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三千人同吃同住的“江南第一家”,为何沦落到门可罗雀

 雲泉 2018-09-09

曾经三千人同吃同住的“江南第一家”,为何沦落到门可罗雀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浙江金华的浦江县,曾经有一个大户人家,因为连续几代人以孝义治家而名冠天下,被明太祖朱元璋亲封为“江南第一家”。这个大户人家指的是居住在此的郑氏大家族,她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十五世同吃同住长达三百多年,从来不分家立户,据说最鼎盛的时期,有三千多家人同吃一锅饭。现在的人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各自成家后,就不说和爷爷辈同住了,和父母辈都很难整天生活在一起,很多媒体也宣扬要和父母保持一碗汤的距离而不是同居,所以放在今天,实在难以想象那三千多人的大户人家,是如何在一起生活的。

“江南第一家”位于浦江县县城东面十多公里外的郑宅古镇,走进古镇,首先会被一个规模巨大的牌坊群所震撼,九座牌坊依序矗立在古镇入口,每一座都有自己的来源和故事,穿行其间,宛若行走在古老的岁月长河中。第一座牌坊上书“江南第一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赐的。

曾经三千人同吃同住的“江南第一家”,为何沦落到门可罗雀

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如今只有郑氏宗祠和昌七公祠、老佛社等不多的几处明清古建筑还完好保存着。郑氏宗祠的正门上方,同样悬挂着朱元璋亲赐予以旌表的“江南第一家”匾额。浦江在拥有众多知名旅游景点的浙江来说,并不算太出众,因此来郑氏宗祠参观游玩的游客也并不多,时常门可罗雀、寥寥无几。

曾经三千人同吃同住的“江南第一家”,为何沦落到门可罗雀

走近宗祠,第一进建筑前有一池塘,池塘前方种植着五棵古柏树,个个造型奇特,枝干遒劲,据说是明初文臣之首“宋濂”亲手种植的。

曾经三千人同吃同住的“江南第一家”,为何沦落到门可罗雀

师俭厅内,在建筑的梁柱上,悬挂着多幅历代名人所题写的匾额和联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师俭”匾后方的“孝义家”据说是朱元璋亲书。两侧墙体内都嵌有石碑,其中一块上书“重建东明书院碑记”,是指清乾隆年间,郑氏子孙在此建东明书院以教育子弟。

曾经三千人同吃同住的“江南第一家”,为何沦落到门可罗雀

有序堂后方的郑氏家族之始祖“郑绮”像,就是他制订了郑氏祖训:凡郑氏子孙,需自强不息、和睦相处,不得因贫富贵贱而分居分食。自此开创了十五世同居共炊,历经三个朝代,成为中国家庭史上的一大奇迹。

曾经三千人同吃同住的“江南第一家”,为何沦落到门可罗雀

后院中同样遍植古柏。郑家人在严格的家教下,从南宋至清代的三百多年间,一共有173人入朝为官,担任县丞至尚书各级官职,皆清廉勤政、无一贪渎。所以如今的郑氏宗祠,也成为了廉政教育基地。

曾经三千人同吃同住的“江南第一家”,为何沦落到门可罗雀

拜堂“孝友堂”,高悬“廉为世重”匾,显示出这个大家族的道德修养。

曾经三千人同吃同住的“江南第一家”,为何沦落到门可罗雀

精雕细琢的牛腿柱,宗祠内每一进院落的牛腿柱雕花都各不相同。

曾经三千人同吃同住的“江南第一家”,为何沦落到门可罗雀

诺大的郑氏家族,如今后人早已所剩无几。而自古传承下来的中华美德孝义,如今已快要被现代人遗忘。在郑氏宗祠内参观,这种感概会非常明显,不免令人忧伤。

曾经三千人同吃同住的“江南第一家”,为何沦落到门可罗雀

最后一进院落,房间内供奉着郑氏先祖的画像以及牌位。虽然没有了过去的辉煌,但这古代家族文化的楷模,值得我们现代人反思自已,多多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