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木香草堂 2018-09-07
如何培养孩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都反映自己孩子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尤其是在解决综合能力相对比较强的问题时有困难,这是解题能力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解题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培养:

      1、养成一题多说的习惯。可以每天在家训练一道应用问题。在解题时,先不必急于去求答案,而是让孩子分别进行顺向思考和逆向思考,把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表达出来。如“笑笑、闹闹、皮皮、丫丫四个人按顺序发牌,当皮皮拿到第8张牌时,已经发出了多少张牌?” 先让孩子用综合法从条件到问题依次说出思路,再让孩子用分析法从问题到条件说出思路。孩子顺逆分别说清思路后,再列式解答。还可以让孩子对题中某一个条件或问题转换思路说,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增强解题过程的思考性,从而丰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如“甲比乙多25%”,也可以说成“乙比甲少20%”或“甲:乙=5:4”或“乙:甲=4:5”或“甲是乙的1又4分之1”或“乙是甲的5分之4”等。

    2、养成一题多练的习惯。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孩子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小学孩子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要避免这种现象,可以采用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1)一题多问: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这就是根据条件补问题。如“一条东西向的公路上,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并且乙地在甲地的东面。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A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B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千米,行使了0.6小时。”补充的问题可以是:当两车相向而行时,经过0.6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当两车反向而行时,经过0.6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当两车同向并向东而行时,经过0.6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当两车同向并向西而行时,经过0.6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等等。还可以让孩子根据问题补充条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孩子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时,常常预先对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进行了构思。因此,给孩子提问的机会,就是给予他们建构数量关系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一题多解:有些题目是可以一题多解的,要让孩子从不同的思路出发,寻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如“鸡和兔同笼,共有51个头,172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可以根据相并关系,抓住鸡和兔的总只数“51”列出数量关系,也可以抓住鸡和兔的总脚数“172”列出数量关系;还可以用假设法,假设都是鸡,或者都是兔,从而与总数量产生了差异,在找出差异原因,消除差异的过程中,使问题得到解决。

   (3)一题多变:孩子解题时,往往受局部感知或者多余条件而干扰整体的认识,喜欢套用解题模式而使解题出现错误。要避免这种错误,可采用一题多变的训练。如变条件、变问题或条件问题互换,都是一题多变的形式。

    3、养成借助图示或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把具体、抽象的问题情景转化成用形象的图示或线段图来表达,往往能使复杂、隐蔽的数量关系变得直观、清晰。因此从较低年级开始引导孩子读图、画图是有价值的。 

如何培养孩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