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石之至高境界,你知道吗?

 眼镜老猪猪侠 2018-09-09

石头,脱离大地母岩,受自然界外营作用于一方水土中,是自然界的一份子。石头一旦具有使人精神上的美好感觉,为人们发现供奉,就成了所谓的观赏石。

要成为观赏石,必须先立下天地位焉,卓然有神有韵!一颗观赏石初入手来,首先端在眉目之上近观之,或置于沙袋之上,退数步仔细仰观品观,石之形体岂止四面八方?全石360度每一着点,皆可为着陆点,也就是本文要说的石之「出点」「入点」。

“出”与“入”的哲学,由古迄今用以行止、住空,盱情度势。有出必有入,有入必有出,出入之间变换了时空气息,气数。从世局的演变到一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局势,从个人行动的出局、入局到奕棋、牌局、体育竞赛的出局、入局,何尝不在一出一入的关键性中,套一句电视剧水浒传唱词 “该出手时且出手”出入运筹一念间,风云变化在其中。

怎样写出「境界」王国维提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固有高致。」这段提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能写能观,有生气有高致, 运用在观赏石的学术上,不也是相通同理。

观赏石的「出」与「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入定」功夫也要看「出面」意象,「入定到家」自然神态自若,安然无倾。观赏石之定位,全在该出多少?该入多少?一线之隔,出神入化,乾坤立现。当观赏石作为景观石,是把石置于木座或沙盘上,表现山丘、高台、岛屿、洲渚、深澳、突岬、断崖等景致,如何抓住地平线?该入木(沙)几分?

贴地线是其整体的天、相、根三段部的基线,从贴地线上露出之石型、石势如有抱合性、稳定性,才有拔地冲天之势、拱卫庄严之相、正斜互动之姿,这,在在都由基座平线起,稍一不察,即跼天蹐地伸展不出精神来,稍具用心,则瞻彼其澳,「曲折层深出化工,看来窟窦尽玲珑」之境,昭然若揭。

观赏石的「出面」亮相,要展现很多要领,例如形象石要注意身态精神面,要不偏不倚表现昂然之躯。景观石则要尽量顾及多方面与多层面,诸如前沿后卫,左翼右侧,上端下部等等;何起何伏、何仰何偃、那曲那直、那皱那匀、有开有合、有阴有阳、有显有隐;奇中求正或正中出奇、隐里冒险而险内抓稳,若达到可居其境、可游其境,甚至于神驰其上的境界,谛视品观这件观赏石时,自然人石交融,出神又入神!

王安石是宋代赏石家,有句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氏所言不是置石、立石境界,但移为此中,定位奥妙,也耐人寻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