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江苏常熟老李 2018-09-07

这是一篇写给福州人看的文章。

这是一篇外行人写的记录文章。

这是一篇仅供参考非喜莫怪的文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上饮食差异造成了口味上千变万化,不说全国,就说福建,闽北人重油重辣,吃福州菜总觉得平淡无奇汤汤水水,宁德人喜好海鲜到了龙岩就会惊呼怎么都是肉肉肉,所以离开了本地域去谈陌生地域美食,那都是外行,非要装个行家说出个所以然,不是生搬硬套就是破绽百出,因此这是一篇对上海面馆外行人写的文章。但同时,我们也经常去寻觅美食,只要你是福州人,能够和我同口味,那这篇文章就能给你参考,不可能代表所有福州人,遇上自己曾经吃过觉得不好吃的,不要责怪,毕竟生活有许多乐趣在等你,不值得为一篇外行人写的文章大动肝火。

我发现中国有许多地方吃不到白米饭,但绝对不会有那里吃不到面,面条在中国是最有代表性的食物,也可以说世界吧。上海有许多面馆,这两年,因为家庭原因,我不定期的来到上海,或两三个月或一两周,一个人去吃一碗面成了我为数不多的乐趣,也是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在上海几乎世界上的面馆都有,但我选择基本以本帮为主,选择的店家结合了微博朋友圈和各大排行榜,吃了很多家,精选了14家推荐,都属于你去上海可以去吃的,只要你相信我,和我同口味。

蟹家大院

店址:广东路59号

这家是上海网红店,大大的网红店,外地人的我来吃就是打卡的,如果你和我一样来上海拔草面馆,这家是非来不可的。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店里就三种面,蟹太极还未上市,所以只有两种,一碗蟹黄金要360元,你别说,正是因为这种价格才让大家瞩目,我们都想见识一下到底什么面可以卖到如此天价。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依云矿泉水免费喝,吃完还会赠送一个姜来碗。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面碗很大,内容并不多,金黄色的蟹膏厚厚一层,看着先激动,太牛了,可以如此吃面。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蟹是六月黄,所以没有那么多的硬膏,吃起来香,但没有想象中蟹的鲜美,尤其蟹黄是蟹黄,面是面,二者并没有融合在一起,对我来说,吃过就算,真要选择,肯定没有福州菜鲟粉干好吃,不过作为一种认知,这家店这碗面还是要吃一次的,仅此一次。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老弄堂

店址:定西路685号101

这家是上海面馆第一名,不简单,我骑着共享单车一路导航过去,到了目的地却四周打量找不到,细寻才见,真的是弄堂,招牌在内又被雨遮挡着,怪不得。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本帮面馆招牌就是现炒的浇头,我去的时候是下午四点,招牌辣肉已经卖完了,点了蛤蜊猪肝双拼面。好坏都是相比较而言,对于我后来吃过的诸多面馆而言,这家真的好吃,首先,汤不咸且鲜,可以喝,不要小看这个,按福州人汤面的口味习惯,绝大多数上海面馆的汤都太咸太甜太浓,无法下咽;其次面不会太硬,还加了鸡毛菜,总之,这碗面很顺畅的就滑到肚子;第三是服务好,很多本帮面馆的上海老阿姨以服务差而出名,而这家帅哥服务员总是彬彬有礼,让你久等了,请稍等一下,第一名实至名归。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炸猪排粉薄肉外酥里嫩,蘸上辣酱油,一流。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心乐面馆

店址:进贤路120号

进贤路有许多美食,建议大家有去的时候可以把这里当做重点,淮海路复兴路离得也很近,算是老上海美食集中地。

心乐面馆在许多排行榜都是前三常客,一个榜单有可能是买的,这么多家都说好,肯定错不了。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大肠面

外行的我一直觉得上海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在饮食上应该是精细高档,可你看各家面馆,招牌不是猪肝就是大肠,简直就是胆固醇的天堂,好在我最爱胆固醇,到了天堂。

小宽曾经写过《道可道肥肠道》,从此我就爱上肥肠,福州梦山路香香的生炒大肠、西洋路依德的大肠捞化都是我的最爱,上海面馆的大肠卤水卤过,较干净,按我所好,少了许多大肠味,好在大肠处理到位不会韧似皮筋,还是很满意的。

下篇要说的大肠面(店名)那大肠更好。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腰花面

我不应该点汤面,应该点拌面,和福州常用的海鲜汤底不同,上海面馆的汤底没啥内容,乏善可陈,腰花很入味,脆而不膻,不由又想起福安夜市的腰子炖罐,那真是一绝。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阿娘面馆

店址:思南路36号

这是我在上海慕名去吃的第一家面馆,原先的我都只是在家的楼下小面馆随便吃吃,终于有次觉得太难吃了,拍案而起,我要去找好吃的面馆,阿娘就是我找的第一家。

已经记不起是哪个美食纪录片说过这家,总之黄鱼面烙在脑海,福州也有许多黄鱼,从来没有做面这种吃法,黄鱼面的美味一直存在我的想象中。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黄鱼面

黄鱼很嫩,按福州的说法可以叫黄鱼鱼柳滑,酱油水汤底,初来乍到的我以为这就是黄鱼面的标配,略感失望之余也不敢多说,直到我吃到明呈黄鱼面(下篇),我才知道黄鱼面还有另一种做法,那才是真好吃。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鳝丝面

按上海人的口味习惯,许多人就爱这种酱油水口味的汤底,可我真的觉得没啥技术含量,也许是外行不知内部复杂。阿娘面馆作为大众点评排行榜上常客,还是值得一来,否则你不会知道黄鱼面也有各种口味。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腔调面

店址:南昌路72号

南昌路周边有许多好吃面馆,拐过就是雁荡路,味香斋、阿鑫面馆就在那里,腔调面也是推荐排行榜常客,那天去淮海路的MUJI,就顺路拐过来一尝。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店招牌就写着大大的“葱油肉丝麻酱拌面”,自然点它,端上来视觉上就觉得搭配很美,青花瓷碗和面真的是绝配。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拌开来,叹服店家舍得放酱,几乎每根面条都裹满浓浓的酱汁,如果吸溜,酱会从嘴角涌出。肉条处理的软滑,不要看分量不是太多,热量却高,这一碗下去,我直接晚饭取消,半夜打嗝还有浓浓的芝麻酱味。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小牛汤。清汤搭配浓酱面恰好,寥寥数计的牛肉片聊胜于无。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小时代大骨浓汤面

店址:东宝兴路153号

其实我对这家开始是排斥的,因为小时代这个店名觉得店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可经不住排行榜再三推荐,终于趁着去山阴路鲁迅住址参观机会一尝这家。这家搬到新址,巴黎春天背后,这个背后指示让我兜了一圈,其实是在边上大厦的楼下,进去一个小门口居然有三家店,面馆女工看我东张西望就说是这里是这里,还真是她说的中间那家,看来像我一样寻来的人蛮多,稍有安心。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有中年夫妇寻来,说搬到这里如何,女工说原来在山阴路,一天都有客来,搬到这里,饭点时候排队爆满,累死,其他时间又没人,百度地图找到的是旧址,在居民小区门口,周边清净,也不知为何要搬,我只是来吃面的,也就不多嘴了。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招牌黄鱼面,要说大骨浓汤肯定汤有一手,不是浓汤宝兑出来的,黄鱼柳清清楚楚,雪菜卤蛋让人觉得这碗面搭配几乎完美(我喜欢卤蛋尤其切开的),只是对海鲜敏感的我隐隐觉得黄鱼不够新鲜,算合格。

个人建议如果恰好来到周边,还有姆妈面和万寿斋可以一去,只是我住的地方离此颇远,下次补上。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长脚面馆

店址:复兴中路561号

我至今仍在怀疑我想吃的是不是我想去的长脚,因为点评上许多评论都说这家是晚上九点半后才开,可我找到这家说是总店,白天也开啊,问题是店址都一样啊,看评论照片和时间应该是不同的两家店啊,我糊涂了。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招牌肉丝青菜面,我很满意,不是因为有多好吃,因为终于又有一家面汤可以喝的店,而且有青菜,平时去吃的猪肝腰花拌面里面只有洋葱,吃多确实有点腻。面很粗有点像乌冬,就肉丝青菜汤面要卖30元?比许多店双浇面还贵,这家属于拔草,如果没来错,吃过就可以了。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谷沙屋

店址:虬江路1011号

把它作为上篇的结尾是因为我太爱它了,如果再来上海我只有一次吃面机会,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它。

周末转了两趟地铁还骑了两公里单车,还是无法找到,百度地图就是错的,导航到边上一个小区垃圾站,最后还是按照已经关门旧店门上告示百度格林联盟酒店才找到,欲哭无泪,周末居然不卖面,没吃早饭的我接近崩溃。

终于隔日上班日,再来,吃到了。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红烧小排、红烧肉、狮子头、辣肉、大排等等等等,每一样我都想点想吃,手指头比划着不知道该在哪里停下来。边上有个老太太拎着一个塑料桶,里面像杂烩,啥都往里装一份,估计回去全家捞面吃。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最终决定点了糖醋小排和狮子头加葱油拌面,大哥啊,这是早饭啊,我感觉我这碗下去能量足够跑步到福州。本帮菜浓油赤酱在这家展示的淋漓尽致,糖醋小排一级好吃,有的甜会觉得腻,而它的甜融合在浓稠的酱中会让你舔干净,狮子头有拳头大,肉嫩,后悔没有打包几粒回家,如果说性价比,这家才是第一名。

这两年在上海吃过的那些面馆(上)

我住在肇嘉浜,吃面的范围仅限于浦西,见识有限,选择有限,肯定还有许多优秀的面馆我没有吃到,也希望您能在评论中给我指明,反正我还会一直去上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