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科知识(14)

 秋焱 2018-09-07

禅让

相传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时,四方部落首领推荐有才德的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察后,让舜继位。舜任用禹治水,禹治水成功,得到人们的信任。后来舜老了,也以同样推举方式让位给禹。这种原始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史称“禅让”。

井田制

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开始于商朝,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进一步推广,春秋晚期逐渐瓦解。西周的一切土地都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并要交一定的贡赋。周王和诸侯等大小奴隶主住在城邑里,城邑周围的田野,被水渠和道路划成象井字形的方块,故称“井田”。奴隶主强迫奴隶耕种井田,剥夺他们的劳动成果。

初税亩

公元前 594 年,鲁国国君为了增加收入,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由国家按田亩实数收税,这就是“初税亩”。税亩的实行,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的官制。三省指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掌管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书省和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和审批。三省六部制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科举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制度。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打破士族对政治的垄断,设进士科,考试及格,就可做官。唐朝初年,科举制进一步完备。科举制多少能选拔一些人才,是我国封建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但到明清两朝,科举考题限定以“四书五经”为范围,答卷只能以朱熹等人的注解为根据,文体必须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个部分,叫“八股文”。这种八股取士制度又成为培养封建统治阶级忠实奴仆的工具。

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唐朝沿用北魏的一种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均田制规定,十八岁以上的男子授田一百亩。其中二十亩叫做“永业田”,八十亩叫作“口分田”。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谷物二石,叫作“租”;纳绢二丈或布二丈五尺,叫作“调”;服徭役二十天,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唐朝输庸代役不再象隋朝那样有年龄限制。这些制度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地主的田地保留不动,贵族和官僚可以按照等级占有永业田。他们都不纳租调,不服徭役。但是,均田制使农民可以耕种一定数量的土地。纳绢代役的规定使农民的生产时间比较有保障,这都在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两税法

唐后期实行的赋税制度。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继续实行。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公元 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主要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分夏秋两次收税。两税法的实行,唐政府的收入增多了,但地主把赋税转嫁给农民,农民所受的剥削更重了。

安西四镇

唐朝安西都护府掌管着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重兵,史称“安西四镇”。碎叶镇是其中最西的一个军事重镇,是边沿和中西陆路交通的战略要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