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市场的龙虎之争延续了几十年,从未偃旗息鼓,咖啡零售的博弈稍有不慎就会被秒杀的片甲不留。 这时候谈情怀和文化,似乎显得稚嫩而可笑。 但是你发现了么: 从速溶咖啡到匠心手冲,从Costa咖世家咖啡到 Luckin瑞幸咖啡,无论咖啡经历怎样的迭代,星巴克宛如一个神话: 咖啡帝国数十年如一日岿然坚挺。 凭什么? 今天聊一家特殊的星巴克,我们或许能找到原因。 究竟有多特殊呢? 开店期间星巴克掌门人霍华德·舒尔茨和马云亲自坐镇,粉丝蜂拥而来,寒风中排队2小时甘之如饴,燃爆了2017年上海的冬天。 强势恢弘的开店阵仗,与以往任何一次星巴克开店都不同,隐约意味着一种咖啡革命的开端。 自美国大本营西雅图第一家工厂店之后,潜心准备3年,将全球第二家工厂店定址上海。 01 你的下一杯咖啡,说不定就源自这里 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以下简称“星巴克工厂店”) 开业当晚,抢尽南京西路所有风头 开业后,俨然成了南京西路最吸睛的地标。 ▲ 清晨的星巴克工厂店 去过很多次,可是每次进门,我都仿佛从外面的喧嚣世界,一下子掉进了咖啡梦工厂。 让人一瞬间浸入氛围的,不是嵌入天花板如星辰密布的柔光灯,也不是所有装饰都涂染的木棕色调。 是机器烘焙咖啡豆的醇香,弥漫在整个巨大空间内,浸入心脾通透肺腑。 星巴克工厂店一开始的客群定位就不同:不是服务板块区域,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 数百名员工也都遴选于全球各处,以应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多元文化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大程度的交融。 在2700㎡这么大的空间里,大铜罐是工厂店心脏一样的存在。 大铜罐有足足2层楼那么高,通体金铜色,外观装饰有 1000 多个中国传统印章和篆刻图案。 我仔细看了上面的词语,“花香”“天地”“四季”“溯源”“史诗”……越看越起鸡皮疙瘩: 你很难想象,一家咖啡连锁巨头,跨越太平洋来到中国,能把中国风本土化做的这么淋漓尽致,选用的文字无一不折射着华夏历史元素。 “星巴克”“未来”“伙伴”这些字眼镌刻着星巴克和咖啡的故事,则是继往开来的愿景。 大铜罐旁边指示牌上,可以看到当天的臻选咖啡豆品种,像老式复古打字机一样,满满的仪式感。 这个红棕色大圆盘,就是用来烘焙咖啡豆的,机器可以操控烘焙的程度,上方的大玻璃遮盖,防止灰尘颗粒落入。 大铜罐里的咖啡一小部分留作工厂店内销售使用,大部分都要加工独立包装运送到全国各个门店。 这是运送咖啡豆的管道 管道是整个工厂店的血液,铺满了1楼 2楼的天花板,抬头就可以看见源源不断的咖啡豆忙碌输送着。 根据显示屏上的指引,将咖啡豆独立包装运送出去,变成你在其他门店看到的样子。 烘焙制作这根完整的链条,我们在工厂店可以一气呵成看完。 说不定,你下一杯星巴克咖啡就出产于这里。 02 一个没有资格叫咖啡馆的地方 这是一面看似平常的木质隔墙,色调和质感与其他地方并没有什么显著区别。 我正站在这面墙发呆的时候,惊讶的下巴都要掉下来,这面墙有画面!画面还会动的: 我看到了这样的 (可以看到叶随风动,鸟儿飞过,建议亲自去看) ▲ 咖啡豆生长过程 以及,这样的 (GIF限制无法上传高清,建议亲自去看) ▲ 咖啡制作过程 工作人员估计是看穿了我的惊讶,主动跟我说: 其实这是无数小LED屏幕拼成的大屏幕,做成了木质墙面的样子。类似于,你在手机上贴了一层钢化膜这种原理。 这面墙,日复一日演绎着,咖啡豆从生长--长成--烘焙--制作整套咖啡的生命周期。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点感动: 这里不仅展示烘焙包装的全过程,连你看不到的生长过程,也能够有这么别致精心的呈现。 后退了两步,就是这条长长长长的吧台。 我走了一圈,不可思议以我的大长腿居然走了一分多钟! 这是星巴克历史上最大的吧台,长达27米。如果用跑的,大约要跑25秒 ▲ 虹吸咖啡制作 主吧台上提供七种咖啡的冲泡方式,包括虹吸、真空过滤冲煮、精准自控冲煮、冷萃、意式浓缩、雅致手冲和气“致”冷萃。 在吧台前驻足许久,一回头看到这个,我差一点要泪崩了: “SHANGHAI”墙 赫然眼前,像是一个大大的“Say Hi” 这里不是真的瓷砖,是星巴克售卖过的,所有由专业设计师所设计的甄选咖啡豆包装。 我以为这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工厂店在这里埋了彩蛋,继续亲近上海 上二楼拐角,立着一面书架:星巴克咖啡图书馆 我扫了一遍书名,全部是咖啡知识 星巴克几十年风雨历程。 在面书架下仰望,我的心脏漏了一拍,经典的咖啡历史值得装裱以书,尊重历史,恪守文化,一步一个脚印,这样一家企业必不能小觑。 为什么一定要摆这面微型咖啡书架? 或许就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楼梯扶手,特意用棕色皮革包起来,保证咖啡元素色调统一,冬天扶手也不会太冰冷。 楼梯右边设计专门设置的长短不一,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但哪怕是没人留意的地方,也做出了设计感和别具匠心。 一个没有资格叫咖啡馆的地方, 因为,它为你营造的, 是一个咖啡世界。 03 马云:我不喜欢喝咖啡,但我喜欢星巴克 我们先来说点酷炫的事情: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 这里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星巴克与天猫联手打造引入的AR技术,跳转到天猫界面,观看咖啡烘焙制作视频。 用AR观看你感兴趣的环节,只需要扫描对准设备就可以了,制作详情就会以图文 视频的形式,向你展示出来。 星巴克与阿里巴巴的合作,除了入驻天猫旗舰店,更是最近刚和阿里旗下的外卖平台饿了么合作,即将推出外卖业务。 曾经传统的咖啡零售,如今也注入了互联网思路,从工厂店就可以看出,其实星巴克已经深谙IP营销和新零售的意义。 这是互联网巨头和咖啡帝国里程碑式的牵手。 同时,星巴克工厂店还干了这样一件事: 打破咖啡产品线的限制,推出茶品牌茶瓦纳 意大利面包 酒水 周边文创等衍生产品线。 茶品展示 酒水展示 咖啡研磨展示 所以,我们来看星巴克logo的演变迭代,你会发现最重的演变逻辑是:去掉了coffee字样,他一直想要打破边界。 也就是说,星巴克,不只是咖啡。 他想要做茶、做酒、做各种周边,做文化,做空间,做体验。 星巴克要做的事情,从来都不只是一杯咖啡,一家零售店,而是一个咖啡文化打底的生态圈,打造一个超越产品本身的护城河。 工厂店桌子上写着: 唯有梦想创造未来 04 —为什么选择上海? —新零售拿下上海,就是拿下半个中国。 无论市场与媒体炒作的如何白热化,星巴克市场份额依旧有压倒性优势:51% ▲ 图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 星巴克在中国有3000 家门店,其中在上海就有500 家,是全球门店最多的城市。 截止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共有3124家门店。 ▲ 图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 上海星巴克门店数量一骑红尘领先其他城市。 ▲ 图片来自:微博 有句玩笑话:不是星巴克在上海,而是上海被星巴克包围 选择上海其实是非常省心和高效的决定,本身上海的星巴克消费土壤就很肥沃,星巴克接受度几乎是最高的。 这是星巴克特有的星级城市图,你就可以感受到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的强劲的星巴克消费脉搏 ▲ 图片来自:中金公司研究部,kaggle 主要围绕中山公园--静安寺--人民广场外滩这条主轴铺开。 ▲ 图片来自:中金公司研究部 同时上海南京西路的网红氛围,也极大利于影响力的传播。 选择上海,这个亚洲东方最亮眼的夜明珠,和百年开埠一样,广纳百川、悦迎天下,是一种全新的现代面貌。 05 星巴克工厂店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一家咖啡店,他是一个传统零售巨头与互联网碰撞的璀璨火花,他是一个里程碑,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文化牵手。 空间的营造,极致的体验……实在是值得所有实体零售、商业地产等业内朋友认真观摩,虔诚学习。 即便未来有星巴克4.0甚至5.0体验空间,今天我们看到的工厂店,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星巴克改变了人们对咖啡和空间体验的认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