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世界通史(第2期)

 金色年华554 2018-09-09

第一章 人类文明的产生

第1-3节 文明产生——农耕社会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存是靠采摘与打猎,但这种生活是依附性的,大自然“不高兴”,人类生存起来就艰辛得多。在人类漫长的收集食物的过程中,人类对于采摘有了丰富的经验,知道什么区域、什么季节更适合采摘食物,甚至可以人为地“帮助”植物成长,如浇水、控制日照等等。当对植物能的生长习性更加了解后,人类知道了植物的繁殖方式,这样,人类就能种植、培养植物了。

这个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从此,人类可以在固定的区域种植、培养植物,确切的说,是农作物。人类在采摘的过程中,就知道什么“果实”能更好的解决饥饿,所以,人类开始种植、培养大量的农作物。

种植业产生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对人类社会来说,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了食物生产者,人类只需要找到一块气候适合的地域,就可以很好的生存下来。在种植业发展后,畜牧业也发展了。由于人类打猎工具的改进,捕获的猎物更多,以至于短时间内食用不完,而种植业的产生,又可以为没有死掉的猎物提供食物,所以畜牧业也很快发展起来。

而这个时候,人类的工具也从打制石器变成磨制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大约是公元前1万年前。至于到底是新石器促进了农业的生产,还是农业促进了新石器的出现,这里不去讨论,取个折中:人类进入新石器的农业时代!由于农业的出现比起新石器的出现意义大得多,所以一般称这个时代为农业时代(农耕时代)。

人类农业文明时代到来了,人类终于和其它动物的社会变得不一样了!农业文明的出现,人类可以固定生活在一定区域,不用过多的迁徙。从此,饥饿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人类每天可以不用把“吃”当作唯一的事情,人类平时可以琢磨怎么穿得更暖、住得舒服、食物怎么能更好的储存、当有外来入侵的时候怎么更好的防御,等等,这些想法只有在“不愁吃”的情况下才能大量的出现,有了这些想法,人类才能生产出暖而耐用的衣物、结实的房屋、仓库等等,而这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事物——村庄。

人类生活在村庄里,协作劳动,认可共同的习俗,有共同的领导者,生产着本区域易生产的食物。这时,人类处在物种的顶端,对于简单的自然灾害,也能防御。所以之后的历史,不再是人类与其它物种、人类与自然灾害对抗的历史,人类进入真正的人类社会历史,世界历史才算正式开始,这个时间点大概是公元前1万年前上下(待历史继续考证)。

村庄社会只是开始,当城市出现的时候,社会分工、脑力劳动、权力等一系列事物都出现后,人类文明开始进入辉煌并残酷的时代。

第1-4节  发达文明——国的诞生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与其它物种、人类与自然对抗的问题成为次要问题了,人类之间的冲突成为主要问题。固定的村庄也好,频繁迁徙的部落也好,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就必然存在冲突,冲突的各方都是团结的,各方都想自己方能生存下去,所以都为了自己的村庄或部落而去战斗,这样,早期的军事战争就形成了。

总会有战败的那方,胜利方便会接管战败方的所有东西,包括战败方的人们。这样,出现了一种新名词——奴隶。因为早期社会是没有“平等”观念的,胜利的一方会很自然地认为战败方是“低下的”,所以在当时人类看来:战败方的族群是应该由胜利方来支配的。

早期文明时代的奴隶,对于部落与村庄来讲,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对于部落,奴隶没什么作用(被束缚的奴隶无法打猎,不被束缚的奴隶会逃跑);而对于村庄,奴隶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力。

冲突的胜利方得到了奴隶和新的领地,胜利方可以强迫奴隶帮助他们生产,胜利方的族人会活得更好。所以,“为了更好的生存,就需要获得更多奴隶、土地”的想法便在各个村庄里滋生。

主动的军事战争便出现了!胜利方的领地扩大了,为了生活得更好,胜利方的人们将自己的村庄修建得更好,这样,城市诞生了!城市与村庄是完全不同的,不仅是规模与豪华程度远大于村庄,而主要在于:城市已不再直接进行生产,城市的食物及其它物资主要由周边的村庄来供应,城市成为了周围村庄的统治者。这些统治者,也就是原来战争中获得胜利的人们,就成为了贵族(奴隶主)。这样,社会出现了不同的两种阶层,即贵族与奴隶,奴隶从事生产活动,而贵族不再进行生产活动,奴隶生产为贵族们解决经济需求,奴隶制生产制度出现了。

奴隶制生产制度的出现,对人类文明史进步有重大意义。在原始生产关系下,村庄的人们只是解决“眼前的温饱”,他们不会考虑“以后的发展”,他们每天过着“悠哉的生活”,毕竟生产工作是很累的;但奴隶制生产制度出现后,“奴隶们累不累”不是贵族关心的问题,贵族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要求奴隶生产,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物资开始丰富,而这些物资都属于贵族,有了“雄厚”经济基础的贵族,便可以建立稳定的统治了。这里说明下,奴隶制生产关系是残酷的,但只是贵族与奴隶间残酷对立,贵族们之间还是很“民主”的。

谈到统治,就必须说下权力的诞生。世界所有地区的权力,最初都是从二元权力开始,在这里我们命名为“君权”与“神权”。前面在部落时代的叙述里,提到部落一般推举出一个或几个首领,推举的原因基本上有两个:一个是身体更强壮,能对抗其它物种及其它部落的入侵;另一个是“懂得更多的人”,主要是对大自然有着“充分了解”的人。

农业文明时代,“懂得更多的人”显然是受尊敬的,我们这里先用一个词来称呼这些人——祭司。当时受生产力水平制约,人们不可能真正地了解大自然,一些人根据自身的知识,他们自己构成一个系统的解释,当解释不圆满时,便创造了一个新事物——神。回顾历史,所有文明的传说或记载的文献,都会有神的存在,因为神的存在是对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最好的解释。神是超自然的存在,神主宰着人类,所以人们都尊敬并恐惧神,而祭司是“与神沟通”、“了解神意图”的人,所以祭司当时是受人敬重的。祭司希望神能保佑其人们,经常进行拜神活动,所以“祭司”这个命名还是贴切的。最初,神的形象都是自然界的非人事物,如树、岩石、蛇、鹿等,后来由于人类自认为自身的强大,所以神的形象慢慢都变成了人的形象,当然也有无具体形象的神。这里强调下,在当时,祭司并不是现代有些社会所认为的是“愚昧的欺诈者”,在远古时期,祭司们是知识的研究者,往往人们能从祭司他们那获得更多的知识,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知识是幼稚的,但对当时来说是进步的。作为神的代言者,祭司的权力可想而知,他们是人们的精神指引者,他们是人们的崇拜者,这种权力我们称作“神权”。

另一类首领——强壮者,他们一般是带领人们对抗其它物种或其它部落。起初,他们这类首领并不被太重视,他们只是被人们看作是服务人们的保护者,村庄或部落需要他们挺身而出。但当军事战争频繁出现时,这此首领被人们所崇拜,由于他们重大的战争领导作用,他们有时也被看作是神派下来帮助人们的,所以这些首领在军事战争频繁出现的时代,被人们所敬重。这些首领,我们在这里先用“军事首领”来称呼,这种权力我们称作“君权”。

前面说明了主动军事战争的出现、城市的出现、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出现、权力的出现,其实这时,就已经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事物——国。对于国的定义,说法不一,这里对“国家”这个近现代词语不做仔细讨论。这里说的“国”,不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早期的国,也称为邦,也就是说,这座城市就是国。国内有战争获胜后得到的奴隶,这些奴隶可以被强行进行生产,成为专业的生产人员;城市里的大部分原来的族人便是贵族,他们不再进行生产,而是从事管理,即脑力劳动。这时他们认为体力劳动是奴隶干的事,进行体力劳动是可耻的,脑力劳动使他们成为文明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更好的管理奴隶、发动战争获得奴隶,军事首领组织贵族们建立的专门战争组织——军队。所以,以城市为基础、军队为力量保障、依靠奴隶生产制度生存、在二元制权力领导下的国诞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