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势造英雄,而王阳明不属于任何时代,他的心学智慧你不懂!

 顺福龙 2018-09-11

而后世学者多认为《朱子晚年定论》这本书是王阳明的一厢情愿,因为其中不少言论并非朱熹晚年才有的。那么朱熹和王阳明的思想分歧到底在哪儿呢?正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上。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扩充知识”,格者,至也;物者,事也;格物就是“即物而穷其理”,把事事物物的道理给它钻研透彻,致知就是从而扩充知识。朱熹为什么要这么解释呢?这跟成圣成贤有啥关系?

朱熹的意思并非是要把所有道理都搞懂,那也是不可能的事。但通过日积月累,格着格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豁然贯通。其原话是: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就好比国学典籍浩如烟海,皓首穷经也难尽读。而实际上道理并没有那么多,只需尽可能从主要经典入手,今日“格”一点,明日“格”一点,日积月累你就会触类旁通,根本不需要把所有书籍都读完。

王阳明把格解释为“正”,印光大师解释为“格除”,甚至是与“物欲格斗”。话说回来,王阳明所谓的“正”,也得要格除自己的私意,才能“正其不正”,方能使良知彰显出来。再说白点,致知就是“存天理”,格物就是“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是整个宋明理学通吃的一套理论,王阳明也不例外。

朱熹和王阳明的区别就是对“天理”在哪儿的认识不同。朱熹认为天理是外在的,需要我们去学习和认识,然后用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使其符合天理;王阳明则认为天理就在我们心中,即是我们的良知,只要去除私意,良知自然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但严格来讲,朱熹也认为人有天赋的“知识”,只是需要向外在不断“格物”,将本有的知识发挥到淋漓尽致,就能使“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从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奋斗一定要持之以恒,再还没看到效果之前,先不要灰心,也许你正在深深地打基础。朱熹的“格物”说就有这么一层意思,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有相通的一面,只要善于观察和领悟,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当然,这个理涵盖的范围很广,无论做什么都有个理在,所以人们常说“你说话要讲道理”。而把任何一个理做到极致,都会通向究竟的大道。

王阳明说的没错,成圣成仙只在天理,与繁琐的事物之理无关。包括朱熹的“格物说”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见到天理,而朱熹似乎没有料到“心即理”也。乍一看,好像王阳明更高明,直奔主题,不假外求,貌似走了个捷径。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真如王阳明所言“满街都是圣人”。可惜私欲没有那么容易去除,圣人并没有那么好做。老子也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致良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去除私欲,顺应良知的过程。修女特蕾莎即是一个很好的“致良知”的典型。前面说过,良知就相当于“上帝”。特蕾莎修女始终强调自己只是“上帝手中的一只铅笔”,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的事业。当上帝有任何安排的时候,她只需要无条件支持和服从。所以,修女特蕾莎做的很多事情,在我们一般人看来都很傻。好像从来不加“思索”,完全凭着“上帝的旨意”(良知)去做,所以她成了“圣人”。

近代著名大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文浚,就是因为深受王阳明“知行合一”影响,才更名为“陶行知”。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是一位真正把知行合一落实在生活中的教育家。郭沫若先生曾赞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五.心外无物王阳明有一次与朋友山中游玩,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其实心之本体就是良知,那为什么说良知是无善无恶的呢?原因很简单,假如良知有善有恶,就好比镜子上有了灰尘,是无法真正知善知恶的。就好像托盘秤上本身就有东西,那就称不准其他物体的实际重量了。所以假如不去掉我们私欲,就看不清世间的真相。既然良知没有善恶,为什么顺着良知就能为善去恶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