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8.白通加猪胆汁汤

 昼三夜二205 2018-09-11

48.白通加猪胆汁汤

 

这是一个扶危救急方。少阴病本为六经病深重阶段,而白通加猪胆汁汤所主之证,又是少阴之重症。其表现为:下利经用白通汤等法以治不仅不止,且呈滑脱之势,脉象由微而欲绝,并见四肢厥冷,呕逆而烦。有时还可见到身热而近衣,口渴而不欲饮,脉大而无根的现象。其病机为阳气衰极,阴寒内盛,一丝残阳被盛极之阴寒所迫,上越欲脱。这时遣用此方,当然是欲挽大厦于将倾。而能否挽住呢?有一个观察的“金指标”,那就是服药后脉慢慢来复者,则己挽住;若脉突然浮大滑数者,则挽救失败。因为脉慢慢来复,说明药后阳气得到固护,浮阳得以敛归,正气开始自复;而脉突然浮大滑数,则是孤阳无依,无根之阳发露无遗,一线生机将绝。

所以,白通加猪胆汁汤的作用有二:一是抢救作用,二是预测作用。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摔,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本方用葱白通上焦之阳,下交于肾,附子启下焦之阳,上承于心,干姜温中土之阳,以通上下。上下交,水火济,阴盛格阳之证即解。而佐入苦降咸寒之猪胆汁、人尿以引阳入阴,起“从者反治”作用,避免格拒不受现象发生。从而发挥药趋病所,破阴回阳之功效。

本方现在临床极少人用,我把经方中这类极少人用的方称作冷僻经方,并进行了专题研究。这类冷僻经方经粗略统计有40首,而《伤寒论》载方112首,《金匮要略》载方253首(含附方28首),扣除两书重复的29首,两书一共载方仅336首。336首方中,就有近40首被搁置不用,是何等的宝贵资源浪费!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多的,而受时代习惯影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方少人应用,就属这类情况。人尿被视为污浊,猪胆临时需要,哪里去找,况且苦浊难咽。于是医生绕开圈子走,弃而不用。殊不知人尿、猪胆汁均系动物自身泌泄之物,其所含成分与人体具“同一性”,用以纠正人体特殊情况下的失衡状态,是其他药难以取代的。

 

◎病案举例

张某,男,58岁。身大热不去一周,口干但不索饮,便稀,咽喉干痛,烦躁不安,汗出肢冷,曾用西药治疗症稍减而复如故。也曾用白虎加人参汤3剂,非仅不效,且更加倦怠踡缩。来诊时身热面赤,懒言身踡,口干舌燥而不欲饮,汗冷。脉沉细,两尺尤微,舌红而微卷,干燥少苔。细究其热甚、舌红干、烦躁,当属阳明病,而表热甚却身喜踡屈,口干但并不思饮,烦躁却更显神疲,服白虎加人参汤却热不减,脉沉细而两尺微,则非阳明病。联系《伤寒论》见“身踡”有三条,一为“不治”,一为“死”,而独289条云:“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这里以“欲去衣被”标志阳气尚存,本患者身踡而热,说明浮阳越而未绝,当属可治。乃诊为少阴阳衰,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处以白通加猪胆汁汤:

生附片12g干姜10g,葱白10g,牡蛎30g,肉桂6g,细辛10g,猪胆汁1个,人尿60ml。

水煎,煎成后兑入健康儿童中段尿和猪胆汁。为防格拒,嘱待药冷后少量多次分服。

孰料服完1剂,热势得减,烦躁得止,余症也随之减轻,改通脉四逆汤3剂,服完后诸症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