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 近年来,在艺术圈内,逐渐涌现出了一批年轻艺术家,他们富有个性,内心自由,表达方式更加灵活多元,展现出了一种蓬勃而创新的艺术力量,80后女艺术家吴颖就是其中一位。 自小学习传统国画、篆刻,随后又系统地接触了西方艺术,这些熏陶和体验让她在传统绘画与当代艺术之间找到了一种共通性,创造了专属自己个性的艺术语言:螺旋圆圈。这种独特的“艺术辨识度”让她在艺术圈内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在她的抽象作品中,不仅有对生命轮回的思考,还有对现实社会的回应,这在艺术圈内中并不多见。采访中,吴颖也强调,作品都是其内心真实的体察和反映,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更多的是与自己进行对话,画出自己内心的东西,用思想、精神来打动人。” “学院派”中的“抽象派” 生活中的吴颖 从外表上看,经常扎着一个丸子头,身着一件中式丝绸短款上衣,说话慢声细语,给人的感觉是知性、稳重。然而,一谈起艺术,她身上那种不被常规所束缚,强烈而鲜明的个性又显露无疑。她个人讨厌创作上雷同和复制,可能这才是骨子里最真实的她。 吴颖,字稷生,自七岁起,就开始学国画。到了十多岁,她开始临摹宋元一些名家的作品。19岁的时候,她考入了上海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艺术系,学习西方艺术绘画。到了2009年,吴颖又进入上海戏剧学院书法本科班学习书法,临习各类名家法帖,研习鸟虫篆,期间跟随许多前辈艺术家进行学习。 就是这样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为吴颖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经常开玩笑说:“我也算是‘学院派’。”其实,在她看来,学院派并不是意味着“根苗正红”,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艺术功底、知识体系以及理解力等方面得到了系统加强,“这些要素可能在不经意间喷发出来,能够达到‘意外’的创作。” 吴颖作品:《开天—混沌宇宙系列》 另外,一段时间内,吴颖还从事过设计、摄影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熏陶了她的艺术审美。同时,她的篆刻特殊线条也对绘画产生了一定影响。正是这样不间断的学习经历以及生活的直观感受,有意或者无意地渗透下来,让吴颖逐渐形成了东西方相互融合的艺术特质,慢慢衍化成成熟的创作语言和特殊的表达方式。 事实上,吴颖早期画过不少具象的水墨作品。“每个艺术家都应该有自己绘画方式,表现自己的艺术形态。”从传统走过来,凭借自己对线条独特的感知和理解,她开始思考如何走出传统的范式,突出个性表达,这样出来的作品才能避免落入俗套,更具艺术生命力。 吴颖作品:《人际-七彩人间系列》 水墨抽象系列艺术作品创作始于2年前,“并没有什么契机和原因,想画就画。”吴颖坦言,在2016年年底的时候,似乎进入到了一种从未有的状态,“内心有很强的表达欲,这是一种偶然状态。”然而,这种表达欲信马由缰起来,无意间成为抽象作品的灵感。 吴颖创作的第一幅抽象作品是《人际-人间平行系列》,一共有10张作品,线条的圆圈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顺着这种内心的个性表达,她又接连创作了《人际-七彩人间系列》、《爱丽丝梦游仙境系列》、《开天—混沌宇宙系列》、《宇宙万象-星空系列》、《孔雀孔雀-阿修罗明王系列》、《深山里的白凤凰系列》、《五行系列》等等作品,创造了一种中国式的抽象艺术。 吴颖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系列》 吴颖坦言,自己创作的状态是非具象性的,甚至毫无规划,完全遵求内心。“一开始仅仅是线条性的圆圈,没有什么变化。到后来,就是富于变化的螺旋圆圈,现在就是以圆圈以及螺旋圆圈为主,加上色彩和思想,形成内心表达的东西,成为了个人成熟的风格。” 圆圈背后的力量 与早期作品中出现植物、山水、人物等一切具象不同,当下的作品已经统一成为吴颖独特的艺术符号:圆圈。看吴颖的作品,这种螺旋圆圈的线条制造的视觉感处处都在传达出一种力量,就像一个个黑洞一样,有着一种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的偌大吸力,直逼观者的内心。 吴颖作品:《宇宙万象-星空系列》 尽管吴颖创作状态十分随意、自由,但是每一幅作品,都隐含着深意。比如《宇宙万象-星空系列》,她就曾在创作理念中写道:“……我们见到的星光闪烁,不知有多少光年的距离;交叠在一起的闪烁星光,距离如此遥远;就好像人与人之间,明明近在咫尺,却又相隔万里。” 一个出色的艺术家,离不开对现实深刻思考。对于吴颖来说,现实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孤立和冷漠也让她反映在了《人际-人间平行系列》作品中,“里面平行的圆圈,象征着每个人都是各自独立孤独却又不交融的个体,圈与圈的组合成金粉及粉色,暗喻着金钱与桃色,代表当今社会中色情、纷争及各种交易的形式。” 吴颖作品:《人际-人间平行系列》 吴颖说,这一系列具备力量与深度的思考,吴颖并不是想要给观者带来负面和绝望,而是希望能够是正能量的反馈,“通过这样的东西,引起大家警觉和注意,在作品中,所有的表现都是一个圆,我希望最终是团圆的状态。” 其实,这些想法也从她的其他作品明确地表现出来,吴颖信佛,她创作了《孔雀孔雀/阿修罗明王系列》作品,极力想通过这个佛教故事来告诫大家:尽管现在社会物欲纷呈,人们受心魔侵蚀,内心交战,但蜕变重生总能战胜一切,最终希望解脱修成正果。 吴颖作品:《孔雀孔雀/阿修罗明王系列》 虽然,经常写下自己的创作理念,满足了人们总是希望艺术家来解释“他们画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画”等问题,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真正艺术家想要达到的效果,“这样会限制到观者的理解。”因此,在作品展览的时候,她几乎很少附上自己对于作品的解读。 吴颖作品:《深山里的白凤凰系列》 “本身艺术就具有无限的力量,希望观众能够自身去剖析到艺术家的内心,直达他们精神和思想,哪怕观众的感受和判断与艺术家本身想法不尽相同,甚至有较大偏差,但是作品最终能够对他们形成强烈的感受和情绪,这也是好的。”吴颖说。 用思想、精神打动人 目前,吴颖已经创作了50多幅抽象水墨系列作品,也先后举办了《人际-人间平行》、《心象-无我》水墨抽象画个展,受邀参加了《弧度-宁波国际当代新青年艺术家邀请展》,甚至入选了“上海市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暨第五届‘白玉兰’美术奖综合材料入展”等等。 吴颖作品:《孔雀/孔雀阿修罗明王系列-成佛》 今年8月中旬,吴颖的抽象系列作品“孔雀/孔雀阿修罗明王系列-成佛”被舞台剧《天台遇仙记》选用为海报和舞美主画面,并开发了系列衍生品。8月16日,在中华艺术宫开展的“上海第十届书法篆刻大展”上,她的大幅书法作品《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吴颖作品:《火凤凰涅槃》 一位策展人曾这样评价:“吴颖反复强调线条的重要性,闯出了轻车熟路的传统绘画圈子,她用现在线条语言结合不同的媒介来表达当代艺术,纸笔之间转达了她眼前的当代社会问题,这是她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吴颖篆刻作品:老子句——不武 吴颖临摹印“永受嘉福” 吴颖篆刻作品:老子句——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上海一位篆刻家看到吴颖的绘画和篆刻作品,也深受震撼,“可贵之处就是艺术语言的统一,印章特有的构成影响了她绘画的构成,看她的作品,感觉是一层一层地进去,往里面走,虚实、粗细相间对应,这在艺术圈内极其稀少,越稀少就越可贵。” 其中,一些朋友和吴颖开玩笑:“你的圆圈超级有魅力,帮你起个新名字叫‘圈魅’吧?”吴颖欣然接受,“嗯,很有意思!‘圈魅’和‘圈妹’同音。”当然,这样独特的圆圈,不免让人联想起日本著名艺术大师草间弥生的圆圈,也有不少人经常将吴颖与草间弥生进行比较。 教学中的吴颖 在吴颖看来,自身的螺旋圆圈符号与草间弥生有很大不同,“我的圆圈是非常东方式的书法线条,而草间弥生是非常西方式的平面圆、波点圆,是一个平面。我是通过工笔在宣纸上的发挥,加上色彩掺杂其间,最终形成一层一层的立体感,看似散乱无章,其实非常有规则的。” 往往,思想与精神的维度决定着一位艺术家其所能达到的高度。吴颖表示,自己的艺术创作都是试图在表现自我、本我、超我三种意识状态,这和她常看哲学书籍息息相关,“三种情绪状态的不同,表达的就不一样。” 吴颖强调,没有思想的艺术家是很平庸的,一个好的艺术家更多的是跟自己对话,而不是与别人对话,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才是独一无二的,“我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得是一种思想,或是一种精神,通过思想和精神,打动观众的内心,引发共鸣。”(作者:吴方伟) |
|
来自: iversonwei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