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B2760

 百一夫 2018-09-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11-04-20 发布
2011-06-20 实施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2760—2007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2007 年至2010 年第4 号卫生部公告的食品添加剂规定;
——调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删除了表A.2 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使用量;
——调整了部分食品分类系统,并按照调整后的食品类别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进行
了调整;
——增加了食品用香料、香精的使用原则,调整了食品用香料的分类;
——增加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调整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名单。
GB2760-201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
使用量或残留量。
2 术语和定义
2.1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
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
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2.2 最大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所允许的最大添加量。
2.3 最大残留量
食品添加剂或其分解产物在最终食品中的允许残留水平。
2.4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
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2.5 国际编码系统(INS)
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编码,用于代替复杂的化学结构名称表述。
2.6 中国编码系统(CNS)
食品添加剂的中国编码,由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类别(见附录E)代码和在本功能
类别中的顺序号组成。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3.1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b)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c)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
品添加剂;
d)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e) 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3.2 在下列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a) 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b) 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c) 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d) 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GB2760-2011
3.3 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
按照本标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3.4 带入原则
在下列情况下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食品配料(含食品添加剂)带入食品中:
a) 根据本标准,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
b) 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
c) 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
料带入的水平;
d) 由配料带入食品中的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
需要的水平。
4 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分类系统用于界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只适用于本标准,见附录F。如允许某
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
定的除外。
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6 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14880 和相关规定。
7 食品用香料
用于生产食品用香精的食品用香料的使用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
8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应符合附录C 的规定。
9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的使用应符合附录D 的规定。
GB2760—2011
附录A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A.1 表A.1 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A.2 表A.1 列出的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相同色泽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
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
A.3 表A.2 规定了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A.4 表A.3 规定了表A.2 所例外的食品类别,这些食品类别使用添加剂时应符合表A.1
的规定。同时,这些食品类别不得使用表A.1 规定的其上级食品类别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
加剂。
A.5 表A.1、表A.2 未包括对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和用作食品工业用
加工助剂的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
A.6 上述各表中的“功能”栏为该添加剂的主要功能,供使用时参考。
GB2760—2011
表A.1 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a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略)
表A.2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略)
表A.3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所例外的食品类别名单
(略)
附录B
食品用香料使用规定
B.1 食品用香料、香精的使用原则
B.1.1 在食品中使用食品用香料、香精的目的是使食品产生、改变或提高食品的风味。食品
用香料一般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食品加香,部分也可直接用于食品加香。食品用香料、
香精不包括只产生甜味、酸味或咸味的物质,也不包括增味剂。
B.1.2 食品用香料、香精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表B.1中所列食品没有加香的必
要,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法律、法规或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另有明确规定者除外。除
表B.1所列食品外,其他食品是否可以加香应按相关食品产品标准规定执行。
B.1.3 用于配制食品用香精的食品用香料品种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用物理方法、酶法或微
生物法(所用酶制剂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从食品(可以是未加工过的,也可以是经过了适
合人类消费的传统的食品制备工艺的加工过程)制得的具有香味特性的物质或天然香味复合
物可用于配制食品用香精。
注:天然香味复合物是一类含有食品用香味物质的制剂。
B.1.4 具有其他食品添加剂功能的食品用香料,在食品中发挥其他食品添加剂功能时,应符
合本标准的规定。例如:苯甲酸、肉桂醛、瓜拉纳提取物、二醋酸钠、琥珀酸二钠、磷酸三
钙、氨基酸等。
B.1.5 食品用香精可以含有对其生产、贮存和应用等所必需的食品用香精辅料(包括食品添加
剂和食品)。食品用香精辅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a)食品用香精中允许使用的辅料应符合QB/T 1505《食用香精》标准的规定。在达到预期目
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使用品种。
b)作为辅料添加到食品用香精中的食品添加剂不应在最终食品中发挥功能作用,在达到预期
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B.1.6 食品用香精的标签应符合QB/T 4003《食用香精标签通用要求》标准的规定。
B.1.7 凡添加了食品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标示。
B.2 食品用香料包括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两种。
B.3 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天然香料名单:见表B.2。
B.4 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名单:见表B.3。
表B.1 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
(略)
表B.2 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天然香料名单
(略)
表B.3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名单
(略)
附录C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以下简称“加工助剂”)使用规定
C.1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使用原则
C.1.1 加工助剂应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使用时应具有工艺必要性,在达到预期目
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使用量。
C.1.2 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终成品之前除去,无法完全除去的,应尽可能降低其残留
量,其残留量不应对健康产生危害,不应在最终食品中发挥功能作用。
C.1.3 加工助剂应该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C.2 表C.1 以加工助剂名称汉语拼音排序规定了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
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C.3 表C.2 以加工助剂名称汉语拼音排序规定了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
单(不含酶制剂)。
C.4 表C.3 以酶制剂名称汉语拼音排序规定了食品加工中允许使用的酶。各种酶的来源
和供体应符合表中的规定。
表C.1 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略)
表C.2 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略)
附录E
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
每个添加剂在食品中可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在本标准每个食品添加剂的具体规定中,
列出了该食品添加剂常用的功能,并非详尽的列举。
E.1 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E.2 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E.3 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E.4 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E.5 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E.6 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
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E.7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
E.8 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E.9 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
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E.10 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
E.11 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
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
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E.12 增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
E.13 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
E.14 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
E.15 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入的物质。
E.16 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
围的物质。
E.17 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
E.18 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粘性固形物的物质。
E.19 甜味剂: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
E.20 增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润、
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
E.21 食品用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E.22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
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等。
E.23 其他:上述功能类别中不能涵盖的其他功能。
附录F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分类系统见表F.1。
(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