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疸必伤血 治黄要活血

 hatchet2000 2018-09-10

综观《伤寒论》中的发黄证,按其病因而分,大体可归纳为四类;即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寒湿发黄。这四类发黄中,除寒湿发黄之外,它们同具有瘀热在里之机和邪热伤血的特点。先以湿热发黄而论,茵陈蒿汤证最具代表性,其条文在论中所处的位置,就已表明湿热发黄是气分病兼以伤血的证候。刘渡舟老师讲:《伤寒论》234条和235条是邪初入阳明,在经在表的轻浅气分证,“宜”麻、桂之剂汗之,使邪从经表而解。237条则是“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本有久瘀血”的抵当汤证。而236条茵陈蒿汤证介于二者之间,恰是由轻浅的气分证向久瘀血重证过渡阶段的瘀热伤血的证候,是邪热从气分往血分深入发展中的一个证候。原文236条说:“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60条又说:“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前者重在言其病机,后者主要述其症状,病机为“瘀热在里”。何谓“瘀热在里?”124条讲得很清楚:“太阳病六七日……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瘀热在里”可用“抵当汤主之”,“下血乃愈”,足以说明“瘀热在里”含有邪热瘀结于血分之义。它揭示了湿热之邪不得外解而内蕴,同时又造成了瘀热在血的病理机转。仲景用一个“瘀”字,实有画龙点睛之妙。瘀,《说文》谓“积血也”。“瘀热”两字三见于《伤寒论》中,即一见于抵当汤证,二见于茵陈蒿汤证,三见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瘀热”仅一见,共为四见。“瘀热”四见之处皆论发黄,证明发黄与邪热伤血直接相关。有人将“瘀热在里”的“瘀”字注释为“郁”的同音假借字,更有释“瘀热在里”为“湿热在里”的错简云云,这种解释是不合适的。查《伤寒论》中用“郁”字之处甚多,如366条的“必郁冒汗出而解”,123条的“郁郁微烦”,48条的“阳气怫郁在表”,以及《金匮要略》中的“病郁冒”,“产后郁冒”等等。这些地方,仲景都用“郁”而不用“瘀”,唯独在论述瘀热发黄时,仲景又都用“瘀”而不用“郁”,说明仲景在“郁”与“瘀”两字的使用上泾渭分明,绝无假借。《金匱要略·黄疸病篇》首条言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肤色必黄,瘀热以行。”开宗明义,阐明了湿热痹郁脾胃气机,邪热“瘀”结于血分,导致湿热发黄的道理。唐容川说:“一个瘀字,便见黄皆发于血分也,凡气分之热不得称瘀……脾为太阴湿土,主统血,热陷血分,脾湿遏郁乃发为黄……故必血分湿热乃发黄也。”所以,对于湿热发黄的病机,仅仅理解为湿热之邪蕴结于脾胃,湿热熏蒸所致,这种认识是不够确切的。温病学中的湿热病,就是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尤其是中焦湿热病,更是以湿热之邪蕴郁脾胃为主的证候,却很少出现黄疸的问题,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全书46节,从未言及黄疽的发生。可是,湿热邪气只郁阻气机,而血分充实无邪,不受其影响,则发为一般的湿热病,不会发黄。只有当湿热之邪不但郁阻气机、同时又有条件伤及血时才会发黄(这种条件是指或为血分原有易受邪侵的内因,或是湿热邪气过于盛极)。湿热发黄,邪热伤血分,其机理有三: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滞,气血之间相互影响着。因此当其人血分存在着易受邪侵的内因,或湿热邪气本身过于盛极,就可通过气病及血的关系,造成湿热郁阻于脾胃气机,同时导致血行不畅,邪热瘀结于血分。二,肝藏血,脾统血,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病可传脾,脾病可及肝,肝脾之间密切相关。木郁则土壅,土壅则木郁。今湿热藴结于脾胃,运化之机受阻,致使肝胆疏泄功能失常,气郁不畅,血行不利,邪热瘀结于血分而发黄。三,湿邪本身,其性粘腻,重着难除,病情缠绵,久而不愈。更因湿热相搏,热蕴湿中,湿遏热伏,邪必不得速解,侵入深久,久则可入络伤血,即《内经》所谓“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诚如叶天士所说:“湿热以留之反壅滞经络而不解,由是湿停阳瘀而烦渴有加,其发黄也必矣。张璐谓:“以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都论述了湿热发黄,邪热瘀于血分的机理。


正因为湿热发黄之机为“瘀热在里”,所以仲景治热发黄的方药,均兼有活血散结的功能。茵陈嵩汤是其代表方,由茵陈蒿、栀子、大黄三药组成。茵陈蒿,《本经》谓其主治风寒湿热邪气,热结黄疸”。《本草纲目》引《别录》之言,谓其“去伏瘕”,引《大明》之言谓治“妇人癥瘕并闪损乏绝”,可知茵陈蒿清热利湿兼有散结除癥之力。栀子,“可泻三焦之火,除胃热时疾黄病,通小便,解消渴,心烦懊憹,郁热结气,更入血分”。李时珍谓其“治吐衄,血瘀下血,血淋,损伤瘀血”。现时临床报导栀子外敷治四肢扭伤,生山栀粉治疗急性软组织伤,足以证明栀子确可泻火除烦,並入血分,清血热,散瘀结(因此栀子柏皮汤也具有凉血散结之功)。大黄,《本经》谓其“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本草述》云:“《本经》首曰下瘀血血闭,固谓厥功专于血分矣,阳邪伏于阴中,留而不去,是即血分之结热,唯兹可以逐之”。茵陈蒿汤中用大黄,就是取其清解气分之邪热,兼破散血中瘀结之良能,非用其泻下。这样说的根据是:一,茵陈蒿汤方后原已注明,服汤后“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明明说的是小便通利而使腹满得减,黄从小便去,並无一字言大便之事,非用大黄泻下也。二,260条言:“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文中的“腹微满”症继小便不利之后,分明是因水停于内造成的,故小便一通,一宿腹减,绝非阳明里实腹满,仲景用大黄之义,定不在泻下。参看《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的“黃疸病腹满,小便不利而赤……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消石汤主之”一条,对比分析,则茵陈蒿汤证的腹满以及用大黄不在泻下之义就更加明晰了。三,黄疸病因湿所致者居多,治黄疸要时时注意使小便通利,邪有出路,所以仲景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言外之意,不要轻意去通泻大便。茵陈蒿汤证本属湿热为患,一般说来是忌下的,“下之则洞泄”,况且《伤寒论》由始至终体现着“保胃气”的精神,即使有可下之证时,运用下法仍是慎之又慎的,何况此湿热之患,仲景岂能自悖其理而妄用大黄泻之。四,从仲景用大黄的规律看,凡取其泻下时,用量均较大,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大黄消石汤等方中,大黄皆用四两,大陷胸、厚朴大黄汤中大黄都用六两,並多配以芒硝、枳实、厚朴等行气消满之品,这些方后又多注明“得下余勿服”或“得快利止后服”等语。茵陈蒿汤中大黄仅二两,又没有配伍行气消满之品。方后更无“得下”或“得快利”等注文,是大黄之义不在泻下。五,《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活血化瘀的方剂11首,其中配用大黄的就有7首,本文认为,茵陈蒿汤中用大黄之义与此7首用大黄之义相同,均是取大黄入血活血,破瘀散结为用。叶天士对邪结深锢,诸药不得治者,每酌用少许大黄以通络化瘀,可说是深得仲景用大黄之旨。据上所述,不难看出,仲景治湿热发黄用茵陈嵩汤,是在清利气分湿热这一大法不变的前提下,寓有破散血中瘀热之义。


《伤寒论》治湿热发黄还有二方,即栀子柏皮汤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栀子柏皮汤凉血散结的作用前面已述)。现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本经》谓“治中风伤寒……破癥坚积聚”,李时珍言其“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张锡纯称“麻黄为发汗之主药,于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本经谓其破癥坚积聚者,以其能透达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而消坚化瘀之药可偕之以奏效也”。张氏论麻黄颇有见地,虽不能据此数说而断言麻黄可活血,但其辛散温通透达之力无疑有利于瘀结的消散。连轺即连翘,《本经》言其“治寒热鼠瘘,瘰疠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李杲谓其能“散诸经血气聚,消肿”,是连翘既可清热解毒,又能疏通经络,消散气血结聚。赤小豆一药,仲景在赤小豆当归散中用之,其方两见于《金匮要略》,用以治肠风下血和狐惑病蚀肛成脓者。二证皆为湿热伤血之患,仲景均用赤小豆治之,是知赤小豆为治湿热而兼以伤血之候的良药,既清热利湿,又行血散瘀,仲景治热发黄亦用赤小豆,正是取其这一功用。从仲景用赤小豆的规律看,大可证实湿热发黄与肠风下血以及狐惑病蚀肛成脓证,同具有湿热伤血之机。柯韵伯云赤小豆“专走血分通经络,行津液而利膀胱”。吴鞠通谓:“赤小豆清血分之湿热。”唐容川曰:“麻黄、杏仁发皮毛以散水于外,用梓白皮利水于内,此三味是去水分之瘀热也。连翘散血分之热,赤小豆疏血分之结,此二味是去血分之瘀热也。”李中梓说:“热不去,瘀血在里而黄,小便微利,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知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它们之间相比,尽管邪有兼表偏里之分,湿热有轻重之异,但邪热瘀结于血分是它们在病机上的共同点,因此在治法上佐以凉血散结的原则是一致的。又,对湿热之邪来说,芩、连的清热燥湿之力远胜于栀子、大黄、茵陈蒿、连翘等,仲景治湿热发黄却不取芩、连,而反喜用栀子、大黄、茵陈蒿、连翘等,其道理就在于二者相比,芩、连偏于气分,药力守而不走,与邪热瘀结于血分之机不宜。而栀子、大黄、连翘、茵陈蒿等既走气分又行血分,清热利湿之中寓有散结之力,走而不守,与邪热瘀结于血分之机恰相吻合。仲景在治黄用药上的这一宝贵经验,颇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加以借鉴。


火逆发黄,是火逆证候之一。火逆证候多耗阴伤血。论中第116条说:“微数之脉,甚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114条言:“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115条云:“脉浮热甚,而反灸之…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说明火逆证乃为阳热之邪,或阴虚有热之体,误以火疗,邪不得外解而反内郁,造成瘀热在里、耗阴伤血之候。火逆发黄自不例外。论中第6条谓:“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这种火逆发黄的机理在111讲得很明白:“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必黄。”是知火逆发黄亦为瘀热在里,耗阴伤血之候。正如李梴所说:“伤寒发黄虽不一,皆因内热而误用温药或被火攻太甚,或失汗下与渗,以致阳明经中血热而见真色于肌肤,谓之瘀热发黄。”火疗之法今已罕用,因此火逆发黄之证亦无,但因热毒炽盛,阳热闭郁于里,耗阳伤液,内侵营血,邪入心包的急黄、疫黄之类证候还是常可见到的。其证发病急而重,高热烦渴,全身发黄,胸满腹胀、衄血便血,或发斑疹,烦躁不宁,甚则神昏谵语等。而火逆所见的“发热而渴”、“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腹满”、“谵语”、“其人必躁”、“必清血”、“必咽燥吐血”、“阳盛则欲衄”、“必惊狂”等诸症状,与急黄所现症状大抵相同,和现代医学的急性黄色肝萎缩頗相类似。为此,了解火逆发黄在病机上的特点,对于运用清热解毒,养阴凉血散血之法论治急黄以及急性黄色肝萎缩等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瘀血发黄,纯属血分瘀热证。论中第125条说:“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者,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联系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脉微而沉……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二条互参,显然可见这种发黄乃为表邪入里、由气到血,最后瘀热于血所致,是瘀热伤血最重者。所以仲景说“血证谛也”,用凉血散血、逐瘀破结的“抵当汤主之”,“下血乃愈”。


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属热证、实证。在辨证论治原则下,仲景抓住它们在病机上的邪热伤血之机,因而启发我们,在黄疸病的治疗中,尤其在阳黄的治疗中,在正确进行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适当佐用活血化瘀之法,是有其理论和实践根据的,並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一,有利于祛除病邪和退黄。中医学经验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风为百病之长,风字囊括了其它淫邪之气在内,非单指风邪而言。因此活血化瘀对于祛除火热、湿热等病邪加速退黄是有利的。关幼波老师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出“治黄必活血,血活黄易却”,从实践上证实了这一点。二,黄疸病因湿为患居多,通利小便是治法之常。“血不行则病水”,活血化瘀有益于通利小便。现代医学证实,小便量的多少直接受肾的血流量的影响,活血化瘀可相对地增加肾的血流量,从而有助于肾的排尿功能,使小便通利,湿邪易除。临床上常可见到一味地淡渗利尿不效,加用活血化瘀药而小便得利,究其原因,大抵与此理有关。三,黄疸病中以属热证,实证的阳黄居多,与邪热瘀结于血分有关,而“恶血必归于肝”。从中药归经理论看,活血化瘀药几乎均入肝经。这样在治疗时用活血化瘀药,更有引药归肝,药到病所之妙。四,目前,肝病引起的黄疸在临床上最为常见,治疗这种黄疸时,应用活血化瘀之法尤为适宜,有助于气血通畅,改善肝内血循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加快肝功能的恢复,对肝病的治疗大有裨益。同时肝病多累及脾,引起肝脾肿大。肝病又可影响肾的排尿功能或肾实质性改变,即所谓肝肾综合症。因此在肝病所致的黄疸的治疗中,正确施用活血化瘀之法,尚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和治疗肝脾肿大,肝肾综合征的积极作用。各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和报导很多,仅以北京第一传染病院报导为例,用清热活血化瘀的大黄制成50%的大黄注射液,合葡萄糖一起作静脉点滴,治疗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本病出现严重黄染,属中医黄疸病),对抢救病人,降低死亡率具有一定作用,显示了在肝病所致的黄疸的治疗中佐以活血化瘀之法的优越性。

再看寒湿发黄,论中仲景未言其伤血,亦未出方药,只谓“于寒湿中求之”。但这並不意味着寒湿发黄就绝对不伤血,或活血化瘀之法不能用于寒湿发黄。寒湿侵渍脾胃,若不伤及于血,则不过属于中焦寒湿证,不会发黄。只有当寒湿之邪不但侵渍脾胃,困阻气机,同时又伤于血分才会发黄。《素问·调经论》云:“夫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又云:“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灵枢·论疾诊尺篇》谓:“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张景岳说安卧、不嗜食、脉小而涩者是阴疸之候。“脉小而涩”,说明病已影响到血脉的运行,是寒湿发黄伤及于血的一个很好脉证,恰是后世《濒湖脉学》所说“寒湿入营为血痹”的涩脉之象。《金匮要略》用硝石矾石散治女劳疸有瘀血者,反映了阴黄亦有用活血化瘀之候。所以不能认为寒湿发黄与血无关,或阴黄就不可用活血化瘀之法。当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为原则,有是证即有是法。何况活血化瘀之药亦有寒热温凉之差,活血化瘀之法自当有凉血活血和散寒活血之别。


为进一步探讨仲景论治黄疸病的理论和经验,以及黄疸与血分的关系,现联系《金匮要略》黄疸病篇加以分析。首先需要弄清《伤寒论》的发黄和《金匮要略》黄疸病能否相提并论。两书同出仲景一人之手,因此在理、法、方、药上都有着直接联系,都反映着仲景的辨证论治思想。伤寒发黄和金匮黄疸並无本质上的区别,二者相比,伤寒发黄偏重于论述外感后发黄的机理,金匮黄疸偏重于内伤所致的各种黄疸以及相互之间的轻重衍变关系,並作为专篇进行更为深入细致地论述。所以叶天士说:“伤寒发黄,金匮黄疸,立名虽异,治法多同。”陈无择谓;“然疸与黄其实一病。”成无己注解说:“疸,黄也。”因此把伤寒发黄与金匮黄疸截然分开是不够妥当的,两相互参,大可互文见义。《金匮要略》黄疸病篇近于结尾时提出“诸黄,猪膏发煎主之”,“诸黄,腹痛而呕者,宜小柴胡汤”,本文认为,这是仲景对黄疸病的治法上的概括性总结。有人认为猪膏发煎並非为诸黄所设,乃为胃肠有燥结的黄疸所设,因为猪有润燥作用。此说值得商榷。诚然猪膏有润燥作用,但仲景在本方中用猪膏绝非取其这一作用,请看原方后仲景已注明“右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分明是以猪膏代水以煎熔乱发,使发消药成,入血消瘀,通利小便,仲景唯恐后人一见猪膏误以为润便,遂自注明“病从小便出”。本条前仲景曾言:“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湿邪为患,最忌滋润,“润之则病深不解”,仲景岂能误以润法治之。发为血之余,入血而消瘀。《金匮·杂疗方第23》篇中治疗马坠及一切筋骨损方中用乱发就是其明证。尤在泾言:“本草:猪膏利血脉,解风热,乱发消瘀”,张璐谓猪膏发煎“较硝石矾石散,虽缓急轻重悬殊,散瘀之旨则一也”,沈明宗亦云猪膏发煎为“此黄疸血分通治之方也”,是猪膏发煎具有利血消瘀之功无疑。再看小柴胡汤:柴胡,《本经》谓其“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甄权《药性论》言其“宣畅血气”,李杲云柴胡可散诸经血结气聚,王好古说柴胡在经主气,在脏主血。所以仲景在“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时用小柴胡汤主之,在“妇人中风…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小柴胡汤主之”,有力地说明了小柴胡汤不但能和解少阳,疏肝解郁,且可理血散结。按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之法,是知“诸黄,腹痛而呕者,宜小柴胡汤”,当是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而芍药,《本经》曰:“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小柴胡汤加芍药则理血散结之力更足。猪膏发煎与小柴胡汤两方都具有利血消瘀散结之功,仲景用以治诸黄,不言而喻,通痹化瘀是治黄疸的一个“通法”,意在告诫后人,黄疸病皆伤血,治黄疸要活血。近代医家师仲景治黄之法,並活用其方,以具有活血化瘀之能的硝石矾石散“治其他內伤诸黄”,张锡纯曾言:“愚临证经验以来,知治女劳疸之硝石矾石散不但治女劳疸甚效,即用以治各种内伤黄疸,亦皆可随手奏效。”这就在实践上验证了黄疸病皆伤血,治黄要活血的认识的正确性。现代医学认为,许多疾病都可引起黄疸,归纳起来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胆红质代谢缺陷黄疸四种。无论是哪一种黄疸,都是因胆红质在血液中的含量增多所造成的。这就充分地肯定了黄疸的发生无不涉及到血。可以说,中医学发展到汉代,仲景就已从医疗实践中宏观地认识到了黄疸和血的关系,实为难能可贵。周学海谓:“黄之为色,血与水和杂而然也。”喻嘉言《寓意草》云:“胆之热汁满而溢出于外,以渐渗入经络,则身目俱黄。”陆渊雷的“黄疸成因必因胆汁混入血液循环所致”的说法就更接近于现代医学了。关幼波老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强调指出:“黄疸一病,病在百脉。”


至此,本文认为:黄疸病皆伤血,治黄疸要活血,这是中医学领域中,尤其在理论上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当唤起我们广泛地重视和研究。

附:病例举例

祁某,男,45岁,医生。患肝病多年,于1977年6月在某军医院疗养期间,突然大呕血不止而休克。诊断为肝硬化呕血。内科治疗呕血控制不住,被迫施外科急诊手术。术后大量腹水,屡服中、西药罔效。腹水日多,刀口縫合崩裂,肠管与腹水涌出,因做第二次加固缝合。经治月余,日重一日,卧床不起,又現黄疸,治疗失望,于77年7月回原单位。化验检查结果:血色素7.5克,肝功能各项均明显异常,总蛋白量低,白、球比值异常,黄疸指数120单位。查病人:精神疲惫,语声低怯,两目黄染,肤色苍黄,腹大如鼓,扣知为水,小便黄赤而短,大便日1~2行,舌苔黄膩而滑,舌红绛,舌底有瘀络,其色紫暗,脉沉弦。中医诊断;黄疸病兼水膨。为湿热久蕴,正气耗伤,气血郁滞,肝胆失疏所致。治疗:保持原有西药疗法,配用中药清热利湿,扶正祛邪,佐以活血化瘀之法。处方:党参五钱、茯苓五钱、陈皮三钱、腹皮三钱、茵陈蒿一两、栀子三钱、泽兰五钱、丹参一两、郁金五钱、鳖甲五钱先煎、滑石一两包煎、甘草一钱。水煎服,日一剂。病人苦于久治不愈,自知病情危难,方中之药除丹参、泽兰、郁金外,多已屡服不效,尤恐此三味药会再度引起呕血,顾虑重重,几经说服,方肯服用。不料服药五剂后尿量见增,臌胀有所消减。病人喜出望外,服原方十余剂,腹水消减三分之一左右。肤黄消退,目黄减轻,无不良反应。效不更方,连用廿余剂,目测黄染消尽、腹水减半。化验检查:血色素9克,黄疸指数40单位,肝功能各项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食欲转佳。停用其它西药,只保持每日静脉给维生素C和少量50%葡萄糖。中药本原方增损,活血化瘀药不动。治疗月余,病人体力恢复很好,离床活动,徒步上下楼,渐至往返探家。化验检查:血色素11克,黄疸指数已正常,肝功有明显好转,总蛋白量和白、球比值接近正常。停用西药,中药治疗按原义稍加出入。二月后病人饮食及二便均已正常,仍有少量腹水,自觉身体已恢复到呕血前疗养状态,生活能自理,遂于77年11月出院回家,自行调养。


通过本例的治疗过程,可以看出,活血化瘀对通利小便,加速退黄以及肝功能恢复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本文源于网络,如涉著作权,请告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