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式学习的辩证思考

 朴面素心 2016-09-13

视频主讲:谭家健老师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致良知,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不可以按照现代语境,简单地解释为知道道理就要去实践,这不是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意思

阳明学中重要的概念有几个,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这些在他与弟子的谈话和书信中都有详细著述,比如《答顾东桥书》《徐爱录》等节中

在阳明学中,“知”为良知,可以解释知行合一为“致良知”,阳明学就是致良知的学问,在阳明学中,知和行从来就是一回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能行,就是不知,良知是人人具足的,只是后天为私欲隔蔽了,所以知行才不合一(其实是不知)

比如人人都知道孝敬父母,但是为什么天下不孝子孙这么多呢,阳明的解释是心被私欲所隔蔽,就好像太阳被浮云遮蔽一样,有孝顺的心,那么就会有孝顺的行为,并不是做各种冬温夏清的仪节这就叫做孝顺父母,否则戏子也可以在戏台上表演出冬温夏清的仪节,但是不可以据此就说戏子是孝顺的,真正的“孝”是要顺着这颗孝心的天理,自然而然地就会有冬温夏清的行为,冬天会知道父母冷了要多保暖,夏天天热会使父母清凉

这也是王阳明的心学和朱熹的理学的分界(实际上是对《大学》中“格物”一词的解释导致了心学与理学的分界),朱熹认为格物是“穷理尽性”,比如拿刚才的例子,朱熹认为穷尽冬温夏清的仪节这些“理”就是格物了,在阳明看来,这种理念认为理在心外去求,将心和理分为两元,而且由于朱熹在明代被官方设定为圣人经学的唯一解释者,造成了后代儒生把知和行分开,容易说一套做一套,圣学不明,导致了儒学的支离破碎

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良知就是天理,所谓穷理尽性应该在心上求,而不应该假于外物,解释“格物”的“格”乃是《孟子》中“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的“格”,就是正的意思,物作“事”字义,格物就是正物,这些理本身是存在于我心的,即良知,只要不断地存养天理,使良知不被私欲间断,在具体的事中去致吾心之良知,这就是知行合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