸡骨、黄鳝骨精心熬制,散发着蒜香的汤面、拌面和各式浇头受到食客的青睐。特别是他家的银丝面,采用优质细白面加鸡蛋精心制作而成,煮后细软如丝,汤清不腻,味道鲜美。无论是早面生意还是饭店,店堂内总是食客满座,堂倌不时吆喝的面切口 (面店暗语)抑扬顿挫,食客听着十分带劲。

   
浓郁生活气息,尽在里弄人家

        除了这些多与百姓日常生活吃穿住行紧密关联的店铺摊贩外,东、西两大街也曾出现过小型加工厂、学校和报社。

       1912年,无锡县胡埭人金聿修以500元资本,在东大街独资开办了一家永吉利袜厂。它与邑人郑明山在西门城脚下开设的袜厂同属锡城最早的针织厂,它们也是江苏最早创办的两家袜厂。当时袜厂的规模都很小,只能生产180针20支粗纱袜,但由于工艺简单,投资小又利润高,只要两包纱一台手袜机就能织出袜子,此后锡邑的手摇机袜厂就越开越多起来,成为当时的新兴行业。

        荡口人陈华贞工书画,善刺绣,她的绣作 “自由之神”在1915年曾经参加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奖,她在东大街开办了一家 “中西刺绣专业学校”,开馆授徒。

        更鲜为人知的是,1938年,无锡人、民国时期著名政客缪斌为了急于发表他的文章,曾出钱命人在西大街创办过一张报纸——— 《新民报》。报纸正式出版后,缪斌的文章按日连载。

        但由于报纸编排、印刷、内容都比较低端,每日销量仅三、四百份,少得可怜,不到三个月,报社就因亏本关门大吉。

        东、西两大街街宽仅3.5米,青石板铺路,应该算是无锡老城厢最狭窄的街道了。据老无锡回忆,原来街道没这么窄,太平天国时期无锡遭遇兵灾,城里烧了不少房子,东、西两大街也未能幸免,居民重建房屋的时候侵占了部分道路,街道就比原来窄了许多。

        街道两边的房屋大多建于明、清及民国时期,以粉墙黛瓦的平房为主,另有少许矮脚楼,一边坐南朝北,一边坐北朝南,房主多为经商、行医、开厂的人家。另有少数几幢西式洋房,比如东大街的杨秉卿中医诊所和对面的东大街78号二层洋房,西大街的痔科专家丁医师诊所和原西大街居委的二层大洋房等。

        在两条街靠北的中段,民国初年曾开凿有一口自流井,那也是无锡城内的第一口自流井,附近的居民都到自流井挑水喝,有钱人家则雇人挑水。

        自流井的附近就有救熄会,这里的居民和小手工商者只要听到锣声报警,都会义务奔向会址,披挂上阵,推上水泵背上水枪奔赴火场救灾灭火。里弄人家的邻里之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居住在城市钢筋森林里的今人是体验不到的。


      上世纪50年代,随着公私合营的推进,东、西两大街上的一些商铺陆续迁出,原本热闹的街道逐渐变得冷清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东、西两大街也先后消失在城市的改造中,取而代之的是物产大厦、华光珠宝城、恒隆大厦等现代建筑。其实,在健康路新华书店附近,尚残留着极小一段西大街,仔细寻找,还能够找到 “西大街”的路牌。

东大街和西大街消失了,历史的烟尘将会将它淹没。但是它还是会留在无锡人的心坎里、在记忆中、在梦里,在不尽的传说中流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