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silence_33 2018-09-08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样样都懂,无一精通。”

对成为一名“样样都懂、无一精通”的通才的警告已经持续了几百年,在很多国家、很多语言里都存在这样的警告。然而,无论是在当代还是在历史上,很多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都是通才:埃隆·马斯克、史蒂夫·乔布斯、阿里安娜·赫芬顿、本·富兰克林、莱昂纳多·达芬奇和玛丽·居里。

这些通才型的传奇式人物只是反常的个例吗?还是说他们是我们都能学习的榜样?我过去一年的研究表明,他们是我们能学习的榜样。人际关系与知识的多样性(成为一名通才)和事业成功之间是有着惊人的密切联系的。

很多人之所以没能成为成功的通才,因为学校和社会倾向于鼓励大家专注于单一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掌握通才必须必备的技能组合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好消息是,通过不断实践和掌握本文中分享一些工具技巧,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通才。

成为一名通才所要面临的根本性挑战

结识我们当前所在圈子之外的新朋友、学习我们专业知识之外的新知识,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之所以非常困难,不仅仅是因为它需要我们走出我们的舒适区去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一套新的习俗,更因为它需要我们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那些可能无法立即给我们带来回报的全新领域。

如果你是一名市场营销主管,那么证明阅读一本最新的营销书籍的合理性比证明阅读一本关于进化生物学的经典书籍的合理性要容易得多。然而,阅读一本生物书籍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个你所在领域的其它人所没有的全新的想法。

在应对这一挑战的时候,我们必须接受诺贝尔奖得主Richard Feynman的无用知识的有用性悖论:“在整个科学史上,最终被证明对人类是有益的大多数真正伟大的发现,其实都不是刻意为之,这些科学家之所以有这些伟大的发现,并不是受这些发现的有用性所驱动的,而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

下面是一些世界顶级通才(他们碰巧也是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企业家)所采用的六项具体策略,这些策略能够帮助你更高效、更系统地去探索一些全新的领域。

(1)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直接走向数据,这样你才能形成独立的观点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Ray Dalio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创始人,这家基金管理着169亿美元的资金。他的投资方法是基于一套基本原则。

Ray Dalio所遵循的准则的核心是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而不是专注于别人教给你的知识:“你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因为你无法通过赞同其他人已经达成的共识来赚钱,而这种共识已经在价格中体现出来了。然而,当你朝着其他人所达成的共识相反的方向前行的时候,你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犯错,所以你必须保持谦虚。”

换句话说,在Ray Dalio看来,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的关键是能够发现其他人达成的哪些共识是错误的,并且有一个正确的独立观点。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包括风险投资等在内的其他领域。著名的科技圈投资人Peter Thiel在选择投资哪家公司的时候,都会问公司创始人这个问题:“有哪些东西是你自己坚信的但其他人却不相信的东西?”他会根据创始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投资。

Ray Dalio认为,要想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要做的第一步是深入了解现实。为了在自己的职业生涯早期就能够做到这一点,Ray Dalio订阅了所有财富500强公司的年度报告,并通过仔细研究这些报告,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观点。

沃伦·巴菲特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根据《局外人》这本书的描述,巴菲特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保持着每天阅读三份年度报告的习惯。当被问人问到如何才能变得更聪明这个问题时,巴菲特曾拿起一叠纸说道:“每天读500页这样的资料。这种知识积累的方式就像复利一样,越滚越多。”

(2)学习多个学科的主要知识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作为全球顶级投资者之一、沃伦·巴菲特终生工作伙伴,查理·芒格的成功并非来自对投资理论的关注。相反,他在很多领域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包括微观经济学、心理学、法学、数学、生物学和工程学,并将从学习这些领域知识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见解运用到投资中。

芒格曾在多个场合分享过他所遵循的学习和投资准则和方法,《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专门介绍了芒格所遵循的准则和方法。

准则1:学习多种思维模式。我遵循的第一条准则就是一定要学习多种思维模式,如果你只掌握你正在使用的一两种思维模式,那么根据人类的心理本性,你就会迫使现实去适应你的思维模式。

俗话说得好:“对于只有锤子的人来说,每个问题看起来都像钉子。”但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思考方式,也是一种在这个世界上运行的灾难性的方式。

准则2:学习多个学科的多个模式。你掌握的思维模型需要来自多个学科,因为世界上地所有智慧并非只来源于一个单一的学科。

准则3:专注于一些主要学科的主要知识。你可能会说:“天啊,要想学习如此多的思维模式太难了。”但幸运的是,并没有那么难,因为80-90个重要的思维模式已经能足以让你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那批人了。而且在这些思维模式中,只有一少部分是经常能用到的。

(3)利用“迁移学习”的方式快速成为专家型通才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据马斯克的弟弟介绍,自青少年时代起,马斯克就开始每天阅读不同学科的2本书。相比较而言,如果你一个月读一本书,马斯克的阅读量已经是你的60倍了。起初,马斯克的阅读涵盖科幻小说、哲学、宗教、编程、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传记。随着年龄增长,他的阅读和职业兴趣扩展到物理、工程学、产品设计、商业、科技和能源。对知识的饥渴使他得以接触在学校未必能学到的各种学科知识。马斯克还特别擅长一种非常特别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其他人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即迁移学习。迁移学习是指将我们从一个领域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另一个领域。马斯克可以是把在学校中或者书本中学习到知识精髓应用到真实世界中。它同样可以是把我们在一个行业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另一个行业。这正是马斯克非常厉害的地方。一些对他的采访都表明他有独特的两步法来深化学习迁移。

马斯克总是建议大家从底层知识、底层理论开始学习,建议大家培养迁移学习的能力,而且建议大家能够做到跨领域学习。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马斯克的学习方法是怎样的。

很多人把马斯克的成功归因于他异于常人的工作理念(他平均每周工作85个小时),或者他对未来有一种颠覆现实的想象力,还有他难以置信的适应能力。但这些回答都不能让我满意。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些特质,我想知道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随着我不断深入阅读关于马斯克的各种文章,视频以及书籍,我注意到一个被忽视的巨大谜点。传统观点认为,为了成为顶尖人才,我们应该专注于某一个特定领域。而马斯克则反其道而行之。他的专业知识覆盖了火箭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太阳动力能源等领域。有些人将马斯克这种人称为“专家型通才”,专家型通才在各个不同领域广泛学习,了解与这些领域相通的更深层次的原则,然后将这些原则运用到他们的核心专业中。

为了增加我们取得突破性成功的机会和概率,我们都必须跨领域学习。如果你喜欢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你可能对这些好意的提醒并不陌生:“要成熟一点,只专注一个领域才能取得成功。”,“不要试图什么都了解,这样只会导致你样样都不精通。”其隐含的假设是如果你跨领域学习,你只能学习到一些表面的知识,无法做到精通。专家型通才的成功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由于大多数人只聚焦于单一领域,跨领域学习提供了信息优势。例如,如果你身处科技行业,其他人只是阅读科技类刊物,但是你还掌握许多生物学知识,那么你就可能想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点子。反之亦然。如果你在生物行业,但是你同时还了解人工智能,那么你将比其他只懂生物的人更具备信息优势。尽管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去做的人寥寥无几。我们每学习一个对其他人完全陌生的新领域,都使我们比别人更能将之与现有领域产生联结。这正是专家型通才的优势。

(3)在试图变得更具独创性上少花一点时间,多花一点时间用于广泛阅读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查理·芒格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一生中见过的所有智慧的人都是狂热的读者爱好者,无一例外。”28岁的Emerson Spartz就是这句话的很好地印证。

Emerson12岁就辍学了,自学了快速阅读,并为自己确定了内容广泛的阅读学习课程。如今,Emerson 已经读了数千本书,有一段时间甚至平均每天读完一本书。

Emerson的广泛阅读让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并没有所谓的独创性的创意。有些人之所以觉得自己的一些创意具有独创性,只是因为他们的阅读量不够,不知道已经有其他人提过这个创意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Emerson提出了一个能够让网站实现病毒式传播的理论。他在Facebook页面上成功地测试了这个理论,其中的很多网站页面成功获得了数百万的粉丝关注。他接着又在媒体里对这个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测试。今天,他基于这个理论创办的公司Spartz Media的网站每月有4500万名访客。公司有一种专有算法,能够找到具有特定特征的热门文章,并将文章推荐给网站的特定读者。

Emerson 这样说道:“根据我的经验,通过更广泛的阅读,从书中去寻找和借鉴那些在其它地方已经存在且被证明有效的创意,这种方法比你试图提出一个你认为具有独创性但实际上并不具有独创性的创意要更简单,风险也更小。”

(4)寻找经典创意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COMSTOR Outdoor 创始人兼 CEO Jason Duff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新的、流行的东西上,但俄亥俄州的企业家Jason Duff的做法却恰恰相反。在他的房地产创业项目中,他努力寻找那些被低估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并对这些建筑进行修复,而不是去追随大流建新的建筑。

这种方法帮助他在自己的社区创造了数百个工作岗位,并打造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业务。

Duff的核心观点是,智慧和价值可以从经典中获得。他的观点与林迪效应不谋而合:一个想法或技术存在的时间每增加一天,它就更有可能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里存活下来。

虽然我们倾向于认为最新的东西和最新的版本与我们最相关,但寻找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想法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具有最独特的洞察力。

(5)在当今的世界里寻找未来的线索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Convene 的联合创始人 Ryan Simonetti

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William Gibson曾经说过:“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Ryan Simonetti是 Convene 的联合创始人,他通过在今天的世界中寻找未来的线索这个独特的方法打造了一支超过150人的团队.

“作为一名创业者,我发现了一个用来寻找未来线索的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寻找‘边缘案例’,例如一项新技术的极端用户和早期采用者,然后深入倾听这些用户以了解他们未被满足的需求都有哪些。”Simonetti 这样说道。

对任何人来说,最困难的事情是理解什么叫真正的客观,并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要想做到这一点,根据我的经验,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问、观察、参与”的方式,这是设计思维的一个必备组成部分:

  • 问:我们使用苏格拉底式的方法去问一些探索性的开放型问题,迫使极端用户深思熟虑地思考他们的答案。也就是要多问他们几个“为什么”。

  • 观察:实地观察这些极端用户使用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方法和流程。

  • 参与:我们会让用户直接参与到产品开发过程中来,让他们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部分。

多寻找一些极端案例用户,这些用户能帮助你定义你的业务,通过问他们问题、观察他们的使用情况和让他们参与到产品开发过程中来的方式来向他们深入学习。

(6)善于接受新思想、新观点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Arianna Huffington是《赫芬顿邮报》的联合创始人

Arianna Huffington最开始以一名作家的身份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后来陆续当过记者、参加过州长的竞选,并最终创立了一家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媒体公司之一:《赫芬顿邮报》。

改变职业、探索新的想法,这意味着要放弃你在之前的职业中所投入的所有时间,这意味着要重塑你的身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放弃之前的信仰。

当我问她是什么让她如做到此彻底地开放时,她说这源于一个概念:生命审核。通过践行“生命审核”的概念,赫芬顿发现,她在脑海中想实现的很多目标实际上都没能实现,例如学习德语、成为一名优秀的滑雪者等。与其过于注重这些没能实现的目标,还不如选择有意识地将这些目标从自己的清单中删除,转而去专注于那些对她而言最重要的目标。这让她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能够改变人生的商业机遇。

很多研究成果都验证了这种做法的正确性。每一天,我们很多人都在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在固执地践行曾经做出的那些在现在看来已经不现实、不重要的承诺和决策。

如果你曾试图为了能在一个不合理的截止日期内完成任务而弄得自己精疲力尽,或者宁可在一次会议上严重迟到也不重新安排会议时间,那么你就会知道,践行这些这些无关紧要的承诺到底有多消耗你的精力。

要想让自己的生活对新的可能性敞开大门,最好的方法并不是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新的东西,而是放弃那些对自己已经没有用的事情。这不仅意味着需要放弃一些你正在做的但却不应该做的事情,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放弃一些你脑海中认为应该做的但实际上不应该做的事情。

是成为专家更好,还是成为通才更好?

专家还是通才?可能这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

现在是时候考虑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了:一个人同时成为通才和专家会带来哪些益处。

市值数十亿美元的自行公司 Bain的董事长 Orit Gadiesh曾提出了一个名为“专家型通才”的制胜之道。他是这样解释的:“一个专家型通才是一个有能力和好奇心去在不同的学科、行业和国家搜集和掌握各种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他们能够:

  • 在多个领域都有一定研究,并且有可以跨领域连点成线的能力。

  • 深入挖掘、完善思维。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这个方法将Bain得以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从而推动了Gadiesh的职业生涯迈进一个新台阶。

为了扩宽自己的知识面,Gadiesh每年阅读100多本书,包括小说、地理、数学、历史、人物传记、艺术等方面的书籍。

在进行了广泛地阅读之后,她会应用这些生硬的学科知识,并且会无情地抛弃那些她之前爱上但现在用数据验证的时候却已经不再适用的理论。

现在是时候做一名新时代的文艺复兴人才了

传统观点认为,成为一名通才只适用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社会,那时候商业和科学还没有那么发达。那个时代,如果运气好,无需团队作战,一个单独的科学家就能在霉菌里发现青霉素这种神奇的药物,从而将人类带入抗生素时代。

实际上,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教授Brian Uzzi专门做了一项研究,他对数百年来的2600多万份科学论文进行了研究,发现现在的科学发现往往需要一个大规模团队的协同作战才能完成。

但是,团队成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团队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深入的专业知识,还因为这些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并且能够将他们各自的不同学科知识取长补短去用于同一个项目,形成突破性的组合,这样更容易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

根据科学计量学的学科数据,学术研究的数量每9年翻一番,学科数量也在呈指数级增长。商业行业的数量也同样如此。

马斯克、芒格等大神为何这么牛?全得益于同一个特质

这意味着什么呢?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行业和科学学科的出现,如果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来获得突破性的创意。这时我们就能够让全世界的知识为我们所用。

现在是成为一名专家型通才的最好时机。

编译组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