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天河——红旗渠

 德清居士图书馆 2018-09-08

红旗渠,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建成的一条长达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林县现在叫林州,1990年县改市时改的名字。但是在人们的记忆中,林县的名气要比林州大得多。

历史上的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林县人民不知抗争过多少次,都未能挣脱旱魔的肆虐。单一个“水”字便扼住了林县人命运的咽喉。在林县,一方方残缺的石碑上刻下的几乎都是“旱,大旱,连年大旱”这样的碑文,一册册发黄的县志里也有“大旱,绝收,河干井涸,人相食”这样的记载。人相食就是人吃人,实在是难以想象啊!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1959年的林县又有2.6万口水井干涸,5300眼山泉断源。全县持续大旱200多天,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需要到外地取水吃,近者十几里,远者几十里。天干地旱,望水欲穿,55万林县入的嘴唇上几乎不见一丝湿润。老天爷真的要把人逼上绝路了!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忙得连1960年的大年都没有过完就进了太行山。此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上级没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施工没有机械设备,修渠民工们每天只有6两粮食。但林县人硬是咬着牙鼓着劲,凭着自己的一双手,靠着一锤一钎,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终于把漳河水引到了邻县,从根本上改变了祖祖辈辈靠天等雨的生存状况。林县的历史由此重写,林县的地图由此重绘!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这就是林县人民苦战十年建成的红旗渠。当年修建红旗渠,林县共动员了31万群众参加,投工4126万多,开挖土方2225万立方米,削平山头1250个,架设渡槽151个,凿通隧洞211个。如果把开挖的土石方筑成高2米、厚3米的墙,它的长度可以从南国的广州一直连到北疆的哈尔滨。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原国家副总理李先念题词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周恩来总理幽默的对外宾说,我们今年办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用全国的力量建了一座南京长江大桥;另一件是用一个县的力量修了一座红旗渠。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70年代红旗渠通水典礼,万人空巷、观者如堵!
红旗渠——人工天河——六十年代的奇迹! - 德清居士 - 2362504894的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