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颤专项能力培训第6期】张高星:房颤患者的随访管理要点

 石叶文摘 2018-09-05

2018年8月3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中国心脏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北京心脏学会协办,广东省人民医院承办的'心房颤动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第6期学术活动在江门隆重举行。


在当天下午的培训活动中,江门市中心医院张高星教授向广大参会者分享了房颤患者随访管理这一重要内容。

张高星教授作报告


张高星教授以江门市中心医院的患者随访管理体系入题,首先介绍了房颤建设中心的组织框架,以及房颤患者管理取得的相关进展和成就。随后,张高星教授分享了江门市中心医院房颤建设中心的管理经验。


张高星教授指出,对于房颤中心的建立,质量控制非常重要,要建立房颤诊疗中心,需要成立质控小组,严把质量关。完善随访制度,加强患者的宣教工作,加强对医护的培训,提高医护技术操作水平。




一、房颤随访管理系统

图1. 房颤患者随访的管理模式。


房颤患者随访的医护团队应包括电生理医生、专业随访护士(电话随访)及责任护士、固定房颤(抗凝)门诊。


图2. 具体随访流程。




二、房颤患者随访的管理内容

患者随访的内容主要包括抗凝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以及特殊事件的处理,如心悸、伤口处置等。


1.抗凝药物的管理


华法林


华法林随访主要包括华法林精细化药物管理、生活方式管理、出血和血栓管理及运动管理。华法林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注意事项,如及时监测INR、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华法林药效等,需告知患者。


容易导致INR升高的因素包括药物因素及饮酒。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时,应告知患者及时查血,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口服用药时应2~3天及时查血。饮酒过量会导致INR过高,增加出血风险。


感冒药、消化系统药物及其他抗凝药均可与华法林产生相互作用。此外,对于华法林用药的自我管理而言,应告知患者最好固定时间服药,叮嘱患者勿漏服,即使漏服或多服,也不应自行加减药物。


在与其他药物同服时,INR≥3如何处理?应告知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对于血压过高者应控制血压。此外,应多食蔬菜,尤其是菠菜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新型抗凝药


达比加群漏服的处理原则:若距下次用药时间大于6小时,仍可服用本品漏服的剂量。若距下次用药不足6小时,直接服用下一次剂量。


利伐沙班漏服的处理原则:当天可补服,次日正常服用。


新型抗凝药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的反应,但一般较轻,包括上腹部疼痛、腹部疼痛、腹部不适和消化不良等。常见预防措施包括与食物同时服用、以整杯水服药、治疗基础消化道疾病等。一旦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应进行对症处理,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治疗。


出现出血时如何指导患者


首先应观察口腔、牙龈、鼻腔、眼睑有无出血,其次观察皮肤有无青紫以及大便是否发黑,观察射频消融术后左、右股静脉穿刺点是否出血。


2.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管理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尤以胺碘酮最为常见。此类药物的共同副作用包括低血压、致心律失常作用,若患者同时服用利尿剂,出现电解质紊乱时更易出现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应告知患者及时进行自我血压监测、自数脉搏,出现异常时及时就诊。


3.特殊事件的处理


伤口处理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和皮下血肿,观察穿刺肢体的颜色、温度、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患者腿围及皮肤松紧度,视情节轻重采取不同的措施。


若患者行导管消融术时损伤食道,应建议患者进食软食、流食一个月,以保护食道。


术后早期出现房颤发作


术后早期可导致房颤等房性心律失常发作的原因包括消融导致的热损伤、心包炎所产生的短暂刺激作用、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自主神经系统的短暂失平衡等。因此,手术最终效果的判断需要在术后3~6个月之后进行。


手术成功的标准为术后3个月,无需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患者能够维持稳定的窦性心律。


术后运动指导


一般而言,患者行导管消融术后2~3天如无异常即可出院,出院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的活动,避免出现穿刺部位出血。早期可进行少量轻缓的运动,后期逐渐增加运动量。


若患者出现瘀斑加重、肿胀、血肿,应及时联系医生或至门诊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