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脉性梗死”的部位、病因及影像特点(建议收藏)~~~

 紫莉桃子 2018-09-11

静脉性梗死
1
  静脉梗死来源包括静脉窦、皮层静脉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图1)。静脉梗死的特点主要是不符合动脉供血分布区和出血概率较大,主要是血管源性水肿(相对于细胞毒性水肿)。CT上小静脉血栓可表现为高密度。MR表现取决于血液成分,但不管怎样都没有流空效应。2D TOF和其他MRA因为没有静脉血流成像,只能间接显示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常表现为丘脑水肿,可单侧或双侧(血栓位于大脑内静脉),双侧更常见(图2)。

三人行医学课堂学习打卡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鉴别诊断》病例精粹300例 小程序

2
  受累脑实质可表现为ADC值升高或减低。ADC值升高提示受损但可生存的脑组织,随访MR可恢复正常(静脉血栓消失)。ADC值减低,即便明显减低有时候也可恢复正常,但有时会遗留永久神经功能损害。不合并出血的血管源性水肿,ADC值升高或正常的患者预后较好。

三人行医学课堂知识店铺 《34组颅脑疾病的重点问题深刻解读》 小程序

图1静脉梗死合并脑实质出血。

首次CT,左侧额叶部分脑回显示不清(脑沟变浅),程度较轻。近大脑顶部的层面可见一引流进入上矢状窦的皮层静脉,为高密度,提示有血栓形成。第二天CT直接显示梗死病灶,表现为低密度,病灶内侧可见小范围出血(白星号)。同一天的DWI显示内侧的出血和外侧的皮层梗死,前者表现为低信号,后者表现为高信号(扩散受限)。FLAIR发现出血和静脉梗死区的血管源性水肿,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轴位MIP)显示左侧半球的主要皮层静脉及其属支缺失,上矢状窦的中部形态不规则(白箭头),后者提示该部位血栓。


图2单侧深静脉血栓导致的丘脑梗死。

左侧丘脑见T2WI高信号合并轻度占位效应,无扩散受限(DWI未给图)。出血(去氧血红蛋白)在GRE T2*上显示低信号。轴位平扫T1WI发现左侧大脑内静脉正铁血红蛋白期血栓(白箭头,高信号)。2周后SWI显示右侧大脑内静脉流空和左侧丘脑低信号血肿。4个月后,增强T1WI薄层MIP显示右侧大脑内静脉正常强化(黑箭头),左侧未见显示(由于血栓形成)。10个月后,左侧丘脑见含铁血黄素沉积,无占位效应,此图中右侧大脑内静脉可见流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