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觅劲之顿悟与渐修

 wzl1815 2018-09-09

深圳天才太极院 黄河

 

上周练春秋大刀时,因为没有提前做预热运动,兴冲冲地抓着刀刚舞了两下,突然觉得左脚踝巨痛,似乎被崴到了脚。但放下脚试试,又似乎没有问题,再接着练几式拳,到某个姿势时,足踝又是一阵伴随着筋骨脆响的巨痛。

此后数日屡试屡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早年脚踝受伤时“骨头错了位”,越想越不对劲,赶紧去骨科医院检查。检查后医生表示就是“韧带拉伤”,开了些外敷中药每日包扎治疗。

包扎两天后不甘心又开始试着练拳,往往练至正酣时突然又是一阵彻骨巨痛。如此边治边练,直到今天早晨,试着开始劲走足跟练习立圆缠丝时,忽然左脚外侧与足底连续传来清晰的骨鸣声,但自己却并未觉得疼痛,近20分钟后骨鸣声消失,自己再试着练拳时,突然意识到刚刚那阵骨鸣声,正是“调筋”的征兆与现象。

这种现象,在过去多年的太极拳练习中我其实已经经历数次:初练阶段膝盖痛到无法上下楼,半年后在连续数日的骨鸣声中,膝盖忽然“不药而愈”;两年后右脚背屡屡刺痛,以为长了“骨刺”,结果一段时间后又是足掌底部的连续骨鸣,随即所谓“骨刺”消失得无影无踪。

更夸张的一次是在按摩时,整个后背发出一阵阵方便面压碎般的脆响,吓得按摩师立即住手查看是否背上骨头碎了,结果不但没事,此后练拳时更感觉肩背“劲通了”。

就在此前数次骨鸣体会中,我已经意识到所谓“骨鸣”,实质正在于多年运动不足的情况下,各处关节、肌键与韧带出现粘连。而在太极拳练习的“走劲”模式下,这些多年粘连的筋键被重新拉开,形成新的筋骨运动结构。传统武学中的所谓“易筋”之说,正是这一筋骨结构重新调整的过程。

以此回观此次所谓“崴脚”,应该是早年旧伤后,足踝韧带粘连形成“僵结”,在普通运动时虽然并无影响,但在太极拳“劲达四梢”的运动模式下,此处便成为一个难解的劲力阻滞之处。过去数年总觉得左腿走劲不如右腿,虽然有意加强“反打套路”练习,但依旧觉得左侧走劲不畅。当时只以为是练习中偏重右侧之故,今天想来,其实还有足部梢节“劲走不通”的原因。

有了此番“顿悟”,在解开了担心因“骨头错位”影响未来太极拳练习的心结之余,更对太极拳练习的“方法论”有了些新的感受,在此姑且随录一二,以备日后查考验证。

 

数月前翻阅南怀瑾讲《楞严大义今释》时,顺手在博客里抄了篇“楞严法要串珠”,文末云“理即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也即是禅宗所谓“顿悟渐修”之理。

这段话自己看过很多次,初时只觉讲得有趣,音韵铿锵颇为入耳。加上“顿悟渐修”之说亦多年所闻,不免一滑而过。

但其实心底一直隐隐有个疑惑:所谓顿悟之后的“乘悟并销”,究竟“销”的是什么?难道是把“顿悟”的内容消除了,然后剩下一片空白吗?

而此次在太极拳练习中受伤,担心“骨节错位”之后的突然“顿悟”,竟意外地让我亲身体会到了“乘悟并销”中“销”掉的是什么。简单而言,就是“疑情”,若深一层说,则是“疑情”背后的“颠倒梦想”。

从这个意义而言,所谓“悟”并非是普通学习心得,正是针对“疑”而出现的,非疑不能成悟。但常人种种“习气”熏染之下,对于一些错误的身心状态“习焉不察”,直到练习到某个阶段时,这些深层“纠结”突然成为外显的练习阻碍,于是陷入疑惑之中。

正如足踝早年受伤后,因韧带粘连而形成了错误的用力方式,在平常运动中这点“误差”其实并不成问题,直到太极拳练习进入“四梢走劲”的阶段时,这一“不成问题”的误差突然变成了障碍,令左侧走劲无法达于梢节,乃至稍一用力便陷于粘连处被拉扯的巨痛。

“疑情”是情,是对未来还“能不能练太极”的担忧;而“疑情”的背后,其实正是自己对早年旧伤可能带来“骨节错位”的“颠倒梦想”。此“颠倒梦想”在医生检查后被削去一层,而到练习中突然骨鸣,相似的体验让我突然想起早年的“解脱经验”,并在对相似经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顿悟”:太极拳练习中,会不断遇到此类“调筋骨”所带来的身心障碍。而在不断练习中通过心态与筋骨调整突破一个个身心“关隘”,正是太极拳习练者的修行过程。

 

有意思的是,以“修心”为主的禅修“破谜开悟”的修炼过程,与“修身”为主的太极拳练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太极拳练习中要破的是“身结”,而禅修中“参话头”、“起疑情”乃至“非大迷不能大悟”之说,要破的恰恰是修行者自身的“心结”。

从这个意义而言,禅修中的“大迷”并非自己翻箱倒柜找个“大谜语”来猜,而是在真实的修炼过程中,随着心性修养功夫的提高,不断发现自身“习焉不察”的习气“纠结”,才是真正属于自己需要参详突破的一个个“疑情”。

无论是太极拳还是禅修,在不同的练习阶段会遇到不同的身心障碍,但不可能“越级破关”。太极拳练习中,必须修炼到相应阶段(如劲达四梢)时,才会遇见该阶段的“身结”之苦。一个比手划脚摸鱼阶段的初学者,说自己要“冲关”云云,大多亦属“颠倒梦想”:劲都没有,哪来的“关”?

而这也是“法要串珠”末句的关键所在:“理即顿悟,乘悟并销”是破疑,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则是进阶。在我看来,这两句话实在是讲透了太极拳练习,乃至中国文化中“体察式”学习模式的精髓!

在这一“因次第尽”的渐修理念背后,是朱天才大师在教学时常说的一句话,“一层松柔有一层体会”。太极拳家们一套拳从小打到老,几十年下来越打越有滋味,所追求的其实也就是“一层松柔有一层体会”。

在此前的《结体与功夫》一文中,我曾提到太极拳练习近似于某种不同“劲力模块”组合的“多层次运动体系”,而不同“劲力模块”组合而成更大的“功能系统”(整劲),则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系统升级”过程。

其实这一“进阶升级”的过程,远比这种静态表述要微妙复杂。它不象简单的机械制造,打造好不同部件再组合成“大系统”(如造车),而是在每一个“子系统”加入或升级时,整个“大系统”部内都在发生相应调整变化的“动态升级”过程。

日前在朱利尧老师短训班上,对他所强调的“锁肩顶肘的要点感受尤深,因为在长时间受困于“劲不过腕”的练习窘境之后,我忽然发现朱老师所说的正是“劲达指梢”的关键所在。

但是从我自己的练习体会和观察来看,朱老师的这句指点对每个人的效果截然不同,越是“功夫深”的同学,对这句话的体会感受越深。

即使是我自己,如果是五年前听到朱老师这句话,在连基本的肩背劲和腰胯转动基础都没有的情况下,“开肩”尚且不能,谈何“锁肩”之说?

 

写至此处,随手翻到博客里2011年自己初学太极拳时的记录,看见当时的自己“腰也挺不直,胯也打不开,就凭着两只爪子四处捞摸,还自以为得趣”,不由大笑。

当时过的第一个“关隘”是膝盖:从最初“蹲也蹲不下,起也起不来”,乃至怀疑“骨头长错位”了,到练习近一年后有近20年“一蹲下就听见骨节叭趴乱响”,终于能拉开一个个仆步,才算真正过了这一关。

在这个阶段,我自己身体最大的变化,应该是从一个多年不动的“废人”,恢复到初具运动能力的身体素质。其间那些因多年未动而“锈涩不堪”的筋骨与关节,也开始慢慢恢复运动功能。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启蒙老师鲍老师,如果不是她在近两年时间里耐心地陪着我完成一个个基本功训练,我也不可能从“半报废”状态,进入真正的太极拳练习。

两年多的练习后,对于陈氏太极拳套路自以为已经打得不错了。但今天回看,当时对于“太极劲”其实依然没有摸到门径。每天到公园里耍两套拳出一身汗,渐渐变成了某种“常态”。

据我后来的多年观察,许多拳友似乎就停在了这个阶段:在心安理得地“玩拳”之中,渐渐失去了后续追寻的激情。

而我自己在套路练习之余,却始终有些疑惑:在我所看到或听到的拳书或拳理中,所涉及的“身心体验”远远超出我当时套路练习中的感受,为什么类似的感觉没有在我的练拳过程中体会到?

带着这种“心有不甘”的疑惑,我开始大量阅读太极拳书籍,并寻找机会向更多的拳师拳友们请教。

在一个意外的机缘下,我得以接触到了第二位老师朱保林,并在他那里接触到了朱天才大师多年教学实践中所构建的太极拳教学体系。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朱老师时打了套老架一路。朱老师的点评是:如果是锻炼身体,练到这样已经绰绰有余。但如果真正要学陈氏太极拳,还得从头学起。

所谓“从头学起”,就是从最基础的站桩(活桩)和缠丝功入手,象一名真正的初学者那样“重新入门”。

直到今天我对太极拳练习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后,才真正意识到当年自己在刚练太极拳不久,便能在陈氏太极拳的传统教学体系下“回炉重造”,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机缘与幸运。

 

在此前的练习心得中我曾提到,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传统“内家拳”,实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普通“肌肉力”的“筋骨力”(劲)锻炼与应用系统。这一“非本能”乃至“反本能”的劲力体系,首先要建立在一个与常规用力方式截然不同的“基础设施”载体上。

而站桩和缠丝功等基础功法,正是为了建立这一“基础设施”(底层控制系统)而进行的“基础工程建设”。

传统拳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犹如无舵船”,恰好说明了“拳”(套路)与“功”(基本功)之间的关系。基本功是建立不同拳种“基础劲力框架”的练习方法,可以称之为“拳之体”;而套路练习更多的是对已经形成的劲力体系,在实战中应用技巧的展示与熟悉,可称之为“拳之用”。

包括太极拳在内任何一门有着独特劲力体系的“内家拳”拳种,其传承体系中均应包含着“体”与“用”两大方法体系,如形意拳练习中的“练法“与“打法”之别,其实就是在同一个招式表象下,把劲力体系建设(练法)与实际应用技巧(打法)做了明确的区分。

从这个意义而言,太极劲的基础劲力框架与控制系统在基本功的练习更加清晰有效;而在有了初步的劲力体验与理解后,再将其融入套路练习中也更加容易——当然传统拳家以“拳打万遍”的方式,也能获得“其义自现”的效果,因为套路中的单式练习本身就是基本功。

但是对于从未体验过“太极劲”的初学者来说,要在初学阶段把套路单式中的“劲力练习”和“应用技巧”区分开来,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经常出现的状况是,练习者用本能的用力方式,试图发挥出太极拳招式中的运用效果,结果却发现在这些“古怪”的招式运行轨迹下,自己根本“有力使不出”。

而在包括桩功和缠丝功在内的基本功练习过程中,初学者可以在思想中彻底屏蔽“拳之用”的干扰,专心体验在新劲力体系形成过程中,自身体内各部位,乃至意识与身体之间的种种变化与相互关系——这也许也是太极拳家们常称为“融拳”的过程。

包括太极拳在内的“内家拳”,在教学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难入门”:难就难在初学者要在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反复体验与挫折中,在意识层面“无中生有”地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身体关系理解,并令这一“新身体”的运动模式符合基本功练习中的诸多要点。

应该说这是一个极为枯燥甚至充满心理挫折的过程:在“从头学起的两年多时间,我屡屡以为自己找到了“劲”,但随便跟人伸手一试,就发现还是一堆“笨力气”。

真正的“突破感”要到两年多后肩关节基本松开,自己的“胳膊劲”渐渐变成“肩背劲”后,突然发现自己劲力大增,跟往昔不相上下的拳友推手时,基本上可以做到“以劲压人”,才第一次感觉到所谓“太极劲”的威力。

当然今天来看,那依然不是真正的“太极劲”,只是在打通了肩部劲力关隘后,所形成的某种局部性的“整劲”,也就是所谓的“断劲”。

 

师友们常常问我,跟朱老师学的那几年究竟学到了什么“秘诀”?我会半开玩笑地回答,就学了一套缠丝功。

其实这并非玩笑,因为正是在这套缠丝功法的多年练习中,我才真正找到了太极拳劲力体系的“入门之径”;而在此后的多年的练习过程中,每一个局部劲力的“升级”与突破,每一种新的劲力控制理解,我都要首先融入缠丝功的练习之中。

在缠丝功的练习中熟悉了新的劲力模式,或者让整个身体的劲力系统跟新“升级”的局部劲力融合之后,我才会把有了微妙变化的新缠丝劲再度融入套路练习之中。

这已经变成了我自己的一种常态“进阶模式”:首先是在练习或学习过程中,某个“子系统”(包括意识理解)出现升级;然后是在“底层控制系统”(缠丝功)的练习过程中,新升级的“子系统”开始在劲力层面跟“大系统”进行各种磨合与调整。

在许多时候,这种磨合与调整又会带来其他“子系统”的相应调整与升级,当它们陆续完成相应调整后,整体劲力系统便也实现了相应的“升阶”。所谓“一层松柔一层体会”,在我看来正是在在太极拳劲力系统“升阶”过程中,练习者对于劲力系统内部各种关系调整的体会。

以在朱利尧老师处的此次学习为例,在以“锁肩顶肘”的练习模式,实现了在缠丝功练习中“劲达四梢”的突破后,“锁肩”带动的腰胯旋转效应“升级”,以及朱老师所言“紧胯”要点,又共同带动了下部螺旋劲力的大幅加强。

而在腿、足部螺旋扭转角度加大的情况下,原本在粘连状态下尚能应付的左足踝关节与筋骨,不得不以拉开旧伤粘连处“重新调整”的方式,令幅度加大的腰胯螺旋劲传导至足底。

与此同时,我又将这一新的“腰胯螺旋”走劲模式用到新学习的春秋大刀套路中,虽然有效地实现对7斤半的大刀“举重若轻”的练习效果,但却忽略了这一“举重若轻”背后,是以腰胯螺旋的大幅转动,将刀身动能传导至足底的压力效应,结果刚刚拉开的足踝韧带“不堪重负”,以拉伤后果告诉俺“过量”了。

这也是自己此前多次体会过的,忽略了体内旧伤“身结,试图“越级破关”的后果。此节既明,自当修养生息,慢慢梳理,待足踝旧伤调整恢复后,再继续练习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