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险骗术大揭秘!

 大吉利 2018-09-07

打开任何一个搜索引擎,输入“保险”+“骗子”两个关键词,瞬间就能弹出几百万条内容,还能都不重样。无论是真实经历也好,是闭门造车臆想出来的也罢,“保险”在很多人心里就是骗人的。作为保险的资深受害者,就让我带头,给大家盘点一下保险常用的骗人招数。

1 我的钱花去哪了?

人是趋利的动物,这点谁都不能否认,如果一款保险能保障又有高收益,自然会受欢迎。估计在那些对保险恨得牙痒痒的人里,买了返还型保险却看不到收益的占的比例一定不小。你卖给我时说的那么好听,每年交一点钱,过几年就能连本带利领回来,到头来一算,最后收益还不如把整笔钱存在银行来得高,更不用提还得算上通胀了,这不就等于白折腾了么?

想防住这一招非常简单,如果代理人跟你说某份保险能让你赚得盆满钵满,秒杀储蓄、基金、股票等一切理财手段,别信就好。保险的第一本质就是保障,是帮你分散和抵御风险。为了保全资金的稳健,保险公司也不会拿钱去投到高风险的项目中,收益自然不会特别高。可保险小投入大保障的杠杆作用是其他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加上放在保险里的资金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还有一些人认为,消费型(就是没有分红的,不退本金的)的保险,如果不发生条款里面写着的意外,合同里的高额保险金(通常是身故金或者重疾确诊金)就没自己的事儿,花出去的钱等于打了水漂,完全不值得。要是有这种心态,那问题还真不在保险上。要是你抱着这笔保险金一定能到手的心态去买保险,就是说你早知道保险事故一定会发生,这可是骗保。没人能预料,也没人想要保险事故发生,保险的意义就是防患于未然。如果觉得车上的安全带系着不舒服,没出交通意外就等于白白难受了一趟,你就不系了?

2 表述不清不楚,你的承诺谁信?

大家都知道,或者我觉得至少买过保险的人都应该知道,保险责任和免除责任绝对是保险条款里的重中之重,不过正是因为重要,这里暗藏的陷阱才更多。无数人兴致勃勃买了保险,到理赔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没得赔,那个要自己承担,什么都保障不了,这保险买来摆着看的吗?

对于保险责任,如果了解得不清不楚就很容易走入误区。譬如说,某款意外险写明了只赔付全残和死亡,而你却天真的认为买了它之后磕磕碰碰烧伤烫伤都能赔付,出了事保险公司不赔,只能失望而归。又比如,某款保险规定,出了某项保险事故,赔偿的是保费(你交的钱)的105%,你却把它当作了基本保额(合同规定的保险金,也原则上就是你能拿到的钱)的105%,这两者差的可不是一点点,你就觉得上当受骗。再比如,某款年金保险规定了非常多的领取次数,赶脚性能领很多钱,却不知道每次领取的额度非常低,等领的时候才发觉想退保就晚了。

而对于除外责任,通常来说,保险事故是故意为之的不赔;在投保时并未如实告知,或者有欺诈行为的不赔;犯罪行为如酗酒斗殴吸毒等自找麻烦的不赔;战争、军事行动、内乱或武装暴乱的不赔(前段时间被导弹击中的马航班机就是如此,保险是免责的);合同生效起两年内自杀的不赔。具体的除外责任还有很多,每款保险都可能有着不同的规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明白,如果事前弄得不清不楚,投保后知道真相的你眼泪掉下来,肯定会觉得被骗。但是,保险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关系,权利和义务是绝对对等的,你的付出和你能得到的一定是相匹配的。再说简单点,你买了保险,出了合同规定里的保险事故,就一定会按合同赔,不在范围里的就一定不会赔,根本就不存在被坑的空间。之所以产生如此多的纠纷,根本原因就是你自己没弄清楚。为了把保险卖出去,我不排除有部分代理人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譬如说隐瞒保险条款中的不利因素,放大它的优点,让它看上去实在好到不行,更有甚者,信口开河起来无边无际,收益或者保障都给你乱承诺,要是你完全信赖代理人,上当受骗还是非常容易的。可是,代理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你的判断力冬眠了吗?的确有好的代理人能全心全意为你着想,可不是每个代理人都是如此的菩萨心肠。想要防住这一招,只有靠自己睁大眼睛把条款看仔细了,有不懂的多去问问,务必要把关键部分弄明白才好。

3 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坑谁?

除了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保险的其他规定也往往暗藏玄机。举几两个例子,第一个人,听代理人推荐买了份保险,一个月后家人知道,被骂了个狗血淋头,被押着回来跟代理人退保,代理人告诉他退保要损失一大笔钱,不划算,此人顿时觉得被坑,继而加入了讨伐保险的阵营。第二个人,买了份防癌保险,代理人告诉他该保险有90天的等待期,要是这时间内发生保险责任内的事故(即确诊癌症),保险公司只退钱而不赔偿。此人觉得等待期没得保障还要给钱,实在不划算,随即认定保险都是坑人的。

乍一看,这些情况还真是有点坑,不过,让咱们逐个分析看看。第一个人保险买了一个月后想退保,觉得退保费太高不划算,可你想一想,你从商场买了条裙子,穿了一个月再拿去退,会有人搭理你吗?何况,买东西7天内包退换,可买保险是有10天的犹豫期的(银行渠道购买保险犹豫期是15天),这时间天内要是反悔了无条件退款,连理由都用不着编,还不够人性化吗?第二个等待期的问题,其实非常好理解。要是你提前知道了自己有病再去买保险,这不是明摆着让保险公司亏钱么,给点时间缓冲,就是为了防止部分人想占保险公司便宜。所以说,趁早买保险不就没事了!要是觉得这款保险等待期太长,换一款嘛,产品这么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想要防止在这些条款或规定问题上被骗,关键还得增加对保险的了解。这个好办,多听听萌萌说,有不懂的来盈保倍微信或官网提问就好~

总而言之,的确很多人在买保险的时候上当受骗,可这些陷阱完全能够避免,它们并不该成为你拒绝保险的理由。正视保险的性质,别把它当成赚钱的工具。我明白,投保很多时候是一锤子买卖,没办法让你看到收益,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收益,如果你只想把钱花在看得到的地方,而不愿意为未知的风险买单,不买就好,也用不着费尽心思诋毁它。

还有,别太过依赖和期待代理人,对放在眼前的保险条款视而不见。如果你买了一件衣服,售货员跟你说它很保暖,结果穿出去发现透风还把你冻感冒了,那是她的问题;如果你本来买的就是短裙却希望它能非常保暖,你觉得问题在谁?所以说,买保险从来就不该一厢情愿,如果不了解,千万别草率。

当然,就算你弄懂了保险,看清了条款,也还是有可能被骗,但那只是极少部分代理人的问题,是人祸而不是保险的错。这种违规甚至违法操作的代理人绝对是少数,别被媒体或者旁人夸张放大的信息给吓到了

转自Dr大萌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